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狠辣(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39 字 2020-07-01

倫敦,安卡拉政變的消息傳來過後,格爾斯頓首相就知道事情要糟。

奧斯曼帝國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換一個政府就能夠解決的,無論是誰上台,首先要面臨的問題都是解決難民危機和鎮壓叛亂。

蘇丹政府沒有完成這兩個任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腐朽無能,而是真的做不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換誰上去都一樣。

格爾斯頓首相問道:「奧斯曼帝國要初步恢復農業生產,最少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外交大臣麥克林侯爵搖了搖頭:「首相閣下,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夠回答你。俄國人做得太絕了,在撤軍前破壞了一切可以破壞的基礎設施。

根據大使館傳來的情報,凡是被俄軍占領過的地區,幾乎找不到一棟完整的建築,他們炸毀了除教堂外的全部建築。

就連鄉下也沒放過,房屋、農田、橋梁、大壩都被炸了,甚至他們還人為堵塞河道,讓下游的農田淪為了澤國。

據說為了搞破壞,俄國人光炸葯都消耗了上萬噸,俄軍占領區幾乎全部淪為了白地。

奧斯曼政府恢復春耕計劃,在俄國人的破壞下徹底失敗。按照目前的情況,即便是到了1876年,奧斯曼人最多也就恢復當地一半的農業生產。

蘇丹政府沒有這份財力堅持這么長時間,為了救濟難民,蘇丹政府挪用了政府大部分經費,其中也包括教育經費。

這次政變的起因,就是蘇丹政府挪用教育經費引發的。現在這個問題是奧斯曼青年黨的了。」

格爾斯頓首相點了點頭,俄土仇恨由來已久,俄國人采取過激手段報復,他並不感到意外。

此前的俄土戰爭,比這血腥的都有,一次屠殺數萬人都不奇怪。

前面沒有出現炸毀農田、河道,不是因為俄國人心思手軟,主要是工業技術沒有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這次後勤物資可是奧地利提供的,俄國人不需要節省。現在要撤離了,船舶還是奧地利提供的,前面藏匿的大綜物資,這會兒可藏不住了。

糧食等生活物資還可以說是繳獲的戰利品,奧地利兵工廠生產出來的彈葯,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過去。

俄國人也夠狠,把這些彈葯全部宣泄在了小亞細亞半島上。除了給上帝面子不炸教堂外,他們把能炸的都給炸掉了。

腦補過後,格爾斯頓首相就頭疼了。俄國人這次是玩兒爽快了,現在奧斯曼帝國又該何去何從。

救,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不救的話,奧斯曼帝國肯定會被難民拖垮,到時候免不了被奧地利吞並。

「外交部准備怎么辦?」

麥克林侯爵眉頭緊縮,一臉為難的回答道:「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至少對奧斯曼帝國來說是如此。只要他們夠狠,完全可以……」

眾人臉色大變,奧斯曼帝國的難民人數可不少,即便是這個冬天死了幾十萬,那也有至少兩百多萬人。

按照麥克林侯爵的計劃,固然是一勞永逸的解決了難民危機,給奧斯曼帝國帶來的損失也是災難性的。

不過眾人都沒有反對,能夠爬到這個位置上,大家都是意志堅定之輩,不是那么容易被個人感情所左右的。

奧斯曼人的死活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在這個全世界每年都有上百萬人死於飢餓的年代,大家的同情心早就耗盡了。

徘徊了兩步過後,格爾斯頓首相:「這件事情和我們沒有關系,一切都是奧斯曼人自己的選擇。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給他們提供一筆平叛經費,盡快穩定奧斯曼帝國的局勢,外交部要監督他們使用。

同時外交部要做好准備,一旦奧斯曼政府采取行動,肯定會被千夫所指。國際輿論罵罵也無所謂,唯獨不能讓奧地利人抓住把柄,借機干涉奧斯曼內政。」

這方面格爾斯頓首相還是很放心的,情報顯示奧地利正在蠶食阿拉伯半島,沒有幾年功夫根本就搞不定。

以維也納政府謹慎的作風,沒有消化掉阿拉伯半島前,短時間內是不會搞事情的。

……

安卡拉,剛剛取得政權的奧斯曼青年黨,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權利帶來的快感,就先陷入了迷茫中。

劇本打開的方式不對啊,正常情況下推翻腐朽的政府後,在他們的領導下,奧斯曼帝國不就該立即實現復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