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076 字 2020-07-01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弗朗茨勉強說服了費利克斯首相。或許現在費利克斯都覺得這是庸人自擾,只是礙於皇帝面子才接受的。

這都無關緊要,弗朗茨都只注重結果。只要目的達到了,過程有些曲折也無關緊要。

兩人的談話內容,自然是沒有人知道。因為這個小插曲,會議中場休息時間還被延長了。

皇帝和首相都缺席,會議自然無法進行下去。這和普通的會議差不多,必須要等重要領導到場才能夠開始。

工作人員非常有眼色,在休息的空檔期給眾人送上了咖啡、糕點,還有今天剛發的報紙。

或許是覺得讓這么多人等著不好,約莫二十分鍾過後,兩人走進了會議室,會議繼續進行。

在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費利克斯首相一臉郁悶的說道:

「諸位,不要忘了發電是需要用煤的,國內的煤產量雖然不少,可是我們也要優先保證煉鋼。

未來國內對鋼的需求量,將要迎來一次暴漲。而國內的煤產量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褐煤,適合煉鋼的煙煤產量還不足百分之二十,其中優質煤還不足百分之五。

現在有必要出台一部能源法,以法律保證煉鋼用煤安全。當然這不能夠用行政手段強迫,主要還是要靠經濟手段調節市場供應。

總得來說,就是讓最適合煉鋼的煤,全部用在煉鋼上,以便煉出品質最好的鋼,讓剩下的普通煤流入到市場上。」

看得出來,費利克斯首相並不是那么請願。當然這僅限於弗朗茨,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很多官員直接理解為這是「憂慮」,因為擔心這個問題才有這副表情。

這個說法還是有些牽強,不過比弗朗茨的說法更加能夠令人接受。只有最優質的煤,才能夠煉出最優質的鋼,這是基本常識。

經濟手段調節,非常的簡單粗暴,維也納政府也有類似的成功經驗,就是給優質煤加稅。

如果這些優質煤流入鋼鐵廠中煉鋼,那么再進行退稅;要是流入了其它領域,自然不享受退稅了。

這么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就是提高了優質煤的價格。價格高了市場競爭力也就低了,至少發電廠是不會買這些高品質煤。

在利益的刺激下,資本家們就會自己進行市場調節。唯一的問題就是監管,不能夠讓他們逃稅。

相比之下,這都是小問題。有法律和沒有法律是兩個概念,就算是暗地里逃稅,那也只是小規模。

只有參與人數少,才能夠做到保密。要是把規模搞大了,再想要逃脫稅務機關的監察就難了。

況且,就算是賣煤的人肯冒險,買煤的人還不一定願意呢?

就算是逃稅,高品質煤的價格也不可能比普通燃煤低,對很多人來說區別並不大,可是冒得風險卻非常大。

抓不住就算了,一旦被抓住那後果就嚴重了。被罰得傾家盪產,那是常有的事情,搞不好還要進監獄反省。

費利克斯首相的提議,反對的聲音不小,不過還是勉強在會議上通過了。弗朗茨的小動作,就差明說皇帝是支持這項提案的。

把這個問題在經濟會議上拋出來,實際上也是為了分擔壓力。按照慣例,奧地利的所有高層會議內容都是對外保密的。

參加會議的官員,也不可能向外界宣布:我是反對xxxx法律的。都成為了法律,哪里是一名官員有資格反對的,能做的只是遵守。

外界不清楚政府中存在的反對聲音有多大,這會讓很多人誤判。利益受損者們的怨氣,就由大家一起背。

涉及到的官員太多,反而沒有人敢作妖。這項政策,對普通民眾沒有絲毫影響,他們從來都是廉價煤的忠實用戶。

除了煤老板之外,幾乎都不會受到影響。畢竟政府調節的只是品質最好的那一部分煙煤,又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利益。

如果要說損失,那也是弗朗茨本人的損失最大。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為了奧地利最大的煤炭供應商。

這是當初買買買的好處,當年鐵路還沒有修通,深山老林中的礦不值錢。

可是隨著大鐵路計劃的完成,現在奧地利每一個城市都出現了鐵路,原本的交通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

交通問題解決了,能夠把礦產運送出去,這讓很多埋在山林中的礦,也具備了經濟價值,礦業大亨就這么養成了。

這點兒損失弗朗茨不在乎,畢竟這一政策還有受益者——鋼鐵企業,左手倒右手的問題。

煤礦上的損失,又從鋼鐵企業上拿了回來,在暗地里他同樣也投資了重工業。

這就是財團的可怕之處,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抗風險能力遠超普通企業。

時至今日,一個龐大的皇室財團,已經在奧地利潛伏了下來。如果把其中所有的資產都暴露出來,足以令世界上所有財團汗顏。

顯然這是不可能暴露的,底牌自然是藏得越深越好。盡管皇室財團若有若無的聯系在了一起,實際上早就是分成幾部分存在的,或者說是幾個財團存在。

弗朗茨只是在暗中遙控,這些分開的財團,同樣有一大幫子盟友,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明面上某些財團,還是相互對立的,時常因為利益爭斗不休。要說他們是一家,就算是把證據擺在眼前,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這還是一個開始,隨著新興產業的崛起,未來這些財團還滾雪球般壯大下去,增加弗朗茨對國家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