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未謀勝先謀敗(2 / 2)

官家 不信天上掉餡餅 1614 字 2020-05-30

說話真不過腦子。

苑紅秋是政府辦的負責人,待人接物,說話對答,都十分注意,一般來說,總是能夠做到八面玲瓏。向耘在這個方面,沒少被老婆教訓。

劉偉鴻哈哈笑道:「紅秋,你別罵他,這才叫劉氏門生!」

貌似劉書記很多時候,也是這樣說話的。

餐桌上又傳來愉悅的笑聲。

「書記,我還真不是爭權,說起來,應該算是工作需要吧。咱們寧陽搞這個超級菜籃子工程,還真和浩陽那邊的搞法,有些不同。浩陽地區的農副產品生產熱潮,是慢慢形成的。書記先在夾山搞起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後其他地方才開始模仿,算是循序漸進,銷售渠道什么的,也是慢慢的拓寬,幾年時間下來,水到渠成。而我們寧陽,卻不一樣。在此之前,基本上沒有這個東西。如果也像浩陽那邊,慢慢來,時間上等不了。但是,一家伙發動上萬人,甚至幾萬人,一齊上陣來生產蔬菜和肉食品,這個發動的過程,資金的調撥分配,技術人員的分配,銷售渠道的建立,都是大事。要是管事的部門太多,相互扯皮,這工作效率就太差了,很多環節都會出問題,銜接不起來。書記,勁可鼓,不可泄。我們第一炮就要打響,倘若第一炮沒有打響,對後續的影響就太大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事權專一,才能達成最佳的效果。」

向耘很認真地說道,雙眼熠熠生輝,已經完全沉入到工作之中去了。

苑紅秋一邊聽著,一邊夾了些菜放在他面前的小碟子里。

向耘的小身板,一直不怎么結實,苑紅秋心疼他。

「嗯,有點意思了。」

劉偉鴻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向耘是他步入仕途之後的第一位秘書,跟著他的時間最長,學到的東西也最多,劉偉鴻對他最信任。當然,也不吝提拔。向耘今年才二十六七歲,已經提到了實權正處級位置上。相對很多人來說,向耘這也是坐了直升飛機了。

向耘得了鼓勵,精神大振,隨手夾起小碟子里的菜吃了,巴咂巴咂嘴,繼續說道:「書記,我是這么想的,除了宣傳科,銷售部,生產科,技術指導科,財務科這些部門,供銷公司還要建立一個督查科。按照我們的計劃,三年之內,要發動十萬人以上參與這個行業,到時候業務往來,資金往來,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中間,就隱藏著一些危機。比如說,是不是會有人趁機貪污受賄,趁機公私兼顧,打農民的主意,損公肥私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生的。督查科就起這個監督的作用。凡事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防患於未然,總比發生了問題,再去處理比較好。到那個時候,不但會影響供銷公司的名聲,也會給區委和區政府造成不好的影響。而且很多壞現象,越到後面,越是難以根除,會形成痼疾。早作准備,一發現苗頭,就消滅在萌芽狀態,我認為是最好的。也最省錢省力。」

不待劉偉鴻答話,胡彥博就點頭說道:「向耘,你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越是大動作,就越是要防患於未然。事後來處置,確實難度很大。就好像我們督察局,每天都打仗,每天都打大老虎,事到臨頭,卻發現大老虎越打越多,打不勝打,殺不勝殺……焦頭爛額啊。」

說到這里,胡彥博很罕見地嘆了口氣。

看來這個督察局的工作,確實將胡彥博弄疲了,一貫深沉多智,斗志昂揚的胡處長,也發出了「殺不勝殺」的感慨之句。

劉偉鴻緩緩說道:「確實是這樣。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考慮工作,頭一個問題就是預防可能發生的腐敗,如何將工作做得最好,反倒成了第二位才考慮的事情了。看來,很多制度性的東西還要改!」

其他幾人便連連點頭,神情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

過了一會,劉偉鴻笑了笑,說道:「今天先不談這些,向耘,你繼續。」

「是,書記。我認為,單純考慮農副產品的銷售出路還不夠,可能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同時籌劃建工廠的事情。必須准備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

向耘緩緩說道。

劉偉鴻的眼神一亮,嘴角閃過一抹笑意,點了點頭,說道:「嗯,思路不錯,再深入談談。」

「寧陽和七星建大菜籃子,這個方向肯定是對的,也大有可為。不過,無論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技術含量都不是非常之高,准入門檻比較低,其他地方都能夠模仿。一旦我們搞起來之後,其他地方的同志看到我們賺錢了,肯定會一擁而上的。到時候,競爭壓力就大了。蔬菜也好,肉食品也好,都有一個保鮮期,不利儲存。一旦在保鮮期內不能銷售出去,損失就會很大。所以,我覺得應該預為之所,把食品深加工這一塊同時搞起來。一旦出現這種激烈競爭的苗頭,我們多一條退路。而且食品深加工,也是朝陽行業,附加價值比鮮菜更高,利潤更大,將來也許能夠成為另外一條致富道路。」

向耘侃侃而談,胸有成竹。

劉偉鴻輕輕一拍桌子,贊嘆道:「好,很好。向耘啊,看來你在這個事情上下了一番功夫。不錯!你這個思路,我完全贊成。無論做什么事,未謀勝先謀敗,就能做到進退自如。嗯,把你調過來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