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東羅馬帝國的幻想(2 / 2)

化工大唐 殷揚 2760 字 2020-07-01

韓休也是贊成這說法,附和道:「言之成理!」

哥舒翰搖頭道:「二位大人過獎了!我現在倒是有些後悔了,當初,應該緩緩進軍,讓哈里發把他的軍隊集中到大馬士革來,我們好一鼓聚殲,省得分兵清剿這般麻煩。」

大馬士革的陷落對唐朝有百般好處,也有一弊。就是大食的軍隊沒有聚攏,沒有給殲滅,接下來就是分兵清剿的事了,這的確是一個麻煩。一個不好,會整出大事。

大食因為地域遼闊,戰略縱深足夠,即使把大馬士革拿下來,也不能說戰爭結束了,抵抗還會繼續,這是任何一個大國在滅亡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若是大食象東羅馬帝國那般,戰略縱深不夠,大馬士革拿下來,那么戰爭也就結束了。

這分兵清剿是一件大事,清剿得越徹底,唐朝在西域越能立足。若是不能清剿大食的殘余勢力,那么後果會非常嚴重,唐朝能不能在西域立足都是一個大問題。

哥舒翰接著道:「大馬士革給拿下來,固然讓人高興。由於拿下得太過迅速,大食的軍隊還有好多沒有殲滅,這埋下了隱患,你們以為該當如何處置?」

張九齡的卓越政才體現出來了:「我以為,就八個字:恩威並濟,軟硬兼施。大馬士革拿下來,對大唐是好事,這點可肯定!至於那些軍隊,可以分兵清剿。在清剿的同時,我們馬上得展開政務,要把大唐的新政推行開去。我們在呼羅珊推行新政是成功的,雖然時日比較短,效果還是不錯,當地的百姓歡迎大唐的新政。」

唐朝的社會制度比起大食要先進得多,只需要照搬過來,就足以讓大食境內的百姓歸心。

「百姓是水,軍隊是魚,要是沒有水,魚也得渴死!」張九齡最後道。

韓休贊成他的說法:「張大人所言極是。我以為,目下我們要做的事情不外兩樁,推行新政與清剿殘軍。要做這兩件事,就得有一個發號施令的地方,大唐應該在西域設立都護府。這事,可以上奏皇上,由皇上聖裁。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著手准備。」

陳晚榮大是贊成他的提議:「韓大人所言極是,我很贊同。放在大馬士革怎么樣?」

從地理位置來說,大馬士革略偏,巴格達是最好的,只是巴格達還是一個小鎮,還沒有建成大都市,只能放在大馬士革了。

哥舒翰他們表示贊同。張九齡把陳晚榮和哥舒翰打量一眼道:「不知二位誰坐鎮於此?」

既然要把都護府放在這里,陳晚榮和哥舒翰必然要有一個人在這里坐鎮,協調各方,哥舒翰和陳晚榮同時指著對方道:「他!」

哥舒翰馬上說出理由:「我是大帥,理應由我統軍北征。再說了,皇上給我們的任務,我們只完成一個,還有個東羅馬帝國沒有掃滅,我不去,誰去?」

陳晚榮反駁道:「你是大帥,理應留在這里坐鎮,東羅馬帝國交給我好了。」

「你是監軍,你不能去!」哥舒翰拿來出架勢來:「監軍無權調動軍隊,只是監督。」

正常情況下,哥舒翰的說法是得當的,可是,陳晚榮這個監軍與眾不同,他有權調動軍隊。陳晚榮馬上就道:「哥舒兄,這話就不對了。要是我不能調動軍隊,皇上為何要我率領援軍西來?我這個監軍不僅能調動軍隊,還能率軍打仗呢!」

這是實話,論打仗,陳晚榮不如哥舒翰,可也不會差到哪去,至少不是庸將,哥舒翰一時語塞。

張九齡打圓場道:「二位,議事要緊,不要作這些無用之爭。還是哥舒將軍留下來的好。大馬士革一下,大戰基本上沒有了,哥舒將軍留在這里坐鎮,為下一階段作戰做好准備。大食雖然沒有亡,也基本上是亡了。不過,大食太大,大唐不能馬上渡過地中海,進攻西羅馬帝國,得等大食的局勢穩定之後去了。」

這是必要的,不過,進攻西羅馬帝國是一件讓人向往的事情,哥舒翰有些心急的問道:「那得多少時間?」

「少則一兩年,多得三五年。」韓休略一沉吟,給出了答案。

象大食這么龐大的帝國,能在三五年內穩定下來,已經是一個奇跡了,不能要求得更多。哥舒翰雖是不願等待,也不得不贊同,只得道:「如此,我們就先等個三五年吧!清剿這事,我已經派人去了。」

指著地圖,哥舒翰詳細介紹起來:「這里,有麥加,先知的出生地,我估計這里應該是最難對付的,是以,我派了楊思勖將軍統兵五萬去清剿。」

麥加位於阿拉伯半島,地域非常遼闊,再加上是穆罕默德的家鄉,那里的伊斯蘭勢力不小,勢必有一場血戰。更重要的是,要想把這些死忠勢力清除,非得一個心性極硬之人去不可。在這些將領中,楊思勖的心性是最硬的,派他去再好不過了。

阿拉伯半島地域雖然遼闊,不過,由於大馬士革陷落,對大食的士氣打擊甚大,五萬唐軍可以解決問題了,眾人沒什么好擔憂的。

哥舒翰指著埃及道:「這里,高仙芝將軍率領兩萬軍隊前去了。羅馬帝國征服這里,不過幾千人就解決了,我們兩萬人不會出問題。」

高仙芝的軍事才干,不用懷疑,他去自然是讓人放心,陳晚榮他們不住點頭。

哥舒翰打量一眼陳晚榮,無奈的搖搖頭道:「北邊和東羅馬帝國接壤,我原本想我親自去,看來,便宜陳兄了。大食的土地,有好多是東羅馬帝國的,我估計,東羅馬帝國得到消息,必有風吹草動,也許他們妄圖想收回以前的土地。是以,往北收地得多帶點軍隊去,十萬應該是必須的。」

陳晚榮卻搖頭道:「哥舒兄,不需要這么多,五萬就夠了。東羅馬帝國不大,回旋余地小,我們應該趁這次北上收地的機會,把東羅馬帝國擊破。只要君士坦丁堡一陷落,東羅馬帝國也就滅了,不必象大食這般,還需要幾年時間來穩定局勢。

「君士坦丁堡是連結西方的咽喉,我們應該打造成一個可以使用的基地。我想請韓大人與我一道前去。到時,進攻西羅馬帝國,水路從埃及上船,渡過地中海,陸路從君士坦丁堡出發,兩路進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哥舒翰馬上表態支持:「構想不錯,就有勞韓大人了。」

韓休欣然道:「韓休能參與如此盛事,何其榮幸!」

哥舒翰眉頭一皺,問道:「陳兄,你帶五萬軍隊去,是不是有些少?東羅馬帝國的版圖雖然大不如以前了,回旋余地小,仍是千年古國,不可輕視。」

東羅馬帝國又叫拜占庭帝國,一再失地後,和現在的土耳其大小差不多,沒有戰略縱深,回旋余地太小了。只不過,當時的東羅馬帝國是羅馬人的後裔,而現在的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裔。

唐朝滅了突厥以後,突厥有一支叫做奧斯曼的部落不甘心臣服於唐朝,向西遷移。後來,這支突厥部落建立了著名的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沒落之後,就有了現在的土耳其,現在公認的,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後裔。

由於唐朝滅了土耳其人的祖先突厥,是以土耳其一直對中國不太友好,原因就在這里。

陳晚榮信心十足的道:「哥舒兄放心,有五萬足夠了!」

哥舒翰想了想,不再說。陳晚榮站起身道:「收地這事,事不宜遲,韓大人,我們這就出發吧。」

這事的確緊要,哥舒翰他們也不勸陳晚榮歇息,送他們出發。帶著五萬軍隊,陳晚榮離開大馬士革,向北行去,目標:東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