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車之鑒(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1808 字 2021-02-24

反正時間在他這邊,沒必要急。

父子倆又說了一些事,李時問:「父親,接下來,草原這邊,怎么辦?難道要扶持那些參戰的部落,在草原上壯大么?」

李笠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有沒有聽過《阿那瓌》這首歌?」

「沒有。」李時搖搖頭,他知道阿那瓌是柔然可汗,而阿那瓌被突厥打得兵敗身亡後,柔然汗國沒幾年就滅亡了。

李笠笑起來:「你沒聽過也正常,畢竟,這是五十年前的洛陽民歌。」

說完,他唱起來:「聞有匈奴主,雜騎起塵埃,列觀長平坂,驅馬渭橋來。」

唱完後,李笠講解這首歌的由來。

五十年前,元魏正光元年,魏國的心腹大患柔然汗國出事了,可汗郁久閭丑奴被殺,而可汗的弟弟、兒子和宗室為了奪位,爆發戰爭。

丑奴的一個弟弟郁久閭阿那瓌,在內訌中敗北,倉皇南下,投奔魏國。

魏廷對此很重視,隆重迎接這位「柔然王子」入京。

阿那瓌抵達洛陽時,官方的迎接場面極為盛大,引發全城轟動。

洛陽百姓紛紛涌上街頭,圍觀入城的「柔然王子」。

當時就出現了一首詩歌《阿那瓌》,描寫這番盛況。

次年,其族兄郁久閭婆羅門在內戰中獲勝,成為可汗,卻被高車所敗,走投無路,也來投靠魏國。

於是,柔然貴族們迎接阿那瓌回國做可汗。

魏國樂見這個受了自己恩情的「柔然王子」回國繼位,於是,阿那瓌回國,成了柔然可汗。

不僅如此,魏國還大力資助阿那瓌,贈送各類兵器、衣物、馬駝、牛、羊,還有大量糧食,以及糧食種子,協助阿那瓌坐穩可汗之位。

又擊敗試圖叛逃、自立的婆羅門,為阿那瓌除去心腹之患。

正光四年,柔然國內發生飢荒,阿那瓌率眾南下,到魏國邊境「逃荒」、「就食」。

魏帝不顧大臣勸諫,允許阿那瓌率眾駐扎在北境六鎮的柔玄、懷荒二鎮之間。

又派宗王元孚出使,安撫阿那瓌。

結果,元孚被阿那瓌軟禁,隨後,柔然大軍呼嘯南下,大肆搶劫,直達平城。

魏帝隨後派大軍討伐,柔然人帶著搶來的糧食、財物、牲畜、人口北歸,一溜煙跑了三千里,導致魏軍無功而返。

魏國邊境遭此大難,愈發凋零,而本就生活困苦的六鎮軍民,受此劫難,難以為繼。

柔然國內的飢荒是因為氣候引起,六鎮地區自然也受影響,窮苦軍民家中糧食不夠吃了。

而朝廷不體恤,鎮將又不開倉放糧救濟軍民,甚至激化矛盾,導致叛亂爆發,進而引發六鎮之亂。

六鎮之亂又引爆了魏國的國內矛盾,導致國運終結,走向末路。

從阿那瓌逃入魏國得禮遇,到阿那瓌得魏國協助回國當可汗,坐穩可汗之位,再到阿那瓌恩將仇報,這就是活脫脫一個「忘恩負義」的故事。

「你覺得,阿那瓌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么?」李笠問,李時有些遲疑,沒有立刻點頭。

「你遲疑,是因為想到了更多、更深的原因,對吧。」李笠又問,李時點點頭。

李笠見兒子進步明顯,很高興:「你要記住,無論是皇帝還是可汗,坐上這個位置的人,其在國務上的個人意志,必將為座位的意志所取代。」

「草原上的單於,可汗,他們的意志是什么?是為汗國大小貴族,以及各大部落,爭取生存資源,那么生存資源在哪里?」

「在敵對部落,而搶完了敵對部落,或者吸納了敵對部落,接下來,生存資源在哪里?在南邊。」

「一個人只要當上了單於、可汗,就必須化身頭狼,帶領群狼南下,捕食那些中原肥羊,這樣才能籠絡群狼之心。」

「誰敢說我們不要吃羊,要和羊做朋友,誰就是狼群的敵人,要么滾蛋要么死!」

李笠的聲音陡然增大:「一只狼,到羊圈里生活,可以被牧羊人馴化為狗,與牧羊人以及羊和睦相處。」

「可當這條狗離開羊圈,回到草原上,回到狼群中,成了頭狼,那么,他要是不想死,就一定得變回狼,帶著狼群,咬死牧羊人,攻入羊圈!」

「這個過程當中,狗知不知道感恩,有無良心,沒有任何意義,既然成了頭狼就必須帶著狼咬死牧羊人、攻破羊圈吃羊。」

「無論牧羊人派哪只溫順的狗去狼群里當頭狼,結果都是一樣的。」

李時明白父親的意思了,今日,父親招待的那些部落酋長,表現得極其謙卑、忠心。

但不管他們再怎么忠心,表現再怎么可靠,一旦朝廷如當年魏國扶持阿那瓌那樣,從這些酋長之中選一個出來,扶持為草原可汗,對方羽翼一成,必然反噬。

這和個人的道德品質無關,只要這個人想坐穩可汗的位置,就必須反噬。

無法給各大部落、貴族們獲取足夠利益的可汗,要么滾蛋,要么死。

「前車之鑒,我們不能重蹈覆轍。」李笠做了收尾,「但是,現在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統一中原。」

「之後,才能全力對外出擊,主次一定要分清楚。」

「兩件事不能同時做,而統一天下,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時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想不通:「父親,那將來,草原這邊,該怎么辦?總不能走老路吧?」

「當然有辦法。」李笠笑起來,卻不打算說出答案,指了指腦袋:「動腦筋,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