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不歸路(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34 字 2020-07-01

內外夾擊之下,要不了多久王室的權利就所剩無幾了。連帶著內閣政府都會慢慢退化為省政府,權利大幅度下降。

因此各邦國的官僚集團,都是堅定的反對派。

奧古斯特首相搖了搖頭說:「巴澤爾先生,我想你誤會了。我只是反對直接站出來反對奧地利,並不是說我們就要支持他們。

不想看到神聖羅馬帝國重新出現的人那么多,我們有必要跳出來拉仇恨么?憑什么好處大家一起得,黑鍋要我們一家背?

我們現在的立場,應該是和大多數邦國保持一致。如果大家都不反對奧地利人的計劃,我們也不反對。

把所有的邦國政府全部拖下去,要么大家一起反對重建神聖羅馬帝國,要么大家一起重回帝國時代。」

「首相閣下,恐怕沒有這么容易,現在德意志各邦國都想要我們出頭,就連英法俄三國也希望我們站出來反對。

想要蒙混過關怕是不可能了,至少在外交上我們交代不過去。」外交大臣巴克豪斯反對道

簡單的說,就是巴伐利亞想要退縮,也有這么多個老大在逼他們往前沖。把列強的意見當廁紙,巴伐利亞政府還沒有那么牛氣。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眉頭一皺,憑什么奧地利人搞出來的事情,大家都向他們施加壓力,還不是在欺負軟柿子。

普魯士王國自己不想出頭,就推巴伐利亞王國上前;英法嚇不到奧地利,也左右不了普魯士政府決策,就逮著他們欺負了。

俄國人推他們出來反對,完全就是為了給奧地利添麻煩,拖延盟友的統一步伐。

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巴伐利亞政府就被大家推到了最前線。面對外交壓力,那怕是激烈反對的奧古斯特首相,也不得不認了。

有列強的支持,巴伐利亞王國才能夠保住在聯邦中的地位,本質上他們只是一個小國,綜合國力和比利時有得一拼。

可小國就是小國,地狹民乏,不得不依賴於大國生存。

這也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想要整合德意志諸多小邦國的原因,只有把這些小邦國拉到了一起,他們才是一個中等國家,才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中等國家只要發展好了,那也是一個小強,就像是現在普魯士王國,就以中等國家的國力,跨入了列強的門檻。

想要做到這一步,首先巴伐利亞就要獲得列強的支持,沒有英法俄壓制奧地利和普魯士,巴伐利亞哪里有機會去整合德意志眾多小邦國?

在思想大碰撞的時候,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也提出的以巴伐利亞為核心的小小德意志計劃,可惜連巴伐利亞民眾都缺乏興趣。

原因非常的簡單——太小了,不符合大家「大國夢」的期待值。

只要是祖上闊過的民族,都有一個大國夢,德意志民眾怎么可能沒有呢?既然是大國夢,那就必須要夠的大,這也是現在奧地利受歡迎的原因。

新版的神聖羅馬帝國真的夠大,一旦建立起來面積就超過了110萬平方公里,各方面都超過了隔壁的鄰居——法國人,這就滿足了很多中二少年的大國夢。

德法矛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國人死磕了幾百年的結果,歷史上的普法戰爭,只是這一矛盾的延續。

超越法國人,這里面還蘊含了德國人的特殊感情。這也是普法戰爭過後,為什么普魯士可以把松散德意志邦國整合起來的原因。

大家的虛榮心滿足了,民族自豪感出現了,對這個國家認同感也上去了,然後德意志就從地區名詞變成了一個國家。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冷笑著說:「既然大家都要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為敵,那么我們也只能走下去。

這也是一個機會,只要我們站出來反對奧地利,就可以獲得列強的支持,那么整合德意志地區各邦國就不再是夢。

英法俄都不想要看到一個龐然大物的德意志帝國出現,我們的計劃整好符合他們的利益,有他們的支持,最終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胳膊拗不過大腿,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捏著鼻子認了,他還在暢想美好的未來,可不知道這一腳就踏入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