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562 字 2020-07-01

停頓了一會兒後,拿破侖四世點了點頭:「確實不太好,回復的太過直接,我們的盟友心里會不舒服。

要不你們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多談談我們面臨的困難,安撫一下他們受傷的心靈?」

卡雷爾·卡德萊茨欲言又止。不管怎么回復,都改變不了法國政府做漁翁的事實。

或許在英俄戰爭爆發之前,法國政府還要顧忌他們的感受,現在么已經不需要了。

就算是英俄兩國有怨氣,那也是戰爭結束後的事情。

現在的國際局勢非常明顯,奧地利是支持俄國人的,法蘭西的立場將直接影響這場戰爭的勝負。

法蘭西保持中立,或者是支持不列顛,這場戰爭還可以繼續打下去;要是法蘭西支持俄國人,不列顛是無法同時抗衡三大列強的。

這種敲竹杠的機會,怎么能夠放棄呢?

刺激一下英俄兩國,實際上也是為了讓兩國給出更有誠意的價格,畢竟人不是隨時都能夠認清自我的。

首相特倫斯·布爾金提議道:「陛下,英俄戰爭已經爆發,看樣子短時間內是結束不了的,我們考慮實施下一步戰略了。」

對法蘭西帝國來說,敲英俄兩國的竹杠,只能算是零頭小利。

英俄戰爭爆發給法蘭西帶來的最大好處,還是施加在他們頭上的枷鎖沒了。

現在能夠制約法蘭西的只剩下了奧地利,但這也僅僅只是制約,並不足以令法國政府懼怕。

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最後還是先等等,英俄戰爭才剛剛開始,雙方還沒有打出真火來。

我們的動作幅度太大,刺激到了他們的敏感神經,英俄兩國很可能會先停手。

就如同當年的近東戰爭一樣,奧地利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交戰中的各國不就先停手了。

要是奧地利人克制一下情緒,等到近東戰爭末期再出兵,恐怕誰也擋不住。」

維也納政府當年利用第一次近東戰爭企圖統一德意志地區失敗,引發了歐洲各國的干涉,最後僅僅只是兼並了南德。

在卡雷爾·卡德萊茨看來,就是現成的反面例子。要是再多些日子,等俄軍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再動手,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經濟大臣艾爾莎反對道:「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失敗,不光是歐洲各國的干涉,最主要還是普魯士王國的激烈反對。

維也納政府沒有打一場內戰的底氣,只能坐視德意志地區發生分裂,就算是等到最後也一樣。

我們現在的情況不同,只是要比德兩國出讓幾座煤礦,又不是直接吞並兩國,英俄兩國就算再怎么不滿,也會先忍著。

唯一有能力干涉的只有奧地利,比德兩國都沒有和我們一戰的勇氣,我不認為維也納政府會為了比德兩國和我們打一仗,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只要造成了既定事實,奧地利人多半也就嚷嚷幾嗓子,外交部出面安撫一下就是了。

最近幾年,我們的經濟恢復很快,但是想要超過巔峰時期仍然還有一定的難度。

制約我們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國內的煤炭供應量不足和價格太高,增加了工業生產成本。

這么說或許不太直觀,舉個簡單的例子:

英俄戰爭爆發後,歐洲各國的出口貿易都出現了增加,就在上個月我們的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加了0.7個百分點,創下了八年來的最高增速。

但是歐洲各國的出口貿易總額大都超過1個百分點,奧地利的出口貿易總額至少增加了2個百分點。

我們又落後了。這不是國內的工業界不努力,事實上在賺錢的問題上,沒有人比資本家更努力。

可是國內缺煤,比德兩國明明有多余的產能,但是他們偏偏要囤積居奇,逼迫我們拿出更多的錢去購買。

他們就是一幫吸血鬼,趴在法蘭西工商業界的頭上,吞噬我們的財富。

現在拖一天,法蘭西都會流失……」

吞並比德兩國的難度太大,即便只吞並一家,都會惹來大麻煩。

雖然沒有經受過社會毒打,但是反法戰爭的陰影,還是有殘留的痕跡在。

為了降低風險,法國政府默默的降低了目標,將吞並比德兩國的計劃進行了細分,准備先從兩國手中訛詐幾座礦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