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1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970 字 2020-08-03

受奧地利戰略重心的轉移,中歐戰場撲朔迷離的局勢一下子明朗了起來。

原本躍躍欲試想要反攻的聯軍,現在徹底轉入了防守狀態。仿佛是被難民潮給拖住了,任由法軍如何挑釁,都是固守不出。

天上有飛機+飛艇,地上是戰壕鋼筋鐵絲網+機槍,面對這樣的敵人法軍也非常的無奈。

進攻吧,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還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戰果。

畢竟戰壕這玩意兒沒有技術含量,突破一道還有下一道,純粹拿步兵往上面填,那就是對士兵的安全不負責任。

雖說只要能夠贏得戰爭,再大的傷亡也是值得的;可問題是萊茵河會戰,只是歐陸戰爭的縮影。

輸了這次會戰,法蘭西直接完蛋;贏了這次會戰,還有下一次會戰。打開地圖就知道,法蘭西想要贏得戰爭,不打上三五次會戰,甭指望能夠令反法同盟屈服。

要是在這里耗光了家底,後面的戰爭還怎么打?任何一名指揮官都知道,先贏不是贏,只有最後的勝利者才是真正的贏家。

一邊是遲遲無法突破的戰線,一邊是每天都在累加的傷亡人數,指揮部中的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元帥只感覺壓力山大。

「防空武器運過來了沒有?」

聯軍固守防線的只是陸軍,占據了絕對優勢的空軍還是每天不定時出來打卡。無論是從天而降的炸彈,還是飛射而出的子彈,都是法軍的大麻煩。

單純計算一艘飛艇、一架飛機的戰果不起眼,可這個單位一旦放大百倍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就算是一架飛機出動一次的戰績只是一,對法軍來說那也是每天數百人的傷亡,日積月累之下同樣不是一個小數字。

尤其是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更是難以彌補。為了盡快擺脫這種困境,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元帥第一時間向國內要求防空武器。

別看飛艇投入軍用的時間提前了,各國提前研發了防空武器。事實上,這年頭的防空武器威力還是非常有限。

除了防空火炮有點兒作用外,其它的防空武器從誕生開始,就是為了增加喜劇色彩的。

比如說:頗具傳奇色彩的防空步槍。

理論上來說,這種專門開發的防空步槍極限射程高達上千米,可以對天上的敵人造成威脅。

至於實戰效果,非常遺憾,歐陸戰爭爆發這么長時間,法軍都沒有靠這玩意兒擊落一架飛機、或者是飛艇。

或許命中過目標,可惜人家就是不墜落。沒辦法,這年頭子彈的威力太小,能飛出上千米不等於殺傷力也有上千米,除非敵人低空飛行,要不然根本就沒用。

後世廣為流傳的防空機槍,在這個時代如同神話,馬克沁機槍都是新裝備,總不能讓士兵拿著加特林朝天上射擊吧?

相比負責搞笑的黑科技,還是火炮給力,雖然命中率可憐兮兮,但只要是擊中了,基本上就能取得戰果。

「防空武器是運過來了,不過,元帥,就這幾百門防空火炮恐怕……」

沒有辦法,兩百萬法軍指望幾百門防空火炮保證自己頭頂上的安全,無論怎么分配都不可能做到。

為了爭奪這批防空火炮的歸屬,法軍內部都快打起來了,這讓負責後勤的阿梅代中將非常頭疼。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防空火炮數量不足,暫時就不用分配給部隊了,先集中起來和炮兵一起行動。

敵人在天上,不可能分那么清楚。到時候讓其他火炮夾在一起開炮,嚇住他們就行了。

只要敵人不低空轟炸,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就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要知道空軍出動的成本可不低,高空騷擾我們取得的戰果,恐怕還不夠他們的油錢。

國內不是說戰機已經開始生產了么,再過一段時間問題就會解決。

眼下還是加快進度,盡可能的在國際社會干涉前,制造更多的難民,增加敵人的後勤壓力。」

這是事實,單純從經濟上計算,高空轟炸的性價比確實低。

每天上百噸彈葯,加上百噸油料,還有一大筆維護費用,僅僅只是取得殲敵百八十人的戰果,絕對是血虧。

戰爭打的就是錢,要是無法取得戰果,時間長了誰也頂不住,轟炸的頻率自然會降下來。

不對,確切的說是奧軍的轟炸頻率已經降下來了。大多數時候出動都是飛機騷擾,飛艇出動的頻率越來越低。

原因自然是後勤了,難民潮的出現令奧軍不得不節省彈葯,盡可能的降低後勤消耗。

原本用來轟炸法軍的飛艇部隊,現在更多的承擔起了後勤運輸任務。每天都有數百艘飛艇往返於兩地,以保障前線物資的充足。

成本神馬的,早就不在維也納政府的考慮范圍之內。現在奧地利是水路空三線齊動,竭盡全力往前線運送物資。

至於帕特里斯·麥克馬洪擔心的國際干涉,實際上完全是當局者迷,法國政府在自己嚇自己。

有能力干涉歐陸戰爭的國家不想干涉,況且他們還在進行「友誼賽」,一時半會兒根本停不下來。

剩下想要干涉歐陸戰爭的國家,又沒有足夠的實力,除了吆喝兩嗓子外,根本就沒有實質上的干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