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754 字 2020-07-01

這個帝國的穩定性,遠超歷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指望他們內部崩潰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讓奧地利人繼續發展下去,消化了這些地區,我們之前的所有計劃都是笑話。」

別看中東、阿拉伯地區的自然條件惡劣,那也是相對而言的,起碼比俄國人的西伯利亞適合人類生存。

真要是讓奧地利開發出來,別的不能保證,以這個年代的生產力計算,養活兩億人口還是很輕松的。

再算上奧屬非洲的話,這個人口承載力起碼超過了五億,發展潛力堪比整個歐洲大陸。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笑道:「爵士,你太悲觀了。一個國家可不是領土面積越大,實力就越強大,要不然世界第一強國就是俄國人了。

然而,本土面積世界第一的俄國人,綜合實力也就歐洲第四,並沒有和領土相匹配的實力。

這不僅僅只是沙皇政府腐朽,更多還是地理條件決定的,冰雪國度的惡劣環境制從先天上約了俄國的經濟發展。

現在奧地利面臨的情況差不多,看似通過擴張得到了一大片領土,但這些土地大都是沙漠,根本就無法開發利用。

條件略好的小亞細亞半島也因為戰爭的緣故淪為白地,短期內無法產生效益。

想要發展經濟,先得自己改善環境。要不然維也納政府也不會在中東、阿拉伯半島推行《土地休耕法》。

大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都過去了這么多年,仍然沒有任何成果傳出來,維也納政府的計劃應該是失敗了。」

外交大臣喬治搖了搖頭:「不,奧地利人還是有成果的。別的地區我不清楚,但是耶路撒冷城外確實增加了大片森林。

現在沙暴已經無法威脅耶路撒冷,倫敦的報紙還刊登過,被宗教界人士一致認為這是上帝的恩賜。

從實施土地休耕法到現在,奧地利的控制區至少增加了二三十萬平方公里林地和草原。」

沒啥好奇怪的,人都離開了,原來種田的地方現在草長鶯飛,綠化率自然上去了。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沒有了消耗水資源的農業,草木先天就有防風固沙、保存水土流失的作用,水資源漸漸豐富又推動了綠洲面積的擴張,當地生態正在慢慢恢復。

當然,這種恢復主要是前期效果明顯,從農田可以變成草地、林地自然很快,後面想要增加綠洲面積就不容易了。

靠大自然自己恢復生態,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耶路撒冷只是一個例外,主要是政治、宗教利益驅動的。

日漸沒落宗教需要神跡,鞏固衰落的信仰;維也納政府需要一座美麗耶路撒冷,彰顯自己對基督世界的貢獻,提高國際聲譽,增加國民對政府的擁護,雙方一拍即合在城外玩起了植樹造林。

耶路撒冷距離死海24公里,距離地中海56公里,在遷移幾十萬人離開後,當地缺水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大筆資金投入後,效果自然杠杠的。如果這年頭要評選環保大使的話,弗朗茨和利奧十三世都是頭號選手。

見話題越扯越遠,格萊斯頓打斷道:「好了,兩位。奧地利人有沒有成果並不重要,想要把沙漠變成綠洲,這不是人類現在能夠完成的。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怎么限制奧地利的實力增長,或者是破壞可能存在的俄奧交易。

要知道吞並奧斯曼帝國後,從維也納到奧屬非洲中間就只有一個埃及阻隔了。

法國人現在只是看上去很強大,實際上他們還沒有從內亂中走出來。在未來的競爭中,他們恐怕會落入下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奧兩國之間的國力差距不斷被拉開,沒准他們在哪一天就妥協了。

那個恐怖的畫面,我簡直是不敢想象。」

無論什么年代,最不缺的都是嘴炮專家,沙漠變綠洲的課題,早就有人提出來了。

只不過他們還在角落里吶喊,沒有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同,談不上影響力。

包括維也納政府的沙漠綠洲計劃,也只是耶路撒冷地區有具體方案,別的地區就只有一部土地休耕法,等大自然慢慢恢復。

相比之下,還是法奧妥協的後果更嚴重。

要知道現在法奧兩國還維系著表面上的盟友關系,只要雙方的實力差距在不斷拉開距離,一方自認為喪失了爭霸的實力,妥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外交大臣喬治:「想要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奧地利拖入戰爭中,消耗他們的實力。

政治外交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強項,他們唯一的短板在軍事上。

當然,這個短板也只是相對而言的,縱觀全世界也只有法俄兩國能夠給他們做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