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為止(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868 字 2020-07-01

想想就行了,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又成功吞並了意大利地區,正是法國人膨脹最厲害的時候,憑什么聽英國的?

英法關系早就結束了蜜月期,原本被時間掩蓋的英法世仇,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兩國報紙上,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想讓法國人放棄自己的戰略,繼續給他們當小弟,根本就不可能。

無論誰做皇帝,英法關系都必須轉冷,不然爆棚的民族主義就會令巴黎政府崩潰。

原時空普法戰爭後,英法都對抗了很多年,要不是德二帝國接二連三的昏招,英法也站不到一起去。

現在法蘭西可感受不到威脅,所以英法關系必須惡化。涉及到了政治,利益決定了一切。

暗自盤算了一遍,本傑明首相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罷了,國際秩序盡快建立起來,對不列顛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奧地利想要主導,就讓他們主導吧!

有條約約束,我們接下來的北德意志計劃,也會更加順利。剛剛建立了國際秩序,維也納政府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吧!」

主導歐洲新秩序,能夠獲得的收益不僅僅只是聲望,更重要的還是推銷自己的理念。

人都需要包裝,一個好的包裝,能夠讓人在社會生活中更容易獲得成功,國家也不例外。

大國競爭是全方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缺一不可。主導建立國際體系,無疑是擴散自家影響力最快捷的模式。

這方面維也納政府是經驗豐富,都有過兩次成功經驗了,弗朗茨自然要復制第三次。

……

聖彼得堡的血跡還沒有干,就在不久前,這里剛剛發生了一次大清洗,數以千計的大人物人頭落地。

凡事涉嫌參與刺君案的,全部被亞歷山德羅維奇投入到了監獄中,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清除異己。

名單是怎么來的,這是俄羅斯帝國歷史上的又一未解之謎。

抓人再查,案情進展果然迅速的多。當然,也少不了牽扯出一大堆爛事,總之人人都是罪有應得,全部拿出去斃了,基本上不帶冤枉的。

涉及人數太多,全部都殺了肯定不可能。從輕發落不可避免,只要沒有參與刺君案,別的問題都好商量。

即便是還是有上千人被亞歷山德羅維奇下令咔擦掉,沒辦法亞歷山大二世遇刺那么多次,參與者又豈止少數。

上百次刺君案,隨便牽扯到了其中任何一次,那都是一個字——死。

除了革命黨人外,還有不少資本家、貴族牽扯了進去,一起被送去見了上帝。

不殺貴族的傳統在這里不適用,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人敢幫忙說情。

按照正常情況,一次性屠殺了這么多人,還包括上百名貴族,亞歷山德羅維奇早就聲名狼藉了,這次是一個例外。

歐洲主流媒體,大都贊揚了他的正義行動。歐洲勢力最龐大的貴族集團,來了一次集體失聲。

包括俄羅斯帝國內部的貴族,也難得保持了沉默。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絕對不能說亞歷山德羅維奇干得有問題。

弒君絕對是大忌,不管有沒有成功,都是罪大惡極。這個時候跳出去冒雜音,就要先考慮自家君主的反應了。

即便是亞歷山德羅維奇殺得人頭滾滾,真凶是誰,依然沒有被解開。

不過阻礙調查的人,倒是被揪了出來。遺憾的是這些家伙,並不是陰謀策劃著。

阻礙調查,主要是有關亞歷山大二世的刺殺案太多了,他們或是主動、或是被動,給牽扯了進去,怕深入調查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看著手中的調查報告,亞歷山德羅維奇的表現非常古怪,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

上千人人頭落地,看似很厲害,實際上真正牽扯到有分量的人很少,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很多牽扯不是太深的,大都被亞歷山德羅維奇皇儲下令免職、或者是流放,真正被殺只是真參與到了弒君案中的。

如果是普通刺殺案,這個處理結果明顯很重,可遇到了「弒君案」,亞歷山德羅維奇的處理未免太輕了。

歐洲雖然沒有誅九族的說法,但是參與到了弒君案,殺全家絕對不算過分。

受親戚朋友牽連、或是無意中為刺殺提供幫助的,就算是不被砍掉腦袋,怎么也要拿掉貴族頭銜。

都沒有發生,被處決的一百多名貴族,大都是親自策劃或者是和人密謀過並付出行動的,以及幫忙滅口阻礙調查進行的家伙。

真要是咔擦掉的貴族數量,還沒有維也納大革命時期,弗朗茨干掉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不是一個概念。借刀殺人和自己親自殺人,造成的影響肯定不一樣。

不過對比沙皇遇刺身亡來說,還是太輕了。如同原時空一樣,亞歷山德羅維奇皇儲只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並沒有來一次全國性的大清洗。

放下了手中的資料,亞歷山德羅維奇淡淡的說:「到此為止吧,對外宣布是民意黨人干的,接下來秘密調查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