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998 字 2020-07-01

1852年6月25日,奧地利再次出兵進攻奧斯曼帝國,一個月內轉戰塞爾維亞、波黑地區數百里,解救了被奧斯曼帝國奴役的民眾百余萬,將文明的曙光傳遞到了巴爾干半島……

——以上是奧地利政府的年度工作報告

實際上奧地利軍隊只是在奧斯曼軍隊撤離過後,接管了當地的防務,維持了社會秩序。

這年頭的塞爾維亞地區還好管理,鄉下的農奴很安分,城市雖然有暴民誕生,可是還停留在街頭混混階段。

在奧地利的鐵拳之下,這些奧斯曼帝國的余孽瞬間灰飛煙滅。剩下的看上去都是安分的好孩子,當然這也和奧斯曼人撤離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青壯不無關系。

這不是奧斯曼人的好意,也不是他們干了蠢事。戰爭需要大量炮灰和民夫,要是留下這些青壯就是在資敵。

多瑙河流域兩公國就是一個例子,現在俄軍至少從當地征招了十五萬民夫,必要的時候這些民夫也可以變成士兵。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奉獻,俄國人就只能從國內抽調民夫了,沙皇政府不是傻子,這樣的選擇題自然會做了。

從國內抽調太多的青壯出來,也是會影響生產的,而在兩公國抽調民夫就無所謂了。這里是屬於奧地利的地盤,損失再慘重俄國人也不心疼。

俄國人不在乎,弗朗茨也不在乎。沒有俄軍的暴行,怎么能夠襯托出奧地利的好呢?

現在這些羅馬尼亞人,還沒有加入奧地利國籍,他們不是奧地利人,也不曾向奧地利繳稅,奧地利政府自然沒有義務給他們提供保護。

至於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這些地區根本就沒怎么開發,無非就是糧食減產而已。

厚黑一點兒想,如果這些青壯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未來奧地利統治當地的難度,還會下降一個檔次。

想要避過俄國人征招,加入奧地利國籍就是唯一的選擇,俄國人是不會征招奧地利人的。

大家各取所需,俄國人獲得了大量的民夫,奧地利也發放了不少國籍出去,收了一幫擁護者,在這個問題上俄奧兩國合作的非常愉快。

這次塞爾維亞攻略,盡管奧地利政府投入的力量小,可並不意味著就不重視了。恰恰相反,弗朗茨還非常重視這個未來的禍亂之源。

為了在源頭上掐滅這個歐洲的戰亂之源,奧地利政府還制定了專項措施。

軍管是必須的,清洗當地的奧斯曼影響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善後,弗朗茨還特別批示,運送了大量的面粉、豆粉過來當救濟糧。

貝爾格萊德的地理條件,在巴爾干半島可謂是得天獨厚。

位於薩瓦河和多瑙河匯合處,也是潘諾尼亞平原和巴爾干半島的相遇處。作為歐洲與近東地區的聯絡點,素來都有「巴爾干之鑰」的美譽。

不過現在貝爾格萊德的守備司令官艾薩拉斯帕夏,就不覺得這個巴爾干之鑰是什么好地方。

周邊地區都放棄了,就留下了他這個倒霉蛋,守衛這座孤城。

放棄貝爾格萊德跑路,這個想法不只是一次在他心目中涌現,但是艾薩拉斯帕夏不敢付出行動。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給他下了死命令,要他守住這座巴爾干半島的門戶之城,為奧斯曼帝國未來的反攻奠定基礎。

對反攻塞爾維亞,艾薩拉斯帕夏是唾之以鼻。要是奧斯曼帝國有這實力,這場戰爭也不會打到這個地步了。

出這個主意的人,顯然是要坑他了。作為政治斗爭的失敗者,艾薩拉斯帕夏是有心里准備的,早在近東地區辦法之初,他就遞交了辭呈,結果被駁回了。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守住貝爾格萊德,要么戰死殺場。剩下的路他都不敢選,死他一個總比死全家的好。

除非奧斯曼帝國贏得了這場戰爭,那么找人活動一下,多送幾份兒禮,就可以解決問題。

在艾薩拉斯帕夏看來,這種幾率無限為零。贏不了這場戰爭就需要替罪羊了,他這種政治斗爭的失敗者正好合適。

「派人偵查一下,敵人在搞什么,怎么這么久都沒有發起進攻?」艾薩拉斯帕夏命令道

在三天前,奧地利軍隊就包圍了貝爾格萊德,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打上幾炮外,就再也沒有動作了。

這種異常的舉動,自然引起了艾薩拉斯帕夏的警惕。無論他如何小心謹慎,敵人就是不來進攻。他的一系列准備,自然都做了無用功。

艾薩拉斯著急,城外的費斯拉夫中將更加著急。帶著一幫預備役上戰場也就算了,反正敵人更垃圾。

可是總部的命令要他將傷亡人數壓低在千人以內,這就為難他了。前面奧斯曼軍隊撤離了,直接接管地方基本上沒有啥傷亡,現在進攻貝爾格萊德不可能也不付出代價啊?

有點兒政治頭腦的費斯拉夫中將清楚,政府對這場戰爭並不熱衷,就連進攻貝爾格萊德命令都只有四個字——見機行事。

上面的大佬這么做,顯然和政治有關。俄奧同盟,已經不在是一個秘密,關於盟約的內容大家眾說紛紜。

費斯拉夫猜測是國內不想讓俄國人攻克君士坦丁堡,又受限於盟約不得不支持俄國人戰斗,這種情況下奧地利軍隊打醬油就說的過去了。

可是對他們這些軍人來說,就悲劇了。沒有戰爭,就沒有戰功。這種一槍不放,接受地盤兒的功勞,只能算是苦勞,加官晉爵還夠不上。

費斯拉夫問道:「貝爾格萊德的地形圖在這里,敵人也不是傻子,防守的相當嚴密。

誰有辦法,可以在不付出大的人員傷亡情況下,拿下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