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漣漪(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2150 字 2020-11-28

自泰安五銖、泰安通寶「落戶」建康,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新幣站穩腳跟後,如同落入湖中的石塊,在水面激起一陣漣漪。

現在,經曲阿往返三吳地區和建康的貨物,同比去年,增加了三成,而且漲幅明顯,還在增加。

方山津稅關的統計結果,也證實這一情況。

這其中,從三吳前往建康的貨物,占了六成,從建康前往三吳的貨物,占了四成。

所以,出了什么事?

稅署吏員向胡煒介紹起調查結果。

先說事實:建康實行「足陌」交易之後,相比三吳地區,同樣的五銖錢,在建康貶值了。

因為八十文錢,在短陌的三吳地區可以當做一百文花(八十文為一陌),而在建康城里,八十文就只是八十文。

雖然回歸了准確的幣值,但足陌的建康城里,銅錢比起其他短陌地區的銅錢,就是貶值了。

錢貶值,物價自然就漲,此為「錢賤物貴」。

而泰安通寶的使用,也導致建康城內物價上漲。

因為稅收帶來的成本,無法通過對「陌」的消減進行分擔,自然就全加到價格上,物價焉能不漲?

建康是明顯的「錢賤物貴」,周邊地區相比之下,當然就是「錢貴物賤」。

於是,價格差出現,商賈們活躍起來。

吏員說完事實,分析曲阿貨物流通量明顯增加的原因:

第一,當相鄰的兩個地區,錢的貴賤分明時,錢會往「錢貴」的地方跑。

第二,當相鄰的兩個地區,物的貴賤分明時,物必然往「物貴」的地方跑。

於是,大量銅錢涌向三吳地區,被行商用於購入大量當地土產,運到建康銷售。

所以,由三吳運往建康的物資(主要是農產品),同比去年,增加很多。

不僅如此,長江上游地區,江、郢、荊、湘等地,因為短陌現象更嚴重,所以同比去年,有更多的物資向建康流動。

而建康最近一兩年開辦的大量作場,生產出來的大量手工業制品,因為建康足陌、三吳短陌的緣由,出現了極其特別的降價情況。

吏員舉了個例子:「建康作場,有某制品,價格是一百文,城里百姓要買,得花一百文,因為是足陌嘛。」

「同樣的制品,運到三吳的會稽,且不說長途運輸的成本和漲價,就說原價,當地百姓花八十文就能買到,因為當地是短陌,八十文當一百文花。」

「所以,因為建康錢賤物貴、三吳會稽錢貴物賤,建康的手工業制品,在會稽的銷路會增加,因為實際上這制品在會稽是降價了。」

「於是,建康發往三吳的貨物增多,其中大多數是手工業制品,才有了曲阿這里貨物流通數量明顯增加的結果。」

聽到這里,胡煒心中一動,想起彭城公說的一段話:

貨幣適當貶值,有利於擴大出口,對制造業有利。

他不動聲色,繼續聽,吏員繼續說。

因為建康相對於其他地方,錢賤、物貴,所以各地商賈就不斷往返於兩地,來個錢生錢。

商賈張三,在建康購入大量鐵鍋、玻璃器等手工業制品,運往三吳銷售,然後在當地購入大量土特產(農產品等),運往建康出售。

來回都能賺額外的利潤,往返越快,利潤增加得越快。

所以,建康的作場根本就不怕生產出來的產品滯銷,就連排污嚴重的大量新開造紙作場,也日夜生產。

由於行商們販來上游和江北淮南的大量竹子,使得造紙作場不缺原料,紙(竹紙)產量大幅增加。

雖然因為足陌、短陌的價格差,導致作場制品的利潤下降,但是銷量增加後,薄利多銷之際,還是有得賺。

所以,各作場開始持續招工,這使得建康城里大量百姓有了不錯的選擇:可以去作場做工掙錢。

而各地大量物資涌入建康,使得原本開始上漲的物價開始下降,許多日用品的價格,明顯回落。

但是,嚴格實行足陌交易的建康,依舊「錢賤」,和周邊短陌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錢賤和錢貴之間形成的價格差,使得行商將各地產出販到建康銷售時,依舊能獲取不錯的利潤。

所以,依舊有大量物資向建康涌去,同比去年,建康東西二津的過關貨物數量,明顯增加。

貨物流通數量增加,意味著貿易活躍,以征收商稅為目的的總稅司各稅署,收上來的商稅,自然也比去年同期要明顯增多。

但是,泰安通寶的推廣,除了建康、鄱陽、寒山之外,很不理想。

因為各地有短陌交易的慣例,對足陌的建康有價格差可以牟利,所以各地商賈對實行足陌交易的意願很低。

尋常百姓,更是不相信泰安通寶這種直百錢的信用,加上官府不強制使用,所以能不碰就不碰。

總稅司開設稅署的地方,雖然稅關及其管轄的交易市場、市集,承擔了泰安通寶的兌換業務,但主動來兌換泰安通寶使用的人,只有商賈,且數量不多。

當然,在強制執行足陌交易的建康、饒州鄱陽、徐州寒山,泰安通寶和泰安五銖,很快就站穩了腳跟。

「這都得益於稅署對貨物流通以及城內交易的絕對控制。」吏員贊嘆著,也是自豪,「不認可泰安通寶,就別想做買賣!」

胡煒點點頭,看著眼前繁忙的運瀆,若有所思。

一如彭城公所判斷的那樣,足陌的建康和短陌的周邊地區之間,形成了價格差,這對於建康城內的工商業發展來說,是很關鍵的。

建康城里,居住著大量百姓,這些人無田可種,只能在城里出賣勞動力,換取微薄的收入來養家糊口。

如果建康城里的工商業發展起來,將大量城內居民吸納到「制造業」中去,局面會不一樣。

胡煒總是聽彭城公說什么「實業興國」、「高利貸誤國」,知道彭城公要制造業發展,讓百姓靠著在作場干活,就能實現收入增加。

這就意味著百萬人口的建康,自己也會形成一個「優質市場」,進一步促進工商業發展。

而幣制的變動,使得短陌地區可以靠著價格差,往足陌建康銷售大量農產品、原材料獲利。

這就是在割建康的「韭菜」?

胡煒想到了彭城公的「戰術」:

足陌的建康,靠著「錢賤」的優勢,擴大制造業的產品「出口」,用手工業制品的對外銷售,反過來割短陌地區的「韭菜」。

至於泰安通寶能不能盡快被百姓接受...無所謂,愛用就用,不想用,官府也不會逼著用。

然而,錢賤就能割別人的「韭菜」?

胡煒覺得這不是彭城公白日做夢,因為足陌的鄱陽和寒山,真的已經在割周邊地區得「韭菜」了。

幣制變動引起的漣漪,或許真的就能變成洶涌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