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睿宗的恩遇(1 / 2)

化工大唐 殷揚 2776 字 2020-07-01

第一七四章睿宗的恩遇

出了隴西,程曉天和費俊行率領的騎兵要去北地安頓,只能和陳晚榮他們分手。此次回長安,必然引起轟動,要是能參與其中,那是畢生的幸事。不過,程曉天和費俊行他們深知來年還有一場大戰,他們還需要去北地准備,連去長安獲得隆重禮遇的念頭都沒有動一下。

一路行來,百姓圍觀,歡呼聲不斷,齊聲頌揚。陳晚榮他們走到哪里,稱贊聲就跟到哪里,以英雄般的禮遇迎接陳晚榮他們。

陳晚榮他們是英雄沒錯,不過,如此禮遇仍是讓陳晚榮有些意外,要不是他們押著墀德祖贊君臣,相信百姓不會如此瘋狂。

離長安還有一百里的地方,陳晚榮遇到了歸途中最為隆重的迎接,因為睿宗派出的欽差到了,這欽差不是別人,正是段輝。

段輝帶著睿宗的口諭,一是要沿途官員以最高的禮節迎接陳晚榮他們,二是要段輝代表睿宗來迎接陳晚榮。

「陳晚榮率軍苦戰,建立奇勛,朕特派段輝迎接回朝。」這就是睿宗的口諭,指明道姓是迎接陳晚榮的。

陳晚榮知道他們這次回去,必然會受到隆重的接待,可是,睿宗指名道姓只說他,而不言別人,還是很意外。聽了睿宗的口諭,陳晚榮愣了愣,這才道:「段大人,你有沒有記錯?這是我們大家的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

段輝笑道:「陳將軍放心,我段輝別的本事沒有,這記性還過得去,不會記不住。皇上是說的你,沒有說別人。陳將軍放心,皇上賞罰分明,不會忘掉將士們的功勞。」

話都到這份上了,陳晚榮只得謝恩,和段輝匯合,向長安進發。

行到離長安差不多五十里的地方,只見前面人山人海。百姓夾道相迎,遠遠就歡呼聲響成一片。一路行來,百姓圍觀的事情發生很多,陳晚榮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如現在這么多的,還是第一遭遇到。

百姓之多,多到難以想象的程度,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頭,陳晚榮由不得很是詫異。

最讓陳晚榮想不到的是,這群人里不僅有竇懷貞、蕭至忠、吳兢這些朝中大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也趕了來,個個臉上帶著喜悅,裂著嘴直樂,好象大過年似的高興。

就連一向嚴肅的李隆基也是喜笑顏開,臉上泛著光輝。

陳晚榮帶著哥舒翰他們趕過去,飛身下馬,就要見禮。太平公主快步搶上來,一把拉住:「晚榮,你是大唐的功臣,這禮就免了。」

「公主,臣幸得皇上賞識,才能征戰吐蕃。天佑大唐,臣建尺寸之功,不敢言大功。」陳晚榮仍是堅持要行禮。

這時節,得保持謙遜,才不會授人以口實。要是稍有越軌舉動,日後會給人彈劾。陳晚榮不是從策略上考慮,而是他這人本身就很謙遜。

太平公主不住在陳晚榮手背上輕拍,笑得跟開心果似的:「晚榮,你立了大功,還能如此謙遜,難得!難得!」

陳晚榮謙遜一句,這才和李隆基見禮。李隆基還是那般穩重,雖是喜悅不禁,卻沒有如太平公主那般表現,只是揮揮手道:「免了。我是奉父皇之命,前來迎接你們。」

睿宗這恩遇真夠隆重的,派了他身邊最重要的段輝不說,還派來李隆基,陳晚榮還真是想不道:「謝皇上!謝太子!」

李隆基接著道:「你們活捉了墀德祖贊,建立奇功。父皇這不過是仿效當年太宗皇上故事罷了。當年,頡利可汗給押往長安,沿途百姓喜悅不禁,奔走相告。太宗皇上也曾派大臣前來迎接。」

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向突厥稱臣,換得邊境的短暫平靜。這雖是從策略上考慮,不得不進行的權宜之計,不過,這仍是奇恥大辱。

後來,唐太宗在玄武門事變後當上皇帝,根基還沒有穩固,頡利可汗提兵十萬進入關中,兵臨渭水,想搞權術欺詐,撈取好處。唐太宗臨危不亂,調兵遣將,擺出決戰架勢,頡利可汗這才不得不在訂結「便橋之盟」後退兵。

頡利可汗,突厥對於唐人來說,那是恥辱的代名詞。當頡利可汗給活捉的消息傳開後,唐朝舉國狂歡,百姓奔走相告。

唐太宗大受鼓舞,因為他滅了東突厥,不僅僅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還在於雪卻了稱臣、便橋訂盟的恥辱。

吐蕃滋擾唐境不斷,不過,吐蕃軍隊打不過唐軍,屢屢受挫,若是為害之烈,吐蕃遠遠不如突厥。再加上,吐蕃名義上還是對唐朝稱臣,接受唐朝皇帝的詔命。

按理說,墀德祖贊給活捉這事,睿宗雖然建立了大功業,不會如此隆重禮遇才對。睿宗之所以這么做,那是因為,墀德祖贊給活捉,吐蕃已經名存實亡了,這片土地是大唐的了。

這是開疆拓土,又不是一般的開拓疆土!因為,這是我們祖先奮斗了七百年的成果,其意義非常大,無論怎么贊譽都不為過。

自從漢宣帝對這里用兵以來,整整七百年過去了,沒有一支軍隊越過積石山,更沒有一支軍隊取得過如此重大的成就,而唐軍做到了。睿宗能不高興么?

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事,睿宗肯定是高興不已,隆重禮遇陳晚榮他們就在情理中了。

「謝皇上隆恩!」陳晚榮謝恩。

竇懷貞過來相見,指著路邊的百姓道:「陳將軍,你瞧瞧,這些百姓是從長安趕來的,為的就是一睹你陳將軍的風采。」

陳晚榮笑道:「過獎了,我沒什么好看的。他們是來看贊普的吧?」

「贊普要看,你也要看!」蕭至忠很是親熱的在陳晚榮肩頭拍拍。

和群臣一一見禮,等見到吳兢時,陳晚榮格外高興,一把拉住吳兢,笑道:「吳先生,好久不見了,這段時間過得可好?」

吳先生是兩人初見時的稱謂,陳晚榮和吳兢的關系非同一般,依然沿用這一稱呼。

在陳晚榮還是家徒四壁時,吳兢就很看重陳晚榮,現在,陳晚榮聲名鵲起,建立如此大功,他自然是高興得很:「還可以!不過,沒你的日子過得好!你率軍征戰,建立如此奇勛,這日子能不好么?」

陳晚榮眼睛一眨,在吳兢耳邊輕聲道:「我告訴你,我之所以能建功,是因為我有兩個好幫手,一個是哥舒翰,另一個是王忠嗣。」

沒說錯,炮兵能有今天,陳晚榮固然有功勞,哥舒翰和王忠嗣他們也是功不可沒。若是沒有哥舒翰的鼎力相助,炮兵不可能如此能打。

「謙虛了!謙虛了!」吳兢指著陳晚榮大笑起來。

就在陳晚榮和群臣見禮之際,哥舒翰、王忠嗣、王少華、劉福清他們忙著見禮。

哥舒翰這次立功不小,活捉大論是他的一功,還有擊潰桑旺一戰,為奪取怒江創造了條件,這些都是大功勞,太平公主對哥舒翰格外熱情。

這是一個即將升起的軍界明星,正是她努力爭取的對象,能不好些么?

李隆基對哥舒翰只是嘉勉幾句,其中有一句頗奈人尋味:「哥舒翰,你這次立功不小,以前,你就知道任俠使氣,徒使英才埋沒。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了。」

其余什么都沒有說,語意難定,讓人捉摸不透。哥舒翰道:「太子吩咐,臣不敢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