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梵音谷(17)(1 / 2)

她的確一直都很明白事理。為了拿到頻婆果花了這么大力氣吃了這么多苦頭,卻抵不過姬蘅在東華面前平平淡淡幾句話,她的心中不是沒有委屈。但又能夠如何,將心比心她也能夠理解,姬蘅既是東華的心上意中之人,加之這幾日二人間有一些未可解的矛盾,東華拿頻婆果去討姬蘅的開心,以此水到渠成地將二人的矛盾解一解,並不算過分。東華總還是顧全了她,去天後娘娘處捎帶來一籃子蟠桃給她,也算是很照顧她這個小輩。她的委屈其實沒有什么道理。

小燕曾說東華一向照顧她是想結交她這個朋友,是小燕高看了她,姬蘅說得很對,帝君只是一時寂寞了缺一個新鮮的玩伴。姬蘅說的話雖然直白,卻誠懇在理,她出於自尊心想反駁兩句都無從反駁。這一切似乎也驗證了帝君一直拿她來刺激姬蘅的推測,方才姬蘅說給她聽的那番話,要是帝君聽到了一定很高興吧。這么說起來,她作為推進他二人感情的一個道具也還算稱心好用。姬蘅說想同帝君長長久久,這不正是他心中所願嗎?要是他二人言歸於好,他應該也用不上她了吧?他自然要搬離疾風院回去同姬蘅雙宿雙棲,自然無須她一日三餐的伺候,自然也不會押著她在雪樁子上練功。這樣,其實挺好。

她不曉得自己將這一切想明白為什么會更加難過,冷風吹過來眯了眼睛,她抬起袖子揉了一揉,睜眼時卻感到百里冰原在眼中更加朦朧。

她在路邊落寞地坐了一會兒,待心緒慢慢沉定下來,又落到了頻婆果上。覺得還是應回疾風院一趟,為了這個果子她一路努力到如今,姬蘅雖不喜歡她不願將果子分給她,但求一求東華興許有用。東華要哄姬蘅,其實還有許多其他寶貝,但她救葉青緹非頻婆果不可。就算這些時日東華僅將自己當做一個取樂的新鮮玩伴,她自認自己這個玩伴做得還算稱職。如果他願意將果子分她一些,她可以繼續當他的玩伴,而且他讓她做什么,她就可以做什么。

雖然有一瞬間她覺得這樣想的自己太沒有自尊,但事到如今她也沒有別的辦法。如果哭著求東華施舍,他就能將頻婆果送給她,她會毫不猶豫拽著他的衣袖哭給他看,但東華大約不會在乎她的眼淚吧,除了他願意在意的為數不多之人,其他人如何對他而言又有什么干系,就像他將頻婆果隨意給了姬蘅,想必給的時候並未在乎過自己的誠意和努力。在這些方面,她太了解東華了。

良久,她擦了擦眼睛,起身向疾風院走去,路上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

疾風院院門大敞,鳳九在院門口對著一澗清清溪流略整衣袍,水流中瞧見自己雙眼眼角微有泛紅,又在溪邊刨了兩個雪團閉眼冰敷了片刻,再對著溪流臨照半日,確保沒有一絲不妥帖方轉身投入院中。院中靜極,水塘中依稀浮有幾片殘荷,往常這個時候東華要么在後院養神要么在荷塘邊垂釣。她深吸一口氣正打算邁步向後院,卻瞧見一襲墨藍色的衣袍自月亮門中翩翩而出,小燕隨手撩開月亮門上垂落的一束綠藤,看向她有些驚訝,但未及說話她已先問道:「帝君在里頭嗎?」

「帝君不在里頭,」小燕皺眉瓮聲瓮氣道:「你回來慢了三四步,冰塊臉剛抱著一只受傷的靈狐回九重天找葯君了。」皺眉道,「據說自青梅塢回來的半途,冰塊臉撿到這只靈狐,已經傷得奄奄一息。冰塊臉輸了點兒仙力先將它一條命保著,又喂了顆仙丹便抱著它去九重天了。依老子看,冰塊臉並不像是個這么有善心的,可能覺得同他當年走失的那只狐長得像,所以突然激發了一點兒慈悲吧。」恨恨道,「這么微末的一點兒慈悲倒是將姬蘅誆得十分感動,若不是她修為不到境界不能隨著他出谷,怕早跟了上去。」郁悶道,「姬蘅去送他了,老子不是很想看到冰塊臉所以沒去,在這里等你回來帶你吃酒。」又道,「依老子看,冰塊臉沒有三四日大約回不來,你找他有急事嗎?」話說到此突然一驚道,「冰塊臉似乎……在這里的事情已辦完了,說不定他就此不回來了?」他絮絮叨叨如此一長段,鳳九像是沒有聽到他後頭的疑問,怔怔問道:「你是說,帝君即便回來,也還要三四日嗎?」

三四日,委實長了些。她曾聽萌少提起過宮中摘取頻婆果的規矩,因此樹可說是天生天養的神樹,如東海瀛洲的神芝草當年有混沌窮奇饕餮等凶獸守護一般,此樹亦有華表中的巨蟒日夜相護。摘果前須君王以指血滴入華表中的蛇腹,待一日一夜後巨蟒沉睡,方能近樹摘果。正因如此,一向來說宗學的競技賽後女君當夜會以指血滴入蛇腹中,待第二夜同一時辰再前來取果。

明天夜里或者至多後天,這枚果子就會被送到姬蘅手中。

求東華的這條路,似乎也是走不通。

還有什么辦法?或者應該試著去求一求姬蘅?想到這里,她突然有些發怔,連這樣自取其辱的想法都冒出來,看來果真已走投無路。求一求東華,也許東華覺得她可憐願意將果子分她一些,她感覺他其實也不討厭她。但求姬蘅,無論如何哀求她定然不會給她,自己是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她已說得非常明白。若她只是只單純的小狐狸,存個萬一的僥幸丟丟這種臉面也沒有什么,但她是青丘的帝姬、東荒的女君,將青丘的臉面送上門去給人辱沒,這種事情她還是做不出來。與其這樣,不如拼一拼趁著頻婆果還未被摘取,闖入解憂泉中碰碰運氣。這個念頭蹦入腦海,她一瞬豁然,萬不得已時,這,其實也是一條明路,而此時已到了萬不得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