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90 字 2020-07-01

政府委派的臨時管理層,更多的作用還是穩定人心,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至於銷售,目前還處於摸索之中,成果自然很一般。

除非個別有自己銷售網絡的企業,可以正常運轉保證盈利外,大部分企業都積壓了大量的商品,不是已經虧損,就是在虧損的邊緣徘徊。

維也納宮,弗朗茨問道:「資產變現,進行到了哪一步?」

自己經營不賺錢,那就只能甩賣了。從判決生效開始,維也納政府就在著手處理。

卡爾首相坦然回答道:「金融、債券類資產,目前已經全部出售,大一點的工礦企業也賣得差不多了。

為了不沖擊國內市場,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我們准備暫時持有,後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出手。

現在最棘手的就是那些小工廠,這些產業數量多如牛毛,經營全靠老板自己的人脈關系,很難找到合適的買家。

另外我們還發現了一部分涉案人員的海外資產,外交部正在就這個問題和當事國進行溝通。」

看似輕描淡寫的回答,實則這背後也充滿了無奈。很多時候明知道是優質資產,但是因為企業運行陷入虧本,還是不得不忍痛出售。

小工礦企業賣不掉,最大的問題不是因為不賺錢,主要是內部管理太混亂了,還有很多手續都不合法,甚至干脆就是地下黑工廠。

對政府來說,這些都是垃圾資產,留在手中除了增加開銷外,沒有任何價值,必須要處理掉。

弗朗茨點了點頭:「能賣掉的就賣,實在是找不到買家的,就破產處理算了。

法國人的事情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在沒有經營能力之前,就盲目上項目,只能養出一幫蛀蟲來。」

「是,陛下!」卡爾首相回答道

停頓了一下,弗朗茨繼續補充道:「法國人的農場計劃暫時失敗了,英國人的糧食自足計劃,又進行到哪一步了?」

不關心不行,奧地利還是世界第一農產品出口大國,對潛在的競爭對手必須要加以警惕。

如果可能的話,弗朗茨不介意破壞掉英法的計劃,以保障奧地利在國際農產品出口市場中的定價權。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糧食生產門檻太低,重要性又太高,奧地利越是破壞,英法反而越要推動。

農業大臣霍爾斯回答道:「英國人的計劃和法國人不一樣,他們采用的是政府補貼農場主,利用經濟手段鼓勵民間種植。

不過這一政策最近遇到了麻煩,英國本土的農業協會向政府抗議了,要求英國政府一視同仁,給予他們同樣的待遇。

如果倫敦政府選擇妥協,那么將意味著政府財政收入將減少七百八十萬英鎊,並且還要增加一千兩百萬英鎊的支出。

一增一減之下,小兩千萬英鎊就沒了,這已經超過了英國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

不過英國農業協會的力量很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倫敦政府應該堅持不了多久。

要么廢除補貼計劃,要么將補貼金額調低,連同國內農場主一起補貼。」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廢除補貼計劃,糧食自足計劃就失敗了。

統一標准一起補貼,政府財政又受不了。畢竟進入英國政府的直接財政收入也就八千多萬英鎊,近乎一下子砍掉了四分之一。

弗朗茨搖了搖頭:「你太樂觀了,英國政府可不傻。看似兩難的選擇,實際上還是可以變通的。

比如說:更改一下補貼計劃,只是給予新開墾農場進行一定年限的開荒補貼,政府支出就一下子掉下來了。

這筆費用還可以通過農產品交易稅、加工稅收等方式回流,也就前面一兩年會虧損,後面做到收支平衡還是可期的。」

這些套路都是後世各國常玩兒爛了的。一筆農業補貼支出,不僅調動了糧食生產積極性,還會促進國內農產品加工領域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總得來說,英國人的糧食種植補貼政策,要比法國政府親自上陣搞農場要靠譜的多。

當然,這不是說法國政府就蠢了。法蘭西可是糧食生產大國,法國農業協會要比英國農業協會牛逼得多。

如果巴黎政府只給殖民地農場發放糧食種植補貼,法國農民非得造反不可。全面補貼,政府財政又受不了。

農民階級可是波拿巴王朝最大的基本盤,自掘墳墓的蠢事,拿破侖四世自然不會干。

在這種背景下,國有農場成為了法國政府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