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三十二章 信任(1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2649 字 2020-05-26

正因為這種思考,荀諶的的計劃變得非常之明確,能拉曹氏上船最好,拉不上來,那也沒什么好失落的,反倒是話說到這個程度,荀諶就不信自己的弟弟和侄兒不心動。

北貴要是能肯下來,以印度河為界,於曹操確實是一塊寶地,作為立業之基毫無問題,而且後輩哪怕是守土之犬,穩住基業是輕而易舉的,但作為交換,北貴作為封地,也約束了曹操的發展能力。

可以說曹氏的未來,可以選擇的外擴方向其實很少,走波斯灣前往非洲幾乎是極少數合理,外加能做到的擴張計劃之一,然而這個計劃有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在於敵人太強。

羅馬帝國是中原世家所見過的最強的帝國,甚至就表現而言,可能比漢室還有令人驚懼,不要提漢室還有多少潛力沒有發揮出來,也不要提漢室經歷了一場黃巾之亂,以及在青蒿湯出來之前,漢室挨了三四波大型的瘟疫,總之橫向對比,羅馬帝國確實是強的令人恐懼。

而曹氏要踏足非洲的話,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羅馬帝國,這一點無可避免,而同樣這一點又是曹氏不太多的擴張方向中最為靠譜的選擇,其他的方案對於曹氏來說,還不如窩在原地,坐看雲卷雲舒。

荀諶的說服方式非常簡單直白,沒有太多太多的話術,跟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那套擺事實,說理由的方式完全不同。

實際上荀諶自己也很清楚,在場這些人都是最頂級的智者,並非是歷史上赤壁之戰時,那些眼界狹隘的江東雜魚。

哪怕荀諶有這些人的思維模板,能以這些人的思維進行分析論證,但僅靠這些東西是無法說服在場這些人的。

准確的說,能說服這些人的只有他們自己,只有他們自己本身願意接受這件事,這件事才會被推行下去,如果這些人不願意的話,荀諶說再多都沒用,因而話術無用,理由無用,唯有志同道合!

因而荀諶的話就變得非常簡單——我們老袁家因為現在的局勢問題,遲早要懟上羅馬,可以說硬剛只是時間問題,就算是現在打不過認慫,以後也得再打,你們看看你們到時候要不要一起。

這種直白的詢問讓曹氏一眾核心謀臣非常的頭疼,因為事實就像荀諶所說的那樣,他們在未來沒有太多選擇,非洲是最合適的選擇,如果曹氏不想內斗的話,踏步非洲可以說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荀諶的話說道這種程度在場所有人都能聽出來荀諶的意思——老袁家基本已經注定了要死磕羅馬。

雖說荀彧和程昱等人有些奇怪於袁家的原因,但以荀諶現在表現出來的氣魄,以及袁家的決心,荀彧等人基本已經心里有數。

大致也就是誰讓袁家的野心那么大,抱著得隴望蜀的心理想要更進一步,而要將野心轉化為實力,那么東歐平原就是老袁家不可缺少的拼圖,這么一來不管對手是不是羅馬,袁家都不可能退縮。

最多袁家可以在實力不夠的時候進行忍讓,等實力足夠之後,肯定會反攻,未來的這一戰不可避免的。

這對於中亞的世家,北貴的曹氏,甚至是身在東南亞的孫氏都有著極大的好處,不管袁家能不能獲得東歐平原,只要袁家積攢夠了實力,和羅馬去拼命,以袁家的體量,這水就會被攪混。

到時候只有還有野心,還想要更進一步,還想著留下更為恢弘的歷史的各族各家,必然會按捺不住自己的手腳而出手。

荀諶的話說的已經很明確了,除夕夜撿兔子,有你過年,沒你還是過年,老袁家確實是需要盟友,但並不代表沒有盟友他們就不會選擇這條路,相反就袁家的態勢而言,其實已經注定了和羅馬遲早得真正做過一場,最多是這一戰發生在未來什么時候。

哪怕現在是認慫著小打小鬧,讓羅馬錘自己一頓消消氣,但未來遲早會打回來,不是因為什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面子問題,而是非常簡單的理由——袁家如果要崛起,就必須西進!

除非老袁家放棄自己的野心,放棄自己的未來,就這么認慫,否則的話,這一戰無可避免。

「你們現在對上羅馬帝國,唔,我說的是雙方都是全力以赴的話,到底有幾分勝率?」荀彧斟酌著局勢詢問道。

「如果有五個我們袁家,可堪一戰。」荀諶非常認真的說道。

程昱,陳群,荀攸三人聞言皆是面上一沉,五個袁家才可堪一戰,甚至都不敢保證能打贏,這種差距的話,也就是說差的還非常非常遠。

「羅馬帝國的實力很強,但我們並不是拼命,羅馬帝國自身的問題,注定了我們有可能在某些時候不勝而勝。」荀諶雙眼無比的平靜,他知道對方已經心動了。

「不勝而勝啊。」荀彧面色慎重,哪怕他已經明白荀諶求得是什么,但有些事情未必會像人類所預估的那樣發展。

「是的,不勝而勝,在我們的牌桌上積累起足夠的牌面的時候,羅馬就會斟酌著打這樣一場戰爭是否值得。」荀諶坐直了身軀,無比的鄭重,「僅憑我們要做到這一步,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我們不光有自己,還有你們,還有那些自己人。」

戰爭可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就算羅馬想要作戰,也需要考慮一些利益因素,當袁家,中亞世家,以及曹氏的牌桌上堆積上足夠的牌面之後,羅馬也會思索這些東西。

這個程度並不需要強到擊敗羅馬,只需要強到讓羅馬覺得去爭這些東西不值得就夠了,這個程度在袁家看來只要能拿出來現在三倍左右的實力就足夠了。

也就是說三個袁家所有的力量出現在羅馬的帝國極壁外圈,羅馬就會停下來思考和袁家這么拼命到底值不值的問題,哪怕是不會被人坐收漁利,可和這等對手死磕,能不能回收本錢?

和安息不同,羅馬和袁家並沒有死仇,哪怕是現在也更多像是在敲打,更重要的是擊敗了袁家能得到什么?東歐嗎?確實是很不錯的地方,但羅馬短腿的程度足夠讓人絕望。

一個沒有實質性產出的地方是無法長時間占據的,除非那個位置是戰略要沖,而東歐平原並不是戰略要沖,哪怕黑土地有著極其高的產出,但僅憑這一點是無法拉攏羅馬進場的。

東歐平原對於腿短的羅馬人而言屬於無用的土地,哪怕頓河嵌入了東歐,可僅僅靠著這條河,羅馬人也沒辦法在東歐真正站住腳,除非羅馬人能將伏爾加河和頓河聯通。

從技術上講,不管是羅馬,還是漢室都屬於這個世界上僅有的能修通這條運河的國家,然而羅馬和漢室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漢室抵達了新地方之後會先研究一下水網,因為要種田……

羅馬不研究這個,羅馬人因為靠近地中海根本不需要研究水網,哪怕是有技術,羅馬人不進行專業的實地考證,也沒有可能會想到將這兩條河聯通,進而控制整個東歐。

說實話,如果沒有伏爾加河和頓河這一百公里落差不足百米的發現,老袁家也不會有拿下整個東歐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