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000 字 2020-07-01

不光是倫敦政府在想辦法幫普魯士人籌錢,法國人同樣也沒有閑著。不過他們不是在籌錢,而是忙著扯皮。

在發展經濟上,拿破侖三世完全可以說得上優秀。最近十來年,法國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

這一點在財政上體現的尤為明顯,1851年法國財政收入12.73億法郎,到了1864年法國財政收入已經接近了20億法郎。

這還是沒有計算撒丁王國的結果,不然還可以增加幾個億,意大利最繁華的地區,可不是吹出來的。

加入法國大家庭後,困擾著撒丁王國資本家們的市場問題,終於得以解決,當地經濟開始迅速發展。

有利自然也有弊,法國資本家們也殺了過來。實力薄弱的撒丁本土資本,顯然干不過法國資本,只能利用地頭蛇的優勢與之抗衡。

這些爭斗,都在經濟大發展的情況下被掩蓋住了。畢竟賺到了更多的錢,就算是競爭更加殘酷,可腰包騙不了人。

將近20億法郎的財政收入,折合英鎊近8000萬,而此時聯合王國的財政收入還不到7000萬英鎊,雙方的收入差距高達1000萬英鎊。

當然,這並不是說法國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人。這個年代各國財政收入,都只是本土的財政收入,沒有計算殖民地收入。

而且還要考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分配問題,不同的稅收方式,也影響著財政收入的高低。

不過這些數據還是可以從側面證明法國經濟發展迅速。在拿破侖三世繼位前法國的財政收入還要低於英國,現在已經實現了反超。

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巴黎政府不但擺脫了財政危機,還有能力玩兒法郎外交。

經濟上有能力支援普魯士,拿破侖三世又想要取代俄國人的歐陸霸權地位,並不等於法國人就真的要支援普魯士。

在法國政府內部要不要支持普魯士打這一場戰爭,一直都有兩種聲音:

一部分人主張援助普魯士王國,接他們手將俄國人重創俄國人,為法蘭西奪取歐陸霸權打下基礎。

另一部分人則主張坐觀普魯士人戰敗,好趁機奪取萊茵蘭地區,增加法蘭西的工業實力,彌補資源上的不足。

當然,這兩種主張都必須要普俄打起來,所以在戰爭爆發前法國政府是支持普魯士的,甚至還提前援助了一筆5000萬法郎的無息貸款。

現在戰爭已經爆發,要不要繼續支援,又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財政大臣艾倫提議道:「普俄雙方實力差距太大,就算有我們支持,也不能改變戰爭結果。繼續將寶貴的資金投入到普魯士政府身上,就是浪費。

現在我們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普俄戰爭已經爆發。什么都不用做,等著戰後接收萊茵蘭地區就可以了。」

外交大臣亞伯拉罕反對道:「不行,現在是俄國人最虛弱的時期。普魯士王國的實力就算是弱了一點兒,他們還是集結了七十余萬軍隊。

加上波蘭獨立運動爆發,牽制了俄國人大量的兵力,沙皇政府未必有能力一舉擊敗普魯士王國。

只要戰爭持續了下來,俄國人就會因為戰爭終止國內的改革。

這是歐洲各國都希望看到的,維也納政府不會在這個時候給俄國人提供太多的支持。如果戰爭可以拖上一兩年,沙皇政府就會因為財政,到了最後不敗而敗。」

財政是俄國人的短板,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正在進行中,改革帶來的社會紅利還沒有來得及反饋到財政收入上。

因為近東戰爭消耗了大量財力的緣故,尼古拉一世執政末期,都在為抹平戰爭損失而努力,並沒有給亞歷山大二世留下足以支撐一場大戰的底蘊。

正是看到了俄國人的短板,容克貴族們才敢策劃這次戰爭。同樣也是因為這一點,英國人才會支持普魯士。

財政大臣艾倫搖了搖頭說:「普魯士王國的七十萬軍隊是怎么回事,還用說么?擁有戰斗力的最多不過四十來萬,剩下的都是拿起槍湊數的。

現在歐洲各國有能力拿出七十萬陸軍的國家,就只有我們和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王國就算是再怎么窮兵黷武,他們的國力也制約了他們的軍事實力上限。

而俄國人的現役軍隊都已經超過了百萬,要擊敗普魯士王國,他們連動員都可以不做。

拋開俄奧同盟的關系不提,只要沙皇政府對奧地利許以重利,維也納政府就會給他們提供貸款,反正這些利益都是從普魯士人身上割肉。

奧地利的財力就算是比不上我們,也差不到哪兒去,支持俄國人擊敗普魯士足夠了。

況且,俄羅斯帝國的底蘊就真的沒有了么?作為一個老牌帝國,沙皇政府只要願意,湊出十幾億法郎的戰爭經費還是可以的。

把希望寄托在俄國人財政崩潰上,我覺得不如祈禱上帝保佑普魯士人能夠撐過去更加實際。」

支持普魯士王國的前提條件是他們能贏,至少也要能夠重創俄國人,這筆投資才算沒有白費。

如果普魯士王國被俄國人三五兩下子就搞定了,這些投資就全部打了水漂。不要指望戰敗後的普魯士有能力還債,能不能保住國家都要看各國會不會繼續支持他們。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優柔寡斷的拿破侖三世頭疼了,兩種觀點都非常的有道理,實在是讓人難以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