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天災人禍(1 / 2)

官場先鋒 岑寨散人 1611 字 2020-11-1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官場先鋒最新章節!

明顯地位高些氣度不凡的應該是省直機關干部,自稱「老呂」;另一位市直機關的自稱「老勞」。

「聽起來好像是『姥姥』,對嗎?」老勞主動打趣道,「平時大伙兒經常跟我開玩笑。」

小常趁機笑了起來。

這兩家伙恨不得把「領導」二字寫在臉上,卻自稱市場調研員,實在讓人笑掉大牙。

白鈺卻沒笑,主動邀請他倆到野核桃林參觀,並到常年在山里采集菌菇的農戶家看看。

老呂欣然同意,走了幾步似乎若不經意說反正時間充裕,不必局限地點,就隨便走走吧。

老勞附合道是啊,聽說蘆溝村特別窮,但窮到什么程度還真不知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呀。

白鈺微笑著說沒問題,咱們按順時針方向在村里走一圈,走到哪兒看到哪兒,碰到**的人家進去拉拉家常。

這樣甚好。老呂滿意地說。

有趣就有趣在這里:白鈺知道他倆是調查組成員,他倆知道白鈺知道,白鈺也知道他倆知道自己知道,可雙方心照不宣打啞謎,騎驢看唱本。

沿途走了七八戶人家、兩家村辦企業,白鈺說得不多,他倆也不怎么問,確實如先前所說「隨便看看」,估計也猜到村里早就做足准備。

吃午飯時小常則覷個空子溜到外面打電話,不多時就打探到消息,悄悄告訴白鈺這倆家伙來頭不小,一位是省財政廳副處級調研員,一位是市民政局班子成員,也享受副處待遇。

飯後兩人謝絕午休的建議,要多跑幾家。

「請介紹一下蘆溝村基本情況,」老勞出來後道,「白鄉長是新來的,很多數據和歷史因素不太清楚,簡單介紹就行。」

白鈺略加思索,道:「蘆溝村下轄*個村民小組,***戶***人,其中黨員**人,勞動力***人,在外務工**人;總面積*****畝,其中耕地面積****.*畝,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林地***畝、草地***畝、交通用地**畝,未用荒地***畝;去年人均收入為****元,低於國家級貧困縣相關標准;截止去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其中享受農村低保*戶**人;殘疾人*人,孤寡老人*人,危房戶*戶,缺乏勞動能力農戶**戶,因長期患病致貧農戶**戶,長期缺糧需要救濟農戶*戶**人……」

「等等!」

老勞叫停,站到一側不停地在手機上劃來劃去,嘴里念念有辭。白鈺知他在核對存在手機里的數據,也不說破,站在原地笑而不語。

隔了會兒,老勞點點頭道,「剛到三天就把這些數據背得滾瓜爛熟也算有心了。」

老呂這才說:「從數據看問題,蘆溝村的窮應該有深層次原因。第一勞動力居然比貧困人口還少,有悖常理;第二在外務工比例不到勞動力的百分之十,與全省平均比例相差老大一截;第三人均耕地面積*畝多還是可以的,但只種植小麥玉米肯定不行,撂荒土地***多畝更是驚人,還有那些林地、草地閑置著,難道不能做做文章嗎?不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窮的會更窮。」

聽話聽音,老呂顯然帶著很大的傾向性。

白鈺道:「主觀上的確存在消極、懶惰、依賴國家扶持等心理,但客觀上有兩大因素制約蘆溝村脫貧制富。一是為保證國家生態保護區水源、空氣等方面質量,包括蘆溝村在內的附近村庄都不允許發展工業,不准搞水產養殖,農業靠天吃飯,農副產業需要對市場遠景的精准判斷,平心而論這一塊苠原地區老百姓做出了犧牲,國家補償是應該的;二是交通始終是瓶頸,來的那條路兩位都體會到了,平原地區半小時車程這里要開一個多小時,修路費用高昂,路面維護費用更高,落石、滾石、泥石流隔三岔五,貨車司機都不敢出入哪里談得上發展?」

老勞語氣飄忽地說:「蘆河的種種制約確實難以克服,真是守著金山討飯吃啊。」

「白鄉長從京都下來的,說說看如何打破目前僵局,替蘆溝村、苠原乃至商林闖出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老呂盯著白鈺問道。

白鈺誠懇地說:「如果剛上任三天的我就誇誇其談,就違背了實踐出真知的原則。老勞誇我數據背得好,這僅僅是蘆溝村的數據,要是問我別的村還有整個苠原的情況,我沒法回答,所以……」

「大致思路總有吧?」老呂緊緊扣住主題不放,「從京都、從省外局外角度觀察當地貧困狀況,進而思考、探索一些想法,隨便聊聊,我和老勞主要來調研野生核桃市場的,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