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2 / 2)

等我為皇 三千世 1233 字 2020-12-18

快馬加鞭一個半月,祁淵終於收到了這封信。

他扯扯嘴角,將自己思索了半年的奏折終於摸了出來。

「軍制改革?」

祁淵點頭,如今天下終於安定下來,軍隊里的職務卻有些復雜,有都護府,有鎮南將軍,軍職不統一,而且將軍的權柄過大,數量也有些多了。

宣明帝看著這封奏折,「那淵兒怎么想的?」

「不如效仿唐時,設六大都護府。」祁淵微笑起來,「換將不換兵。」

宣明帝眼睛一亮。

57間之卷兵

所謂的六大都護府,分別是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於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

這六個都護府,天山地區有兩個,天山以南歸屬於安西都護府,天山以南歸屬於北庭都護府,安南都護府自然是指南疆地區,安東都護府轄區是遼東異族,而安北都護府以及單於都護府主要是防御北方胡人。

唐後期安北都護府以及單於都護府合二為一,統稱為安北都護府,所以到後來雖然還是六大都護府,實際上卻只有五個。

祁淵提出這份軍制改革,目標就是要將各個轄區統一,將軍權變相的從將軍的手中奪走,士兵只認虎符,將軍必須得到皇帝的授命才能領軍,最大限度的杜絕了唐末期藩鎮割據的可能性。

不過雖然後者才是祁淵的最終目的,但現階段對他來說,利用這個提案將謝長風調回來才是重中之重。

宣明帝也不是傻子,身為帝王,他幾乎一眼就看到了這份提案背後隱藏的好處,宣明帝先是大喜,隨即看向太子的目光就變了。

經過這兩三年的觀察,他不得不承認,他這個長子真的很適合這個皇帝之位,不管是民生還是軍制,祁淵看待任何問題的眼光和出發點都是以帝王為基准,就仿佛他才是真正的皇帝,而坐在帝座上的自己不過是個傀儡。

宣明帝的心情很復雜,有憤怒,有惶恐,有厭惡,有忌憚,太子明明坐在他身下,每日拜服,言辭恭謹,可他就有種錯覺,似乎下一秒,祁淵就能廢了他並立刻登基為帝。

「將折子留下,朕會好好看的。」宣明帝嘆了口氣,他揮手讓祁淵退下,有些憤怒,更多的是頹然。

距離他成為皇帝已經三年多了,鎮守邊疆的幾位大將幾乎都沒動,除了林靖城因為年邁以及林氏的原因交出了手中的兵權,其他如鎮守安西的城陽侯,鎮守揚州的英國公,鎮守遼東的韓國公都動不得,今年弘毅侯和謝長風兩人先斬後奏打下了林邑國,宣明帝高興嗎?

可能有點,但更多的是慍怒。

這倆人在開戰之前根本就沒有上奏,打完後將林邑國的國主往他面前一放,他還能說什么?

開疆拓土的功績就在眼前,甚至面對著這些俘虜,礙於士林和大儒的風評他還要好好招待,賜予他們爵位和田地。

最重要的是,面對這兩個世人眼中的大功臣,他還必須下旨贊揚,並給他們賞賜!!

如果鎮守邊疆的大將都如這兩人一般,驟然出征,那他算什么?他這個皇帝算什么?吉祥物嗎?!

宣明帝做夢都想將這幾個大將軍調回京城,收攏他們手中的軍權,真正做到君臨天下。

可這幾個將軍都是跟著先帝征戰殺伐數十年的老臣,而且他們鎮守邊疆的時間足夠長,長到他們的下一代都開始領軍作戰,以至於即便這些老臣退下,他們的子孫也擁有足夠的威望繼續領軍,掌握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