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木生火(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1743 字 2021-03-10

雨聲很大,所以教員說話幾乎是吼:

「夏季在山區行軍,極易遇到暴雨過後河水暴漲的情況,所以無論是行軍、扎營還是搭橋,都要考慮大水...」

「浮橋倒是可以隨著水位上漲而上升,但浮筒或簡易木船做起來麻煩,直接伐木搭橋,也能更好地讓重車通過....」

學生們聽著教員的講述,目光卻聚集在河中一處便橋上。

那便橋的結構,他們認得,是典型的「重載橋」:

橋面下的支撐結構是「人字形」,橋面上又有桁架,能夠強化橋身,以便通行載重量極大的車輛。

而此刻,就有沉重的軍械車在過橋,馬夫奮力驅趕著拉車的馬,後面,又有兵卒奮力推車。

車走在便橋上,橋身似乎為之下墜,或者,是大伙看花眼了?

學生們看著這些車過橋,有些提心吊膽,幾乎連呼吸都慢了許多、輕了許多,生怕自己呼吸的動靜太大,把橋給弄塌了。

這些馬車,裝的是某種大型軍械,連同其「彈葯」,每一輛車的分量都很重,所以運輸不易,行進速度很慢。

加上夏季行軍,山區經常下雨,所以這一路過來,運輸隊可是吃了不少苦頭,交通調動也讓人勞神,他們現場實習,體會很大。

但只要將這些軍械運出群山,進入山那邊的河東地界,吃苦頭的,就會是敵人。

聽講的學生之中,王頍沒有看軍械車過橋,而是看著河水發愣。

夏季作戰,降雨是個問題,尤其山區行軍,十分麻煩,因為雨來得快,又容易發大水,走在河谷里的軍隊,一旦遇到山洪暴發,很難躲得掉。

「太行南道行軍」翻越太行山去河東,遇到降雨,行軍速度必然大受影響,這是戰前就考慮到的。

所以,他兄長指揮的「太行北道行軍」,想來此時行軍也不易。

但是,因為戰前做好了充分的謀劃,參謀們把各種情況都考慮到了,所以,各行軍的准備都很充分。

眼前這幾道便橋,搭建時就考慮了暴雨過後河水暴漲的問題,所以用料十足,且搭得較高,短期內不怕洪水沖斷。

正思索間,忽然刺耳的號角聲響起,眾人循聲望去,卻見陭氏關處沸騰起來,有不少兵卒跑出來,跑向河邊。

「敵襲,敵襲!!下游方向,西岸!!」

呼喊聲中,人們發現過河便橋下游不遠處的山林里,有大量人影出現。

尖銳的哨聲響起,守衛便橋的衛兵們,紛紛涌向臨時搭建的「橋頭堡」處,准備抵御來犯之敵。

因為布置得當,便橋兩側本就有兵卒守衛,所以即便事發突然,迎戰也並不倉促。

且分工明確:該過河的過河,該迎戰的迎戰。

軍校生們在教員的帶領下,也進入一處橋頭堡,拿起武器,准備迎戰。

這里搭著簡易雨棚,但擋不全,許多兵都冒著雨備戰。

雨天弓箭不好使,所以短兵相接難以避免,軍校生們握著短矛和佩刀、盾牌,如同即將出擊的獵犬,看著撲來的獵物,一個個興奮不已。

要殺人...要打仗了,可不得拉胯呀!!

「敵人真是不要命啊,下大雨也翻山來偷襲!」有學生激動的說,其他人同樣激動不已:「當然了,換作我們也是要偷襲的。」

「可惜,我軍早有准備,他們注定白來一趟!」

王頍卻看向旁邊,那里有兵卒轉動簡易炮架,將搭著的木炮對准來犯之敵。

他饒有趣味的看著這些兵,從木炮的前端裝填「發射葯」和圓球狀「彈丸」。

准備好後,點燃木炮尾端露出來的引信,而來犯之敵,距離便橋已經不到百步,一個個嚎叫著前進,如同見了肥肉的狼群。

「捂住耳朵,張開嘴巴!!!」

兵卒們喊起來,軍校生們照做,須臾,木炮前端綻放出火光。

沿著河道跑來的敵人人群中,忽然缺了一角,其沖鋒勢頭,為之一凝。

隨後,其他橋頭堡處也有火光閃爍,一門門木炮綻放著火光,將來犯之敵瞬間打得支離破碎。

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生火,誰能想到,官軍木炮放出的火光,威力如此驚人?

雨繼續下,過河的隊伍繼續過河,仿佛方才的一場襲擊,從來沒有發生過。

王頍看著那沉重的軍械車平安過橋,松了口氣,整個戰役的難度,在於雨季時,兵馬盡快翻越太行山,並把軍械盡快運過去。

只要能把軍械運到西邊,仗就好打了。

因為對方想要堵口,根本就堵不住。

忽然間,頭頂炸響驚雷,王頍抬頭看天,卻見一道強烈的閃電落下,命中附近山頭。

他想起雷雨時行軍避雨的要點,隨後,看向旁邊。

旁邊山坡上,已經特意豎起了避雷針,孤零零的立著,其真正作用就是「引雷」,免得過河的隊伍或守軍被雷劈。

但王頍的注意力,在身邊那幾個操作木炮的兵身上。

這幾個兵,身著鎧甲,頭戴「漏斗盔」,盔上那尖尖的細桿,看上去....

其他幾個軍校生,也意識到這一點,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往外挪。

這鬼天氣,帶這種頭盔,怕不是要招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