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440 字 2020-07-01

不過聰明人也會干蠢事,因為決定他們思維的不是大腦,而是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

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質疑道:「元帥閣下,在華沙地區和敵人決戰,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這是最適合我們的。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已經花費了近十八點七億盧布,每個月下來每月都要花費近兩億盧布。

這意味著我們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夠三個月的戰爭經費。

戰爭每持續一天,我們都要付出巨額的軍費,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沙皇政府動員了上百萬大軍,每天的軍費開銷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自籌是不可能的,俄國財政從來都沒富裕過。為了進行這場戰爭,沙皇政府已經欠下了巨額的外債。

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下去,要不了多久政府財政又會被耗盡。到時候又要財政部想辦法,克里斯坦瓦爾是聰明人,他非常清楚沙皇政府現在想要籌錢太難了。

要是戰場上沒有失敗,反而因為財政導致戰爭失敗,這口黑鍋財政部背定了。作為財政大臣更是首當其沖,搞不好就要被拉上斷頭台平息民憤。

況且,借來的錢也是要還的。這次的貸款可是抵押了土地的,如果兜里太干凈,無法履約債務,就要割地抵債了。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最後背鍋的又是財政部,作為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不能不急。

對他來說,這場戰爭就是懸空的「末日之劍」,隨時都有可能斬下來,要了他的老命。

不光是財政部急著結束戰爭,沙皇政府內部的很多利益集團,也想要早日結束戰爭。

戰爭對經濟傷害太大了,很多行業都無法正常運轉,這無疑是斷了大家的財路。

伊萬諾夫搖了搖頭:「閣下想的太簡單了,在華沙地區決戰增加的難度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如果為了追求速戰速決,選擇戰略冒險,那就中了敵人的詭計。

萬一發生了變故,導致我軍損失慘重,誰能夠負責?」

解釋是不可能的,在政治正確的背景下,很多事情都不能說出口,伊萬諾夫元帥只能選擇硬頂。

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冷笑道:「戰場上的事情,不是你們軍方負責,難道還要我們財政部負責不成?或者說干脆讓我們指揮算了!」

想要速戰速決的人很多,包括亞歷山大二世也是其中的一員。大家沒有說出來,主要是擔心逼迫軍方提前決戰,會導致戰爭失敗,沒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

克里斯坦瓦爾是沒辦法,沙皇政府的財政太糟糕,戰爭的開銷又太大了。

財政部籌集到的戰爭經費最多再維系一年,然而戰爭能夠在一年之內結束么?

如果沒有經歷過上一次普俄戰爭,克里斯坦瓦爾或許會說能。有過親身經歷後,克里斯坦瓦爾再也樂觀不起來了。

作為一名軍事小白,克里斯坦瓦爾不覺得換一個決戰地點有多重要,大不了就是傷亡大一點兒,反正灰色牲口不值錢,他們損失得起。

伊萬諾夫元帥譏諷道:「這是一個不錯提議,既然克里斯坦瓦爾侯爵這么有底氣,那我就退位讓賢好了!」

到了現在這一步,伊萬諾夫非常清楚自己是不能讓步的。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直接硬頂不是最好的選擇,這會得罪很多人。不過和提前決戰的風險相比,他覺得還是得罪人比較安全。

現在是戰爭年代,屬於軍方最牛逼的年代,誰也動不了他這位戰功赫赫的元帥。

見爭吵升級,亞歷山大二世擺了擺手:「好了,這個問題就此打住。元帥,還是先說說你的作戰計劃吧!」

毫無疑問,這個短暫的小插曲,以伊萬諾夫元帥的堅持而勝利。

在財政危機和戰爭失敗的風險面前,亞歷山大二世還是選擇了面對財政危機,戰爭失敗的風險他實在是承擔不起了。

只要贏得了戰爭,財政危機總是能夠解決的。實在是不行,大不了再賴一次賬。一回生二回熟,習慣了也就好了。

唯一麻煩的是抵押出去的領土,不過這都是小問題,大不了從敵人身上彌補損失,維也納政府又不是不接受換地。

「是,陛下!」伊萬諾夫嚴肅的回答道:「現在敵人在華沙地區部署了陷阱,等著我們往里面跳。

為了保險起見,我們研究決定先拿下立陶宛地區,從背後包抄波羅的海地區的敵軍,先解除敵人對聖彼得堡的軍事威脅。」

聽了這個答案很多人都滿意的點了點頭,普軍都打到了愛沙尼亞,距離聖彼得堡已經不遠。

這讓官老爺們都睡不好覺了,生怕哪天敵人就兵臨城下。如果不是亞歷山大二世的一力堅持,沙皇政府早就遷都莫斯科了。

沒有人會反對優先解除聖彼得堡的威脅,即便是亞歷山大二世也一樣,誰都不會嫌棄自己住的太安全。

停頓了一下,伊萬諾夫元帥繼續說道:「收復了立陶宛地區後,戰場上的局勢又會發生變化。

考慮到後勤壓力,指揮部計劃在南線發起全面進攻,沿著普奧邊界用兵,便於就近從奧地利獲得物資補給。

後面只需要步步為營,穩步向前推進,依靠我們的兵力優勢直接壓死敵人。」

一個字就是「穩」,按照伊萬諾夫的軍事部署,俄軍或許很難取得震驚世界的大勝,同樣也不會出現驚天動地的大敗。

當然,後遺症也非常嚴重,需要付出的代價有些慘烈。在擊敗敵人的同時,俄羅斯帝國也要元氣大傷。

亞歷山大二世關心的問:「有沒有辦法,降低我們的損失?這么拼下去我們即便是贏了,也會損失慘重。」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伊萬諾夫拿著指揮部對著地圖北歐聯邦的方向一指,說道:「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讓北歐聯邦參戰。

我們已經牽制住了敵人的主力,只要他們出兵突襲柏林,一個月內都可以結束戰爭。

當然,讓奧地利和德意志聯邦參戰也一樣。敵人的後方非常空虛,只有五萬軍隊就可以拿下柏林。」

這是一個尷尬的方案,沙皇政府拉攏北歐聯邦的計劃,在約翰牛的破壞下失敗。

至於奧地利和德意志聯邦,想都不要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他們許諾再大的利益,都沒有用。

且不說國際關系,民族主義分子首先就不會答應。

奧地利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就離不開民族主義分子的支持,維也納政府不會和民意對著干。

德意志聯邦更慘,內部的邦國一堆,中央政府敢亂來,人家分分鍾就會鬧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