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六章 補發(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1587 字 2020-05-26

削減福利,還要讓人看不出來,甚至要拍手稱贊什么的法正不太會,但是將好處統統加在一起法正會,最後法正靠著添加福利硬生生搞出來一個所有重要節日都會有補貼的統合模板。

至於俸祿和糧餉,那就不是問題了,劉備這邊毫無疑問最好,解決方案簡單粗暴,直接給這前十年為這個國家流過血的士卒全部補上,按照劉備這邊的俸祿糧餉一口氣補全。

五百文,六百文,八百文,全部給你們按照年限補齊到每月一千文,然後分三年補發給你們,不就是上百億錢嗎?翻完這一年才開始補發,之後想想辦法拆東牆補西牆沒問題的。

反正就算再有問題,大不了法正承認自己菜,當場要人幫忙,總比到最後也搞不出來一個實用的制度好。

自然這么一個直接就是全覆蓋了之前所有軍制的糧餉俸祿福利的方案被法正直接甩到了政務廳上,然後召集所有人開始討論。

最後這個方案出乎意料的從陳曦這邊得以通過,畢竟核對了法正的數據之後,陳曦基本確定,除了武器鎧甲這些固定資產,養一個普通的精銳士卒的年花銷也才一萬五千五銖錢。

哪怕是算上戰損比率之後的撫恤,這個數字也才上升到兩萬不到而已,按照這個水平,養百萬大軍算撫恤,外帶各種福利,以及後期退伍後的安置補貼,一年兩百五十億五銖錢擋死。

實際上,真要說的話,那一刻陳曦想到的其實不是花銷,而是保險,他這邊有准確的陣亡率的比率,算好了,往上加一加,然後弄個保險業,恐怕還能掛著國家福利的名義,往死了搶錢。

不過這種事情想想就算了,真干了,以陳曦現在這種背靠國家的做法,貌似有些流氓,不過不得不承認這個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賺錢機會,不過在沒人發現之前,陳曦不打算搞保險。

背靠國家,而且以現在陳曦花費了十年樹立起來的相當完善的國家信譽去搞保險,暴利什么的都是往小了說,實打實的印鈔機,反正以現在的五銖錢制錢水平,印錢都沒有這個搶錢快。

至於說二百五十億這個,又不是一次性發,分十二個月在流轉,其實壓力並不是很大,畢竟漢朝巔峰期都有接近這個數額的稅收,等統一之後,陳曦將該開發的開發,將該釋放的釋放,一千億錢的財政收入,以及其他未計算的實體收入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因而法正原本抱著這波絕對通過不了,到時候撒潑打滾找人幫忙的想法,還沒有施展出來,陳曦就通過了法正的計劃,畢竟漢家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著這樣規模的大軍。

以後這個額度可能會掉到兩百億錢以下,按照軍費是gdp的百分之三,是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來看的話,其實挺合理的,一千億的百分之二十,兩百億,毫無問題。

更何況想想當年漢武帝的時候,對外征戰的投入其實差不多也有百億錢左右,雖說為此被稱之為窮兵黷武,但真要說,古典軍國主義國家巔峰期都能承受這份支出的一半,陳曦當然可以毫無問題的繼續維持著這在其他人看來非常巨大的支出。

結果以至於原本准備的撒潑打滾求人手還沒用上就通過了,而這個通過之後那就非常簡單了,錢的問題都解決了,其他的直接全覆蓋就行了,之後的工作效率直接飆升了上來。

賈詡和李優,劉曄等人則是默認了這一事實,反正錢是陳曦管,人家說合理能弄,那就是合理能弄,自己感覺錢多錢少其實沒啥意義,財政方面陳曦點頭能弄,那就是能弄。

至於陳曦點頭了之後出現的其他關於錢的問題,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那都是陳曦的,而對於陳曦來說,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再說這種強行全覆蓋,給士卒補發十多年津貼福利薪酬的方式,也能將曹操和孫策麾下的兵力詳細的予以統計。

當然對方如果表示自掏腰包補齊這個軍制的補貼也行,反正這么干了也是漢帝國占便宜,畢竟是漢帝國先發文的。

自然西涼鐵騎也算在補償條例里面,不過不同的是,法正當時補足薪酬的條例只是對於普通軍團而言的,自然這里就會涉及到某些頂級軍團的補貼標准。

雖說這個玩意兒還沒做出來,法正就算是手快也還需要半個月,但是李優有自己的考慮,別的軍團怎么補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西涼鐵騎,李優已經提前打好了報告,一萬五的頂級精銳補貼報告,已經丟到了陳曦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