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落日(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2022 字 2020-07-03

雖然百姓的日子依舊不好過,但太平總比戰亂好。

後世有句話,寧為太平犬,不為離亂人,戰火紛飛的南北朝時期,江南百姓能有差不多五十年的太平日子過,也算是老皇帝做的一件大善事。

現在,老皇帝能體面的離開人世,算是善始善終。

然而,蕭衍這一走,把一個爛攤子留給新君,新君能否收拾好這爛攤子,誰也不知道。

因為這爛攤子真的很爛,既有兄弟鬩牆、宗室內訌(必然會發生的事),也有朝廷威信大跌、地方豪強蠢蠢欲動,還有強敵在外虎視眈眈。

積累了將近五十年的國內矛盾,被侯景引爆了一些,但更多的矛盾,必然隨著老皇帝的去世而爆發。

內憂外患,新君能否解決各種問題,很多人並不看好,因為新君似乎優柔寡斷,也許能守成,但似乎無法力挽狂瀾。

所以,野心家的野心會迅速膨脹,當無數人都開始打御座的主意時,坐在御座上的新君,必然會焦頭爛額。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灑在地上,李笠看著地上新鋪設的簡易軌道,又看看四周正在重建的建築,以及忙碌的身影,憧憬著未來。

鑄鐵鐵軌,制作簡單,單個鐵軌尺寸不算長,拼接起來很方便,形成簡易軌道後,可以實現簡單的軌道運輸,使得東冶內的物資輸送能力大幅增強。

還能以此建起各種「軌道車」,譬如移動式起重機(人力)等等,輔助各類建築物的修建。

東冶正在恢復生產,速度很快,這都得益於東冶令李笠的一些奇思妙想,他看著落日,聽著鍾聲,感慨萬千。

他親眼看見建康的繁華,見到了蕭衍本人,再無遺憾。

蕭衍去世,一個時代結束了,舊時代如同落日,消失在地平線那一頭,新時代,即將如朝陽,冉冉升起。

只是,這朝陽晨曦必然是紅色的,血紅的紅,將整個天空染紅。

而這血紅何時會消散,沒人知道。

。。。。。。

荊州江陵,湘東王府一片縞素,因為不久前有台使抵達,帶來噩耗:天子崩。

此時,湘東王正率領家眷、王府佐官祭拜大行皇帝,匆匆而來的雍州刺史張纘(未上任),此刻在隔壁小廳等候。

雖然也穿孝服,卻面有喜色。

張纘出身范陽張氏,為國朝外戚,又娶公主,是駙馬都尉,如今天子大行,他卻頗為激動。

因為一會要向湘東王進言,以便拿下河東王、岳陽王兄弟,張纘自然心情不錯。

夕陽西下,張纘看著灑在院子里的夕陽余暉,琢磨著計策。

太清元年,時任湘州刺史的張纘,要轉任雍州刺史,前來上任的新任湘州刺史,是河東王蕭譽。

而即將卸任雍州刺史的,是岳陽王蕭詧,河東王和岳陽王是兄弟,為昭明太子之子。

當時,抵達湘州州治臨湘的蕭譽,在張纘看來年少輕狂,對自己極其不敬,所以沒給對方好臉色。

未曾料這河東王和他對著干,故意不交接州務,讓他無法卸任,離開湘州到雍州上任。

河東王硬是拖了半年,導致張纘一直待在臨湘,他正要將此事啟奏天子,結果,侯景作亂,渡江,攻入建康。

消息傳來,河東王更加有恃無恐,竟然把張纘軟禁起來,張纘判定此人要害他,於是設法逃了出來,逃到荊州江陵。

張纘和荊州刺史、湘東王關系不錯,湘東王派人護送張纘去雍州接任,結果到了襄陽,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百般推脫,就是不交接州務。

又把他軟禁起來。

張纘年輕時就有輕狂之名,從來不吃虧,河東王、岳陽王兄弟如此對他,將他徹底激怒。

怒火中燒的張纘,判定這倆兄弟圖謀不軌:做兄長的接任湘州刺史,故意不讓他走,以便弟弟賴在雍州不走。

台城被圍,這倆兄弟就起了心思,要害他性命,然後理所當然占據湘州、雍州,渾水摸魚,以有所圖。

圖的什么?當然是皇位,不過首先圖的是荊州之地。

台城被圍,外鎮宗王紛紛聚集兵馬,入京救援,但是,河東王、岳陽王兩兄弟帶兵出動後,走不遠就停下了,正好把也要率軍救援台城的湘東王南北夾擊。

荊州在中間,雍州在北,湘州在南,這兩兄弟想干什么,再明顯不過。

與此同時,鎮守長江峽口的信州刺史、桂陽王蕭慥,也和這兩兄弟暗中勾結,趁著湘東王帶兵東出之際,滯留江陵,意圖不軌。

所幸,從雍州逃回江陵的張纘識破這三人奸計,前不久,派人向湘東王告警,湘東王舍棄輜重,率兵連夜抄近路趕回江陵,將桂陽王蕭慥拿下。

而河東王、岳陽王兩兄弟隨後撤軍。

這兄弟二人的動機,在明顯不過,河東王、岳陽王因為當年儲君之位「兄終弟及」,於是心懷怨恨,想趁著侯景作亂,奪取荊州,占據上游之地。

如今天子大行,這兄弟倆沒了依靠,張纘認為正是斬草除根的好機會。

否則,兄弟倆必然會興風作浪,夾擊荊州,以為謀逆之資。

畢竟當年,天子就是在雍州刺史任上,揮師南下,奪取荊州,然後集結兵力順流而下,攻入建康,改朝換代。

現在,張纘要勸湘東王先發制人,將兩個禍害拿下。

一會,祭拜結束,張纘轉入精舍,見到湘東王,開門見山:

「大王!如前所說,河東王、岳陽王兄弟圖謀不軌,反跡已現,須當機立斷,為新君分憂!」

「尤其岳陽王,占據雍州,和宇文氏毗鄰,一旦引狼入室,必然禍亂江沔,屆時大王悔之晚矣!」

「我有一計,可取襄陽,令岳陽王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