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106 字 2020-07-07

「為啥?」潘二不解地問。

「因為去年雲南共要上運滇銅兩百多萬斤,周興遠解運的只是第一批,剩下的滇銅會陸續運抵京城。雲南官員是怎么借辦銅之機彌補虧空的,江老爺跟戶部的那些官老爺一樣心知肚明。他曉得接下來的幾個運官所解運的滇銅一樣會虧缺,曉得那些運官把滇銅交給京局之時便是被查辦之日。」

「這跟姓周的龜兒子有啥關系?」

「關系大著呢,俗話說法不責眾,要是等後續的幾個運官到了,周興遠會更有恃無恐。而江老爺好不容易謀到這差事,自然要撈點好處,不然怎么維持接下來一年乃至幾年的生計。並且這關系著他的前程,要是能把這差事辦漂漂亮亮,德大人自然會另眼相待。要是把這差事辦砸了,別說補缺,恐怕今後連差委也輪不上,所以急著讓我去勸。」

潘二還是想不通,急切地說:「四哥,江老爺要的是姓周的銀子,又不是管你要銀子。他之所以拿姓周的沒輒,之所以讓你去幫著勸,是因為手里沒姓周的監守自盜的實據。你實話實說,江老爺不就有實據了,我們又能報仇,一舉兩得,多好!」

韓秀峰瞪了他一眼:「好啥好,還一舉兩得。真要是落井下石,我們死都不曉得咋死的!」

「四哥,我們又沒盜賣滇銅,跟我們又有啥關系。」

「卷進去就有關系了,姓周的多精明,明明攤上解運滇銅這苦差累差,在刑部大堂上卻沒一句怨言,壓根沒提前任乃至上官為彌補虧空讓他背鍋的事。我們要是腦袋一熱落井下石,把姓周的往死里整,不光會連累關叔、陶主簿和夔州協標的朋友,而且會得罪姓周的那些同年。」

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你又不是不曉得那些文官把同年的關系看得有多重,我們這會兒要是幫江老爺把姓周的往死里整,等姓周的那些同年收拾我們的時候,江老爺能幫我們嗎?就算江老爺有心幫,他一個還在刑部學習行走的員外郎也幫不上!」

潘二反應過來,喃喃地說:「這倒是,在人家眼里我們就是個螞蚱,想拍死我們幫姓周的報仇易如反掌。」

「所以說這種事不能瞎摻和,不能亂得罪人。」

韓秀峰想了想,又說道:「別說我們這些捐納出身的九品芝麻官,就是那些王公大臣一樣得明哲保身。人家多精明,都編了一首詞,每天都要拿出來念念,每日三省吾身。」

潘二好奇地問:「啥詞?」

「《一剪梅》,我也就是聽張館長說的。」韓秀峰放下茶碗,念道:「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通,一味謙恭;大臣經濟要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在從容,議也毋庸,駁也毋庸。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贊襄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流芳後世更無窮,不謚文忠,便謚文恭。」

「好詞,四哥,這《一剪梅》編的太好了,回頭能不能寫一張,我也每天拿出來看看,每日三省吾身。」

「行,明天給你寫。」

潘二想想又問道:「四哥,我們不亂說,江老爺就沒姓周的監守自盜的實據,那姓周的龜兒子盜賣那么多滇銅不就沒事了?」

韓秀峰沉吟道:「咋可能沒事,他虧缺十幾萬斤滇銅,前所未有,駭人聽聞,朝廷肯定是要辦他的,只是不用擔心掉腦袋,不用擔心被杖被流。運氣好關一年半載放出來,花點銀子捐復原職。運氣要是不好,出來之後會被外放去苦寒之地聽用。」

…………

ps:日常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