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097 字 2020-07-07

「沒提就沒提吧,誰讓我潘長生上不了台面呢。」潘二很是羨慕韓秀峰的名字能刻到會館的石碑上,想想又問道:「四哥,巷口書肆的掌櫃昨兒晚上讓伙計來問你啥時候把底稿送過去,說你跟他談好的,要刊印啥會館征信錄,到底有沒有這事?」

「有這事,」韓秀峰翻翻這幾天整理了近一半的《重慶會館收捐清冊》,苦著臉道:「潘兄,這兒沒外人,我也不怕你笑話,我正為征信錄的事發愁呢。」

「發啥愁?」潘二不解地問。

「舉頭三尺有神明,報應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真要是遭報應,報我韓四身上沒啥,可不能報在你嫂子和你嫂子肚子里的娃身上。」

「四哥,你到底在說啥?」潘二越聽越糊塗,干脆坐下問:「是不是跟你剛才說的啥征信錄有關系?」

「嗯。」

「征信錄是啥東西,到底做啥用的?」

「征信一詞出自《中庸》的『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征不信』。其中的『征』指確鑿的證據,征信就是沒有確鑿證據就不會有人相信的意思,所以衙門的公文中常有征信於某某的說法。」

「可這跟你又有啥關系,跟會不會遭報應又有啥關系?」潘二更糊塗了。

「有關系,關系大著呢!」韓秀峰深吸口氣,凝重地說:「誰為會館翻建擴建捐了多少銀錢不能沒個憑據,攏共收捐了多少銀錢,收到的銀錢用掉多少,用在啥地方,還剩多少,包括經手的人有沒有徇私舞弊,這些全要有個憑據。」

「我們有憑據,這本《收捐清冊》和翻建會館的賬本不就是憑據嘛。」

「在我們看來是,但在別人看來不是。衙門有衙門的規矩,會館一樣有會館的規矩,所以我們要按規矩整理刊印《重慶會館翻建征信錄》,印出來之後不但要送給吉老爺、敖老爺、江老爺、溫掌櫃、余掌櫃等在京官員和在京商賈,不但要寄送給捐過銀錢的重慶府籍外官和老家的士紳,還要送一冊去衙門。」

潘二下意識問:「送一冊去衙門干啥?」

「留底!」韓秀峰緊盯著他,苦笑道:「這是擔心經手的人中飽私囊,所以跟衙門出告示一樣要多刊印點征信錄,只要捐過銀錢的人手一冊,不管誰發現經手人徇私舞弊,便可以按會館規約公議公罰,要是經手人不認罰還可以去衙門見官。」

潘二總算明白了,不禁笑道:「四哥,這有啥好怕的,銀子是我們收捐的,也是我們花掉的,連一應賬目和你說的那個啥征信錄都是我們自個兒編造的,別說吉老爺他們,就算去請『日升昌』的賬房先生來也別想從我們的賬目上查出啥!」

「查賬我倒不怕,我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潘二咋也沒想到韓秀峰怕的竟是這個,忍不住笑道:「別胡思亂想了,神明忙著呢,沒功夫管我們這點事。」

「不許瞎說!」韓秀峰狠瞪了他一眼,敲著書桌道:「你曉得啥?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征信錄的封皮上就要寫『經手侵蝕,火焚雷擊』,第一頁就要大書『如有懷私,難逃天譴』八字,刊印出來之後不但要送一冊去衙門留底,還要拿一冊去城隍廟焚爐,這樣的毒誓你敢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