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爭執(2 / 2)

官家 不信天上掉餡餅 1614 字 2020-05-30

看來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免不了氣盛。

稱這個天才剛剛到呢,就想要壓住區長了?

熊光榮也嚴肅起來,反問道:「劉記是縣里派下來的干部……定比我們看得這遠那么請問劉記6有什么好的辦法,讓夾山區的經濟狀況迅速好轉起來?」

這個話就有點斗氣了。

張妙娥便在桌子下面踩了一下熊光榮的腳尖。今晚請劉偉鴻過來坐一坐,張妙娥的目的可是想要搞好兩家的關系,熊光榮這個態度,只怕要糟糕。

劉偉鴻想了想,說道:「區長,我們來分析一下。夾山區最大的劣勢,無外乎三點。第一,就是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外邊的資金、技術都很難進來,我們自己的一些特色產品,也很難出去。第二,就是單純作為一個農業區來看,夾山區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夠。僅僅在農業想辦法,顯然是行不通的。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問題。祖祖輩輩在這山溝里受了幾百年千年,很多思想都僵化了。很少有人想要走出去」去看看外邊的世界,去學習外邊的先進經驗和技術。這一點,我認為是制約我們夾山區經濟發展最主要的障礙了。如今國家正在大力搞改革開放,全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區,都在大力推動思想的轉變。他們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在這個方面,落後得太多了。」

「對,我完全贊同劉記的分析。問題是擺在明面的,大家都能看得到。但要改變,就不容易了。」

「再不容易,也得改,不然就沒有出路!」

劉偉鴻很堅定地說道。

熊光榮嘴角一牽,又笑了一下,說道:「劉記,易,做起來很難啊。第一個,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這點就很難改。咱們又不能把夾山區幫到縣城去,是?夾山區離縣城三十幾公里,光是要修這條拍油路,都不知道要多少錢。這不是依靠夾山區自身的力量能改變的,得級重視,撥款下來。恐怕就算縣里,也沒有這么大一筆錢撥下來。」

劉偉鴻雙眉一蹙,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級沒錢,咱們自己想辦法。」

熊光榮簡直就要冷笑出聲了。

什么人啊這是!

真當自己是神仙無所不能?自己想辦法?怎么想?打劫銀行啊!

熊光榮沒有去深究劉偉鴻這句話,自顧自說道:「第二點,人多地少,也是實際情況。

夾山區就這么多水田,人口就是多,這個怎么改?把早田改成水田?」

劉偉鴻淡然說道:「就算把所有早田全改成水田,單靠種田也發不了財。」

熊光榮簡直就要發火了,這不抬扛嗎?好在他總算還記得坐在他身邊的這位,不是剛畢業的鄰家男孩,而是他的級,正兒八經的區委記。

下班時間,人家門做客,為了工作的事沖記發火,怎么也說不過去。

「那么劉記想要怎么做呢?不種田,難道讓大伙都出去打工?」

熊光榮強壓心中的不悅,反同道。

「關鍵還是思維的改變。不改變思維,眼睛緊緊盯在現有的生產模式,無論如何都是不行的。」

劉偉鴻也察覺到了熊光榮心車的對撫情緒,卻絲毫不為所動。一些事情可以打哈哈,但要緊的事情,絕對不能和稀泥。干部思想的改變,首先就要從熊光榮這個區長開始。當然,觀念的轉變,可以慢慢來,在工作中潛移默化。但一把手的堅持,本身就是潛移默化的基本前提。

熊光榮本來又想要譏笑一下的,強行忍住了。他自己也隱隱覺得,確實是需要改變些思路,才能有發展。或許這個娃娃記是在他面前裝模作樣,但不可否認,劉偉鴻說得也有點道理。

「區長,剛剛我們分析的是不利的因素。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有利的方面,怎么樣?」

熊光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遞給劉偉鴻一支煙,自己也點了一支,說道:「好,我洗耳恭聽。」

看來這位熊區長的煙癮,著實不

見熊光榮說的話,始終有點硬邦邦的,張妙娥又氣又急,卻又不便當著劉偉鴻的面數落熊光榮,連忙出來打圓場,笑嘻嘻地說道:「劉記,吃點瓜子。,小地方,也沒什么好交代的。」

「啊,謝謝!」

劉偉鴻笑著答道,依言抓了幾顆瓜子在手里,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