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慶典(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2031 字 2020-10-28

加上作為聯邦的武力擔當,出於國防安全上的考慮,其他邦國政府也支援了一部分軍費,才勉強支撐了下來。

神聖羅馬帝國復立後,中央政府承擔了一部分軍費,按理來說他們的日子應該好過一些的。

可惜伴隨著神羅的成立,俄國人的威脅不復存在,柏林政府那骨子拼命湊軍費的精神勁兒,也隨之消失。

經濟危機爆發後,柏林政府財政破產,更是有人提議:把軍隊交給中央政府,以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

在國王的支持下,軍隊是保留了下來,但是財政撥款卻是經常延遲。

最關鍵的是普魯士政府真沒錢,而不是他們不想給錢。

這就尷尬了。如果是有錢不給,那么軍方自然有辦法讓柏林政府乖乖就范,可現在真沒錢那就無計可施了。

幸好中央政府的撥款每次都很及時,省著點兒用,還勉強可以維系下去。

為了節省軍費開銷,普魯士軍方也想盡了辦法,比如說:保留編制骨架,壓縮士兵數量。

可惜,這種明顯具備騙軍費嫌疑的做法,很快就被陸軍部給發現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普魯士軍方又將士兵換成了不要薪水的義務兵,只保留少量骨干精銳,主要以培養軍官為主。

很遺憾,普魯士軍方的計劃雖好,但是皇帝不答應。

對這種明顯可能影響部隊戰斗力的做法,弗朗茨不僅向普魯士軍方發出了嚴厲警告,還將相關人員集體降職。

降職是小問題,關鍵是軍費問題還沒有解決。盡管皇帝親自過問,督促柏林政府按時劃撥軍費,可也要有錢才撥得出來。

借錢發軍費,在以往自然沒有問題。不過現在不行,柏林政府正和英國人圍繞著債務重組扯皮,政府已經宣布破產了。

不光是軍費欠著,政府公職人員的薪水也一起欠著,包括國王的年金、首相的薪水都是一分未發。

政府上下都在為國家爭取利益,軍方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拖後腿。再怎么困難,他們還有中央政府劃撥的軍費,還不至於餓肚子。

很明顯,想要讓英國債主妥協,不是一件輕松事。這場裝死抗議活動,估計還要持續很長時間。

經歷了這么多,普魯士軍方也算是看出來了,就算是債務重組談判成功,窮逼的柏林政府短時間內也是指望不上的。

想要解決軍費的問題,還是只能向皇帝伸手。

畢竟,神羅帝國每年的軍費預算高達上億神盾,而普魯士軍隊每年的開銷才四百多萬神盾,占比也就三十分之一左右。

只要皇帝在分配軍費的時候略微有所傾斜,他們的資金缺口就補足了。

想要獲得軍費上的傾斜照顧,自然先要向皇帝證明自己的價值了。這次閱兵,就是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

純粹的展示士兵,明顯起不到作用。能夠出現在閱兵現場的士兵,肯定是精銳中的精銳。

盡管普魯士軍隊訓練有素,但是想要在閱兵場上脫穎而出,仍然是不可能的。

普通的士兵,皇帝是不會感興趣的,但是將士兵培養成軍官的部隊,絕對能夠吸引皇帝的眼球。

甭管計劃靠不靠譜,總要努力嘗試一下。要不然現代化軍事技術進步這么快,軍費不足的普魯士軍隊很快就會掉隊。

至於把國防安全交給中央政府,馬放南山安心種田,別的邦國或許可以這么想,但是在普魯士絕對不可能。

普俄戰爭雖然打斷了普魯士王國的脊梁,可那一股不服輸的心氣,還是在軍隊中保留了下來。

時至今日,「復仇」仍然是普魯士軍方奮斗的動力。只不過考慮到雙方實力差距懸殊,才被迫隱忍了下來,暗地里厲兵秣馬。

在之前反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就表現不錯,以至於神聖羅馬帝國復立後,仍然能夠保留四個步兵師的編制,為眾多小邦國之首。

當然,這也是其他邦國沒有盡力爭取的結果。畢竟,想要向俄國人復仇,收復失地的只有普魯士。

盡管神聖羅馬帝國復立了,但是按照傳統:邦國的仇恨,不等於帝國的仇恨;邦國的戰爭,也不等於帝國的戰爭。

如果是外敵入侵,中央政府自然要出頭;如果是你自己跑去入侵別人,那就後果自負了。

類似的案例,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上,出現的絕不低於三位數。

在普俄矛盾中,只要不是俄國人主動入侵,維也納政府就不需要對普魯士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

想要復仇,普魯士王國只能單干。理論上來說,各邦國軍隊數量都是可以自由決定的。

只不過超出編制范圍之外的部隊,中央政府是不需要分攤軍費的,但是仍然要接受皇帝指揮。

得不到中央政府的支持,窮逼的普魯士王國,自然沒有向俄國人復仇的資本。縱使軍方還念念不忘,但是柏林政府早就放棄了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公開的秘密就不是秘密,普魯士軍方暗地里的小動作,自然瞞不過弗朗茨的眼睛。

只不過他們一直都在規則范圍之內活動,作為皇帝也不好干涉。

畢竟,普魯士軍方的「復仇計劃」僅僅停留在「想」的階段,又沒有采取實質上的行動。

反正也就那么幾個步兵師,縱使訓練的再怎么精銳,也對中央政府構不成威脅,反而多了一個可堪一用的打手。

弗里德利希嚴肅的回答道:「放心吧,將軍。我是丟不了的。剛才只不過是人太多,沒有注意到你們離開。」

施利芬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不同於年輕軍官們的好奇,老一輩普魯士軍官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感情才是最復雜的。

作為親身經歷兩次普俄戰爭的主,施利芬親眼目睹了普魯士王國的衰落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復興。

曾幾何時,施利芬還曾以統一德意志地區,建立大普魯士為己任的。

德意志地區確實是統一了,只不過不是普魯士去統一的。相反普魯士王國在統一過程中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自身衰落了。

伴隨著普魯士王國這個邦國老二的衰落,德意志地區再也沒有了有實力和奧地利抗衡的邦國,德意志地區的內耗隨之被消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