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少年奇志(下)(1 / 2)

化工大唐 殷揚 1414 字 2020-07-01

他說的黑石正是無煙煤,而且還是上等品質的無煙煤。陳晚榮心想把如此品質的無煙煤稱為黑石也太俗了點,不過倒也形象,符合鄉親們一聽就明白的要求。伸手從張德銘手里接過來,入手有一種沉重的質感,對張德銘把黑石和煤對號入座的敏捷反應暗中贊賞,笑道:「張師傅,就是這東西,可以用來煉焦,進而煉鋼。」

「要是這東西能煉鋼的話,那還得了,我們羅家甸的西邊可多了呢,要多少有多少。」張德銘一臉的興奮勁,接著請教起來:「晚榮師傅,你說的煉焦我還不太明白,能不能麻煩你再給我講講。」

現在稱陳晚榮「晚榮師傅」,而不直呼其名,那是因為陳晚榮這堂課給他上得心服口服。

煉焦對煉鋼來說極其重要,對鋼鐵的品質影響非常大,確有再次強調的必要,陳晚榮一口應允:「張師傅愛聽,我就說給你知曉,不到之處還請你指正。」謙遜是陳晚榮的美德,沒忘了小小的謙虛一下。

用焦炭煉鋼是鋼鐵史上的重大進步,堪稱里程碑,並不是現代科技的發明,在明朝就在大規模使用這種技術。明朝的高爐高達九米,而且明朝的煉鋼是半連續的,把鋼水從高爐轉移到另一個爐子進行處理,直接獲得鋼材。正是當時中國掌握了如此先進的技術,中國一個大型煉鋼場生產的鋼鐵相當於當時英國一個國家的總產量。

陳晚榮相信在唐朝推廣現代煉鋼技術不現實,以唐人的智慧要達到明朝的煉鋼水准肯定不會有問題。明朝時的鋼材品質和化工起步時差不多,只要達到明朝的水准,就能做出板材,造出化工設備就極有可能,陳晚榮忍不住一陣興奮,略一整理思路,再次給張德銘講解煉焦技術,裝煤、推焦、熄焦、篩焦一一講來,聽得張德銘脖子伸得比長頸鹿還要長。

「張師傅,我知道的煉鋼就這么多了,不到之處還請你指教。要是能讓尊師葉大師指點的話,那就更好了。」陳晚榮以此作總結。

如果在唐朝推行高爐煉鐵的話,會全面提升唐朝鋼材的品質,會引發一場大變革。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極其龐大,以張德銘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自己這個赤貧之家的子弟更別談了。

陳晚榮能做的化工產品不在少數,只是受限於唐朝的科技水准,很難做出自己需要的設備,若在鋼材上實現突破,一切都將改變,一個嶄新的天地就會出現在唐朝,化工才能在唐朝真正落地生根,才不致於淪落成為方士吹噓的道術仙法,用來忽悠人。

想想這美好的前途,陳晚榮不由得很是興奮。

要實現這種飛躍只有借助於唐人的智慧,朝廷的力量了。葉天衡是軍器監的大師傅,他的眼光會非常敏銳,不會看不透其中的好處,以他的影響力、號召力說不定能影響朝廷的決斷。要知道唐朝對科技非常重視,鋼鐵品質提升會使唐軍更加強悍,就憑這一點朝廷就會全力以赴了,陳晚榮這才特地提醒張德銘。

這話深得張德銘的贊同,在胸口拍拍,嗓門提得老高:「晚榮師傅說得太有道理了,憑我這點能耐,哪里能煉出好鋼。等我把再榮的劍處理好了,這就去給師傅說,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那你不是要趕到長安去了?」對鋼鐵這事陳晚榮很是急切,忙問道。

張德銘呵呵一笑:「晚榮師傅有所不知,我師傅年紀大了,早已致仕,回到咱們寧縣老家頤養天年。要不然,我哪能拜他老人家為師呢。」

張德銘一邊說話,一邊裝劍柄,急著去見葉天衡效率也就提高了許多,不多一會兒就把劍柄裝好了:「把劍磨磨就好了。」

陳再榮和他熟絡得緊,知道他現在的心思沒有用在這方面,笑著從他手里接過劍:「張師傅,磨劍我自己來,你有事先去忙你的事兒。」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劍,愛不釋手。

練劍的人哪會不懂得磨劍的技巧,陳再榮不僅會,而且造詣不低,經他磨出來的劍非常鋒利,張德銘也就順水推舟了,遞過現成的劍鞘:「那你小子自己動手了。」

「行,沒問題。」陳再榮接過劍鞘,還劍入鞘,掛在腰間,晃晃腰身,打量著腰間的佩劍,美滋滋的,明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