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42 字 2020-07-01

看到大家動搖了,拉爾斯夫滿意的點了點頭。

維也納不是工業城市,受經濟危機沖擊較小,除了金融業受了點兒影響外,別的產業幾乎沒有變化,雜貨鋪的生意也還過得去。

不同於以往,在經濟危機中可以削減薪水,現在拉爾斯夫首先要想的是把人給留住。

看似沒有技術含量的雜貨鋪售貨員,同樣不是什么都能干的。

首先,記憶要好。必須要把商品的位置記清楚,以便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顧客的商品。

其次,還要有一定文化知識,可以把賬目記清楚。

最後,還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夠在這個沒有監控的年代,把小偷抓出來。

有天賦的,可能幾天功夫就能勝任這份工作;沒有天賦的,培養幾年時間還是頻繁出亂子。

大部分售貨員的工作都是終身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換人存在風險。萬一換上了無能之輩,或者是心術不正之人,老板的損失就大了。

正在拉爾斯夫為自己口才得意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了。

「拉爾斯夫先生,我已經報名參加移民了。」

拉爾斯夫:「沒關系的雷恩,報名了還可以退出,移民全靠自願,不會強迫你的。」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雷恩低著頭:「很抱歉,拉爾斯夫先生。謝謝你的關照,我還是想出去闖闖。」

拉爾斯夫已經氣得火冒三丈,只是為了在大家面前展示的自己的紳士風度,強行壓制住了怒火:「你可要想好了,這一步踏出去,想要回頭就難了。」

雷恩低著頭,似乎是不敢回話。

看了看雷恩的表現,拉爾斯夫知道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嘆了一口氣,故作大方的說:「罷了,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就出去闖一闖吧!

要是外面混得不好,還可以再回來,這里是你的第二個家。願上帝保佑你!」

看著眾人一副感動的表情,拉爾斯夫內心的怒火也平息了下來。走了一個雷恩,卻也收買了人心。

不同於可以拿鞭子逼著大家干活的工廠,雜貨鋪可不能那樣管理,要是丟了人心,任何一個店員都能讓他損失慘重。

這是有無數前車之鑒在前的,拉爾斯夫是總結別人失敗的經驗後,才逐步發展壯大的。

現在他在維也納共有五家雜貨鋪,能夠正常運轉下來,靠得就是會作秀。這是收買人心,成本最低的方法。

雜貨鋪的只是一個小插曲,從維也納移民離開的人並不多。移民人數最多的還是工業最發達的波西米亞地區,其次是倫巴第、威尼西亞、巴伐利亞等地區。

現在移民的主流是失業工人,受失業浪潮影響,失業過後大家找不到新的工作,喪失了收入來源,不得不到外面去闖一闖。

失業工人的離開,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對很多人來說,巴不得這些人通通消失。

每一次經濟,失業工人都是最不穩定的因素。少了這些人,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可是對資本家來說就不一樣了,看著大量移民離開本土,很多資本家都憂心忡忡。要是人都走了,他們上哪兒去找廉價勞動力?

原本准備利用經濟危機,把剛剛上漲的薪水打壓下去,現在也只敢想想。

生怕逼急了,整個工廠都空了。這是有前車之鑒的,報紙上還刊登過類似新聞。

比如說:巴伐利亞的嘚瑟蘭迪爾機械廠,就是因為勞資沖突沒有談妥,最後工人離職的離職、移民的移民。

新招募的工人,因為技術不過關,生產出來的產品次品率太高,導致產品喪失了市場競爭力,工廠被迫被關閉。

類似的花樣作死,報紙上還刊登了很多。甚至還有承諾了增加待遇,最後不兌現,導致工人再次罷工。

壞的影響存在,好的影響自然也存在。受薪水增加影響,本該在經濟危機中萎縮的國內市場,反而出現了逆增長。

雖然人口流失了一部分,但是剩下的人購買力增強了。經濟學上的培養市場論,在奧地利第一次出現,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除了部分嚴重依賴出口的產業外,大部分專注於國內市場的企業,到了1876年底,已經開始逐步走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