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千億投資(1 / 2)

官場先鋒 岑寨散人 1599 字 2020-07-04

「更沒接觸,據說背景在京都,」方晟想了想,「對了,上次指使審計廳查怡冠公司,劍指發改委姜主任和何省長,據說與他有關。」

誰叫董學平欲對愛妮婭不利呢?趁機陰他一道。

接下來於道明逐個詢問省委常委成員,不管方晟是否認識,傳聞也好,風評也罷,每個人總得說個三五句話。提到黃中將時於道明意味深長一笑,說這位不提了,不提了。倒把方晟鬧個大紅臉。

喝了會兒茶稍作休息,於道明又問:「何世風關於沿海大開發的思路,你覺得要可行性如何?」

雙江省沿海大開發方案報到京都後,引發空前激烈的爭論,重點不在於是否開發,而是正府有沒有必要投入數千億為沿海省份錦上添花!

在財政資金使用問題上,京都歷來分成態度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必須加速沿海地區經濟開發,發展高尖新技術和金融產業,力爭短期趕超歐美發達地區;另一派認為錢要用在最需要資金的邊遠偏遠省份,大力發展礦業、交通和旅游,全面提高貧困地區特別是山區的生活水平。

應該說兩派的觀點都不錯。中國地域遼闊,資源分布不均,經濟發展參差不齊,本著全國一盤棋的思路,孰輕孰重,側重點放在哪一邊,一直是擺在當局者面前的難題。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高層提出改革開放初期,出於樹立標桿示范的想法,讓珠三角和長三角等沿海城市沖在前沿;九十年代起實現以點帶面,確實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如今業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幾條經濟帶,但沿海與內地、東部與西部落差越來越大,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匯集全國最精英的人才、最雄厚的資金、最優勢的政策,虹吸效應愈發明顯。

近幾年來采取的策略是,拿發達地區上繳財政貼補落後地區,出錢的一方心甘情願,拿錢的一方心安理得,彼此相安無事。

不過涉及到項目建設資金,又免不了明爭暗斗。總蛋糕是確定的,劃給誰、誰的份額大,誰就得利。拿國家的錢上項目,出了問題財政兜底,不用地方彌補損失,有政績卻能算到自己頭上,這種美事哪個不削尖了腦袋想辦法?跑項目、跑部委,大抵如此。

具體到項目落實,黃海的沿海觀光帶建設是省里出的錢,怡冠監督資金使用,方晟只不過負責規劃、施工和管理而已,退一步講倘若森林公園以及景區運營失敗,黃海財政沒有一分錢損失,少了些人氣罷了,真正買單者是省發改委。

對何世風來說,沿海觀光帶不過是沿海大發展整體戰略中的試驗品,作為省長他出得起這筆錢,也賠得起。但上升到梧湘市主導的沿海經濟帶,以及戰略性的沿海大發展,何世風不敢拿雙江財政來賭,必須依靠更高層面的支持。

所以又回到原來的問題,國家有沒有必要支持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發展戰略?

據說方案拿到發改委後,有位老司長說給西部省份一百個億,立馬能搞個水電站或有色金屬礦出來,那可是真金白銀地賺錢;給雙江一千個億,他何世風能給我什么?

關於這一點,方晟覺得自己最能理解何世風——不管他推動沿海大發展戰略出於什么目的,單那份氣魄,那份豪情,以及勇於做實事的態度就值得贊賞。其實象何世風這樣的正部級高官,不必如此冒險,只要經濟方面沒有問題,生活作風方面稍微檢點些不出岔子,按部就班應付日常事務,搞好上下級關系,混到一定資歷總能有個滿意的位置。

方晟思索了兩三分鍾,道:「在沿海省份當中雙江經濟相對落後,既有地域、港口、交通等不利因素,也與保守勢力占據上風,地方正府放不開手腳、邁不開步伐有關。在上一輪快速發展過程中,雙江已被甩到後面,因此無論如何要抓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的春風,讓雙江經濟奮起直追!我個人認為何省長的思路就源於此,倘若錯過此輪機會,雙江與兄弟省份的差距將越來越大,恐怕要向中部省份看齊了。」

於道明哈哈一笑,用手指點點方晟道:「你呀這是地道的本土派思維,如果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你說在不花錢的前提下,京都這邊是希望沿海與中西部拉開懸殊,還是大家齊頭並進?」

好像有道理,方晟滯了滯,重新梳理思路,道:

「這筆錢並不單單對雙江有利,而是貫穿四個省的經濟大動脈,一方面固然雙江能借助碧海等發達地區資金、人才、交通優勢發展經濟,另一方面也能向它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農副產品和輕工業產品,是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