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48 字 2020-07-01

倫敦政府推卸責任,智利政府就頭疼了。沒有英國人撐腰,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扣押二十多個國家的船舶。

拉莫內達宮,智利外交部長多明戈:「總統閣下,這是各國外交抗議書,在法奧鼓動下各國已經組建了公使團,你看?」

躲不過去了,阿尼瓦爾總統擺擺手:「你先應付著,探探他們的底,再決定該怎么做。」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大家都秉承著欺軟怕硬的原則,進行國際外交。

扣押船舶,沒收貨物的是英國海軍,大家只是向倫敦政府抗議。迫於內外壓力,英國人把鍋往智利政府頭上一推,情況立即發生了變化。

抗議?

不,這太文明了。看來勢洶洶的公使團就知道,如果智利政府不出血,這次事情沒完。

得罪不起英國人,得罪智利大家還是不慫的,現在都不需要法奧牽頭,大家就主動上了。

阿尼瓦爾總統已經慌神了,英國人的立場很明顯,如果智利政府頂不住壓力,他們就解除封鎖,放這些船舶過去。

這是智利政府萬萬不能接受的。一旦玻利維亞和秘魯獲得了外界援助,智利想要贏得戰爭就遙遙無期了。

看到阿尼瓦爾總統沒有了章程,外交部長多明戈提議道:「總統閣下,不能消極應對。我們也必須拿出一個方案,讓各國感受到我們的誠意。

現在抗議的國家看似很多,實際上主要還是法奧兩國。別的國家牽扯利益不大,大都只是為了刷一波存在感,賠禮道歉應該可以應付過去。

我們必須要主動出擊,分化公使團。要做到這一點,僅憑我們的力量不夠,還需要英國人配合。」

阿尼瓦爾總統搖了搖頭:「分化瓦解看似不錯,實際上根本就沒用。

法奧兩國是支持玻利維亞和秘魯的,我們拿不出足夠的利益去收買他們。其他國家的立場無關緊要,得罪也就得罪了。

麻煩的是迫於內外壓力,倫敦政府的立場已經動搖了。你應該清楚,扣押的船舶中也包括英國航運公司的船只。

這些人都是利益爭斗中的失敗者,他們想要通過同秘魯、玻利維亞的貿易,彌補損失。」

智利把采購訂單、航運業務都交給了英國航運公司,看似通過這種方法彌補了他們喪失秘魯、玻利維亞市場的損失,實際上拿到好處的只是少數人。

更多的資本家因為關系不到位,沒有從中獲得好處,甚至還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損,這些人自然不甘心。

這難不倒資本家,無法從智利獲得好處,那就繼續和秘魯、玻利維亞做生意。自由貿易嘛,當然要自由了。

遙想當年近東戰爭,英國商人還向俄國走私;埃塞俄比亞戰爭中,英國商人還向抵抗軍走私軍火,現在這真不算啥。

如果仔細調查的話,就會發現某些人一面從智利拿好處,一面又在和秘魯、玻利維亞做生意。

船舶被扣押、沒收貨物後,這就是斷了大家的財路。對資本家來說,明顯是兩邊通吃,才能利益最大化。

英國國內的動盪,本質上就是資本家們想要獲得更大利益,才鼓動民眾鬧事的。

和自家利益相比,政府的戰略又算啥?最好讓南美戰爭一直持續下去,大家才能一直發戰爭財。

阿尼瓦爾總統也是律師出身,非常清楚資本家們的胃口。倫敦政府如果壓制不住國內的資本,那么所謂的封鎖很快就會名存實亡。

外交部長多明戈反對道:「總統閣下,我們要相信倫敦政府。現在全面封鎖,大家都無法走這條航線,各國還能夠忍受。

如果皇家海軍放水,只允許本國船舶通航,你覺得各國還能忍么?

恐怕到時候,他們會認為這是英國人想要壟斷南美貿易的陰謀。

真到了那一步,大家利益嚴重受損,誰知道法奧會不會牽頭建立反英同盟?」

不是「會不會」,而是一定會。利益動人心,只要利益到位了,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發生的。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阿尼瓦爾總統:「你打算怎么做?我們手中的籌碼可不多,很難收買這么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