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862 字 2020-07-07

「玉芝兄,您這話什么意思,你我眼前能有什么事?」

「剛來的那位,」雙福放下杯子指指韓秀峰所在的公房方向,憂心忡忡地說:「他辦的差事本與我通政司無干,可翰詹科道不曉得,皇上又降諭旨命你我不得宣泄,這么一來今後真要是出點什么事,你我都脫不開干系!」

想到跟西夷交涉的文武官員都不會有啥好下場,李道生突然覺得雙福的話有一定道理,可想想又緊鎖著眉頭問:「人來都來了,事已至此,你我還能有什么辦法?」

「是啊,人來都來了,想讓他卷鋪蓋走人不可能,看來只能讓他離你我遠點。」

「離遠點?」

「讓他去登聞鼓廳,你我眼不見為凈,而且那邊沒幾個人也沒什么事,正好適合他去辦他的那些差事,皇上和文中堂要是問起來你我也好回。」

「這個主意不錯,就這么定。」

李道生話音剛落,一個筆帖式前來稟報:「稟二位通政大人,新任參議韓秀峰韓老爺求見。」

雙福跟李道生對視一眼,回頭道:「有請。」

「嗻。」

剛忙完的韓秀峰整整官服,撣撣袖子,在筆帖式的引領下走進大堂,躬身道:「下官韓秀峰拜見二位通政大人。」

「韓老弟無需多禮,」雙福一邊不無好奇地打量著,一邊笑容滿面地問:「韓老弟,聽外頭的那些個奴才說你是夜里到的,一到任就忙著辦差,趕了一天路又熬了一宿,一定很累吧?」

來之前以為通政使是李道生和孟保,夜里跟當值的經歷聊了一會兒,才曉得孟保只是加通政使銜,並非真正的通政使。而眼前這位翻譯科進士出身、曾做過內閣侍讀學士的雙福才是通政使。

頭一次見頂頭上司,盡管很累很困甚至很餓,但韓秀峰還是強打著精神笑道:「稟通政大人,下官深受皇恩,理應為朝廷效力,理應為皇上分憂!」

「好一個理應為朝廷效力,好一個理應為皇上分憂!玉芝兄,我沒說錯吧,韓老弟果然忠勇!」李道生哈哈笑道。

換作別的場合,誇你忠勇那是真誇。但這兒是跟詹事府差不多清貴的通政司衙門,講究的是才高八斗,最瞧不起的就是丘八,誇你忠勇就相當於罵你是一介武夫!

韓秀峰沒想到李道生竟會如此不給面子,想到自個兒的出身確實低微,頓時臉頰發燙,尷尬的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雙福曉得李道生是想幫楊能格出口惡氣,但不想因此得罪聖眷正濃,甚至等會兒就可能會進宮面聖的韓秀峰,連忙打了個哈哈,起身道:「韓老弟,文中堂說不准等會兒就會差人來傳召,你就這么去可不成,要不趕緊找個地方洗洗,換身干凈的官服。」

「謝通政大人體恤,下官正准備告假去收拾收拾呢。」

「干脆去登聞鼓廳吧,那邊清靜,梳洗起來方便,」雙福笑了笑,接著道:「你辦的差跟別人辦的差不一樣,我和李大人都不得過問,可這邊呢又人多眼雜,難保不出紕漏,不如搬那邊去,順便把那邊的一攤事也管起來。」

百姓對地方衙門判決不服,覺得冤屈時常放出狠話說要「京控」,就是來京城告御狀。

告御狀又分「御狀」、「通狀」和「鼓狀」三種,御狀即攔截御駕喊冤申告,這種事也只有戲文里有,一是皇上極少出宮,二來天子出行那么多護衛,既沒機會攔,就算有機會也上不了前攔不到;「通狀」就是來通政司遞狀子,而「鼓狀」便是去位於通政司衙門東邊、鑾儀衛後頭的登聞鼓院擊鼓鳴冤。

順、康兩朝時設滿、漢科道各一員在登聞鼓院值班監理,雍正爺登基後發現一年到頭也沒啥人去擊鼓鳴冤,就改制命通政司職掌受理申訴之事,而登聞鼓院也由此變成了通政司的登聞鼓廳。再後來,京控者直接去順天府、都察院或步軍統領衙門遞狀子,外藩則赴理藩院,久而久之也就漸漸沒了「鼓狀」、「通狀」這一說。

盡管一年到頭也不會有人去擊鼓鳴冤,但那終究是個告御狀的地方,韓秀峰怎么也沒想到雙福竟打算讓他移駐登聞鼓廳,覺得有些好笑。再想到這兒確實人多眼雜,在這兒辦理夷務是不太合適,連忙躬身道:「謝二位通政大人關照,恭敬不如從命,下官這就搬登聞鼓廳去。」

雙福雖然不喜歡韓秀峰這個捐納出身的下屬,卻也不想得罪韓秀峰,想想又說道:「韓老弟,你先搬,官俸、飯食銀和每月的公費我讓人給你送去。原本在鼓廳當值的經歷你想留就留下,不想留就讓他回來,原本在那邊當值的皂隸也一樣。總之,不能耽誤你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