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895 字 2020-07-07

「不會。」

「你又不是正印官,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徐老爺,我要是跟您一樣是正印官,我一樣不會追。」韓秀峰打開蒸籠,幫徐瀛夾出一個熱騰騰的包子,解釋道:「要曉得那可是全泰州半年的賦稅,少說也有兩三萬兩,您覺得他會帶在身上嗎?既然他不會帶在身上,您就算追上又能拿他怎樣。都說冤有頭債有主,您就算找也只能找張之杲,可張之杲已經死了,您是能讓張之杲死而復生,還是打算鞭張之杲的屍。」

「難不成就這么讓張光成把半年的賦稅卷走?」徐瀛冷冷地問。

「徐老爺,我曉得您氣不過,但遇上這種事還真沒什么好辦法。」韓秀峰放下筷子,不緩不慢地說:「張之杲父子做得是有些過,但事鬧成現在這樣,也不能全怪他們父子。俗話說兔子急了還要咬人,狗急了還跳牆呢。您想想,賊匪退守揚州之後張之杲告過多少次病,要是那會兒讓他致仕回鄉,哪會鬧成現在這樣。」

「不准他致仕的是福珠朗阿,是雷大人。」

「徐老爺,您推的倒干凈,據我所知,您好像沒少在雷大人跟前幫張之杲美言。」韓秀峰毫不猶豫拆穿了徐瀛的鬼話,又話鋒一轉:「要不是念您跟郭大人是同鄉,我才不會管這爛事,才不會在這兒攔您呢。」

「韓志行,你到底什么意思,你給我把話說清楚!」

「徐老爺,論年紀,您比我長;論出身,您是堂堂的進士;論做官,您入仕比我早,官做得比我大,甚至做過我的上司,照理說輪不著我韓秀峰班門弄斧。可是您竟因為這點事追到了海安,秀峰有幾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說,我倒要請教請教老弟的為官之道。」徐瀛嘴上說請教,語氣卻帶著幾分譏諷。

在他們這些科舉入仕的官眼中,捐納出身的就不是正途,韓秀峰並不在意,緩緩地說:「徐老爺,這做人要有一個好名聲,做官一樣要有個好官聲。都說人死為大,張之杲現而今都已經死了,您要是還揪著不放,傳出去不但會被人笑話,會壞了您的官聲,會沒朋友,甚至都不會再有上官敢用您。」

徐瀛赫然發現韓秀峰的話有一定道理,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讓他更意外的是,韓秀峰竟從凳子上取出一份手抄的職官志,一邊翻看著一邊道:「徐老爺,要是這上面沒記載錯,您應該是咸豐元年十一月補上的揚州府清軍總捕同知。」

「是又怎樣?」徐瀛下意識問。

韓秀峰追問道:「那您曉不曉得張之杲做了多少年泰州正堂?」

徐瀛只曉得張之杲做了好多年泰州正堂,具體多少卻不清楚,禁不住問:「多少年?」

「他是道光二十三年升任泰州知州的,這一做就做了十年。期間,淮揚道換了五任,揚州知府走馬燈似的換了六任,兩淮鹽運使換了七任,甘泉知縣換了八任,江都知縣換了七任,儀真知縣換的更頻,前前後後竟換了九任!」

看著徐瀛將信將疑的樣子,韓秀峰干脆念道:「陳文傑,廣東博羅舉人,二十年八月選;孫緯,道光二十五年署;張學襄,順天大興人,道光二十六年任;方榆,江西南昌人,道光二十七年九月解,二十九年再任;王檢心,河南內鄉舉人,二十七年十月調……」

「你到底想說什么?」徐瀛不耐煩地問。

「徐老爺,您外放揚州雖不到三年,但不可能不曉得知府和州縣正堂為何換這么頻,不是因為別的,全是因為賦稅!張之杲能做十年泰州正堂,一樣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過去十年泰州應繳藩庫的賦稅從未拖欠過,泰州應協濟各大小衙門的糧餉從來沒短缺過,刑名一樣沒出過差錯,每三年一次的考績評語全是卓異!」

「照你這么說他張之杲還是個能吏,還是個好官?」

「對朝廷而言,他還真是。」韓秀峰把職官志放到一邊,接著道:「再說任上留下虧空,那虧空的州縣多了,有的甚至拖欠朝廷三五年賦稅,而泰州只虧空半年,相比其他州縣官,張之杲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換言之,您不但沒吃多大虧,反而占了個大便宜,甚至要感謝張之杲,畢竟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一個爛攤子。」

「可是……」

「徐老爺,相信我,真沒那么多可是。您要是不信,將來大可去問問郭大人,也可以去問問雷大人,看郭大人和雷大人會怎么說。」看著徐瀛欲言又止的樣子,韓秀峰又提醒道:「您那幾位幕友我見過,在我看來他們與其說您延聘的幕友,不如說是您的好友。恕我直言,讓他們干點別的還行,指望他們輔佐您做泰州正堂可不行,要是有合適的趕緊延聘一位吧。」

「這官該怎么做,我徐瀛用不著你韓志行教!」

「好吧,當我沒說。」

「告辭。」

「不送。」

徐瀛甩手而去,不過沒再去追張光成,而是怒氣沖沖的率儲成貴等衙役掉頭回泰州。蘇覺明跑過來,看著遠去的帆影問:「四爺,您覺得他這泰州正堂能做幾天?」

韓秀峰沉默了片刻,回頭道:「會讀書不一定會做人,能考上功名不一定會做官。他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我看這泰州正堂他署理不了幾天。」

「他會不會記恨您?」

「要是記恨我,他就不會打道回府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說得就是他這種人。」韓秀峰抬起胳膊,示意梁九帶兵回營,想想又凝重地說:「他或許真是個清官,對朝廷也忠心耿耿,但絕不是一個好官。讓他來署理泰州事,真不是泰州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