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其人其事(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1861 字 2020-11-04

朝廷收不了奸商的稅,彭城公,就一定能讓這些奸商老老實實交稅!

這是禁軍將士們的心聲,看著緩緩走過的彭城公,心中只有敬仰之情。

無數人目送著李笠走過東掖門,直到其背影消失,東掖門才重新「熱鬧」起來,竊竊私語重回。

許多人對即將實行的新稅制,充滿期盼:真想看看彭城公,要如何收拾那幫奸商!

。。。。。。

當李笠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時,東堂內的氣氛為之一凝,宰輔們都看著門口,看著這個身材魁梧的武官。

武人特有的氣質,以及李笠那自信的眼神,讓諸位大臣忽然覺得有些心悸。

眼前仿佛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出鞘那一瞬間閃爍的光芒,讓人心悸不已。

李笠光是站著不動,就有蓄勢待發的氣勢,讓人覺得有些不舒服,仿佛危險下一刻就要到來。

寶劍有雙刃,既能殺敵,也可能砍傷自己。

那么,要什么樣的持劍人,才能把李笠這柄鋒利的寶劍用好?

大臣們心中閃過這個念頭,尚書侍郎王褒,想著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大量糧食,對李笠的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居然可以繞過朝廷,自己解決調糧問題,一夜之間,讓建康城里那些囤糧豪商傾家盪產。

你...你到底還有多大本事沒使出來?

這些糧食,莫非是你早就囤著的?

你大規模囤糧想干什么?

王褒愈發覺得李笠與眾不同,並不是單純的粗鄙武人,

向來不喜武人的湘東王蕭繹,一只獨眼盯著李笠,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

十幾年前,他任江州刺史,王府諮議參軍徐君蒨,從鄱陽帶回來一個魚梁吏,說此人頗有意思,可陪伴世子左右。

那時,李笠給他的印象是平平無奇,只是未曾料,十幾年過去,昔日的魚梁小吏,已然成了常勝將軍、坐鎮一方的虎臣。

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別的地方,似乎就沒有人是李笠的對手。

上首,特地到東堂召見李笠的太後,看著眼前這位氣勢驚人的將軍,想起建康糧價大降的事實,忽然覺得信心大增:

看來,讓你回京任職是對的!

李笠向太後行禮,得賜座,又聽太後質詢,便向太後和諸位宰輔講起此次平抑糧價的內幕。

其實太後和宰輔們想知道的是,李笠從哪里調來這么多糧食?

這一點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李笠緩緩說著:「此次,官府要平抑糧價的對手,無非兩類人,一是行商,二是坐賈。」

「他們對朝廷要行的新稅制不理解,於是做了糊塗事...」

李笠用詞謹慎,不會提什么「豪商受人指使」,盡可能淡化此次交鋒中的權力斗爭因素,避免授人以柄。

具體細節,也不會說得太細,一來太後和大臣們沒那么多時間聽,二來他不想把自己的人脈暴露太過。

「行商,在外地囤積余糧,坐賈,在建康城里大量收購糧食,導致本不該出現的糧荒,在建康出現了。」

「解決的辦法,當然就只能調糧,可糧食都在商賈手中,微臣變不出來。」

這是李笠一定要強調的事實:他真的沒辦法變出大量糧食,因為他沒有暗地里大規模囤糧。

「思來想去,也只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利,坐賈們拎不清,微臣便讓人去找行商談。」

「微臣在鄱陽、徐州任上,前後都組織商賈到嶺表廣州、交州販賣貨物,以貨殖盈利增補官府開支,所以在廣州、交州有些商賈做幫手。」

「趁著開春,海外蕃商舶來香葯,便在廣州、交州用大量燒酒與其貿易,然後用香葯作為籌碼,和那些囤糧觀望的行商做交易。」

「所以,微臣調來的大量糧食,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這些糧食本來就該銷往建康,只是被不明真相的行商們捂著,暫時滯留外地罷了。」

「微臣,只是從他們手中購入這些糧食,再運往建康而已。」

原來如此,太後和眾臣點點頭,心中疑惑得了解答。

也放了心。

如果李笠真的有本事「憑空」變出來那么多糧食,這就意味著李笠暗中囤積了許多糧食,隨時可以造反。

現在看來,還是靠著經商的手段,和奸商們斗智斗勇。

蕭繹看著李笠,想問幾個問題,因為對方明顯回避了一些細節。

甚至最關鍵的一點: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讓那些囤糧的豪商配合行事的同時,又不往建康通風報信?

或者,你提前往廣州運燒酒,莫不是就是在回京之前,便給京城里的奸商下了套?

不過他還是沒問,因為沒必要,即便問了,李笠也不會老實回答。

太後看著李笠,想著這段時間,她每次召見李笠詢問糧價一事,李笠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愈發覺得信心滿滿。

朝廷缺辦實事的人,尤其缺敢大刀闊斧改革弊政、不怕得罪權貴的能人。

現在看來,李笠能夠勝任這一人人不敢接的重任。

有一次,她聽蕭大器提起李笠,說這是先帝(蕭綱)留給他的棟梁之臣,可當大任。

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太後再次看向李笠,忽然問:「聽聞彭城公長女,已近待嫁年紀了?」

這一問,大臣們悚然動容,然後齊刷刷看向李笠,心中驚疑:不,不會吧!!

李笠也被這一問問得毛骨悚然,心中震驚:你、你、你想干什么?

卻只能老實回答:「小女確實已近待嫁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