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307 字 2020-07-01

鼓動他們鬧獨立,先要讓他們知道「獨立」這個單詞是什么,這不是短時間能夠搞定的。

弗朗茨可以肯定,要是現在奧地利結束對當地的軍管,社會秩序馬上就會崩潰。

作為解放者,舊的體制被推到了,新的體制自然也要建立了,用自己人建立,總比用外人忠心度要高的多。

弗朗茨想了想說:「那就這么辦吧,盡快在當地建立統治基礎。

如果近東戰爭英法輸了也就罷了,要是他們打贏了,或許是打成了平手,那么我們的麻煩就來了。

他們是不會看著我們吞下這么大塊利益的,俄國人要是拿不到君士坦丁堡,他們同樣也會眼紅我們的收益。

在利益面前,盟友關系也不一定靠譜,搞不好英國人一鼓動,沙皇政府就干了蠢事。」

這不是弗朗茨小人之心,毛熊的壞名聲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無數用無數事實堆砌起來的,不讓人警惕都不行。

英國人坑隊友,法國人坑隊友,大家還有點兒吃相,不會搞那么過分,至少面子上還勉強過得去,毛熊坑隊友的時候那就是驚天動地。

「是,陛下!」費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

巴爾干半島

自從巴黎會議落幕後,英國人就有精力來教訓一下希臘這個不聽話的小弟了。

以為不掛政府的旗幟,打著民間武裝的旗號就可以逃過懲罰了?做夢吧!也不看看在糊弄誰,想要耍花招,知不知道這方面誰才是祖宗?

既然希臘人耍花招,英國人就決定好好和他們講一下道理,當然這次是用拳頭和他們講道理。

到了10月份,英軍的援兵已經到位了,三個步兵師加上巴爾干半島上的殘兵敗將整編起來的一個師,共計5.1萬英軍部隊。

加上1.6萬撒丁軍隊和1.2萬奧斯曼軍隊,組成了三國聯軍,就去尋希臘人的晦氣了。

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連奧斯曼軍隊都打不過的希臘「民間武裝」,自然是一觸即潰。

希臘王國太窮了,又跑去作死玩兒海軍,陸軍的武器裝備自然就沒錢更換了,在盲目擴充隊伍後,人手一支槍都做不到。

初起奧斯曼人沒有防備,軍隊都在前線作戰,希臘人自然勢如破竹,等奧斯曼帝國反應了過來,從前線抽調部分兵力過後,他們的攻勢就被擋住了。

現在英國人拿他們開刀,除了要教訓二五仔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軟柿子。

約翰牛也是要面子的,打了這么久,他們也知道毛熊不好惹,想要打一場漂亮的戰爭太難了。硬骨頭還是交給法國人啃吧,英國陸軍規模有限,不能把全部的家底都搭進去了。

為了挽回索非亞戰役帶來的聲譽損失,英國陸軍部責令奧立弗少將待罪立功,在希臘人身上找回面子。

英國人發狠了,希臘人自然就扛不住,先是被趕出了色雷斯,現在已經退到了韋里亞,再往後要不了多久就要退回國內了。

奧托一世急了,無論如何這些部隊都是不能退回國內的,這不只是戰爭失敗,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中立地位」不保,戰火將燒到希臘半島。

在這場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希臘王國只是一顆普通的棋子,現在即將變成棄子。

奧托一世關心的問道:「怎么樣,緬什可夫將軍肯出兵么?」

毛熊可是很記仇的,第二次保加利亞會戰的關鍵時刻,希臘人只顧自己搶地盤,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進攻空虛的君士坦丁堡,不然近東戰爭早就結束了。

不管希臘人有多少理由,在俄國人看來這就是背叛,不記仇是不可能的。

況且,現在俄國人也很忙啊,一面要進攻君士坦丁堡,一面又在克里米亞半島上和英法鏖戰,有沒有精力救援希臘都是一個問題。

外交大臣回答道:「陛下,俄國人提出了條件,除非我們旗幟宣明的加入聯盟,向英法等國宣戰,不然他們是不會出兵救援的。」

向盟友求救,那也要先是盟友啊?希臘王國只是奧地利和俄國人有約定,這種君子協定,他們自己都沒有完全執行,指望俄國人能當成一回事?

奧托一世臉色一沉,憤怒的說:「難道你沒有對俄國人說我們的難處么?希臘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們沒有辦法和英法為敵,不然馬上就要面臨滅頂之災。」

說這話的時候,奧托一世的底氣還是有些不足。風水輪轉,當初是希臘人忌憚得罪了英法,又想要搶地盤,沒有顧全大局,現在他們需要別人顧全大局了。

「陛下,俄國人的態度很明確,他們認為我們既然參戰了,就已經站在了英法的對立面。

緬什可夫將軍表示:如果我們還把他們當盟友的話,就直接加入聯盟中。」外交大臣解釋道

這是事實,希臘出兵進攻奧斯曼帝國,不但牽制了奧斯曼人的軍隊,還打斷了他們在當地籌集物資。

這些缺口都要英法來填,希臘雖然沒有向英法宣戰,可是在行動上已經給他們帶來了損失。

不然英國人也不會親自過來揍他們,現在沒有直接進攻希臘本土,並不是英國人不敢,而是政治需要。

冒然進攻一個主權國家,容易遭到輿論的抨擊。英國人也是要臉的,反正希臘這么弱,英國陸軍需要用他們刷戰績,不值得他們撕下偽裝。

奧托一世為難了,加入聯盟的話,希臘本土很快就要遭到英法海軍的光顧,不知道有多少港口城市,會在戰火中毀於一旦。

可是拒絕加入聯盟,俄國人又不會出兵救他們。

按照目前的情況,要不了多長時間,前線的希臘軍隊就會一路敗退回本土,而敵人也可以一路尾隨殺進來。

到時候希臘還是會被拖入戰爭中,他總不可能把前線的軍隊都舍棄,不讓他們回國吧?

真要是發生了,估計國民馬上就要造他的反了。

奧托一世異想天開的問道:「如果我們以中立國的身份,解除退回國內的軍隊武裝,英國人有沒有可能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