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654 字 2020-07-07

幺妹兒忍不住道:「哥,聽二爺說有個要出京做道台的大人,差家人送來了一百兩銀票。二爺讓我把銀票交給嫂子了,稟帖在二爺那兒。二爺說有五十兩是啥子別敬,還有五十兩是啥子炭敬,反正全是那位大人孝敬您的,這人情不用還。」

韓秀峰沒想到剛做上「小軍機」就有人送別敬、炭敬,更沒想到那個都不曉得姓啥叫啥的道台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各五十兩。這可不是給一般「小軍機」的別敬、炭敬,而是按領班軍機章京規格送的。

正暗想人家是不是因為從「額外行走」上看出了不一般,所以才跟那些「小軍機」區別對待,小山東匆匆跑了進來,呈上一份拜帖。

韓秀峰接過打開看了看,低聲道:「有請,請慶賢老爺去聽雨軒稍坐,我待會兒便到。」

「四爺,聽雨軒在哪兒?」小山東糊塗了。

「就是……就是前頭院兒里西邊的那個花廳。」

「曉得了,小的這就去請。」

聘請了位才高八斗的幕友,整個宅院都變得文氣了,尤其第二進的那十幾間屋,現在都有了雅致的名字。想到費二爺不但大贊,甚至打算找木匠制幾塊牌匾掛上,韓秀峰不禁笑了笑,就這么快步來到位於第二進東側的「日照閣」,掀開簾子,找到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乃增。

王乃增放下正在研讀的《海國圖志》,起身問:「東翁,您回來了。」

」剛回來,」韓秀峰顧不上客套,反帶上房門,一邊招呼他坐,一邊說起耆英家的事,說完之後苦笑著道:「慶賢來了,我讓小山東帶他去對面聽雨軒。」

王乃增沒想到竟會有這樣的事,沉思了片刻喃喃地說:「先是收拾老子給兒子看,現在又要收拾兒子給老子瞧,皇上這是不想讓耆英死那么痛快!」

「伴君如伴虎啊,誰要是被咱們這位皇上記恨上,真會生不如死。」想到耆英一家老小現而今過得那朝不保夕的日子,韓秀峰油然而生起股兔死狐悲之感。

「所以就像肅順所說,您絕不能心軟,絕不能跟慶賢少要。」

「這我曉得,可據我所知朝中同情耆英的文武大臣不少,同情耆英的王公更多,我真要是跟慶賢獅子大開口……」說到這里,韓秀峰話鋒一轉:「相比翰詹科道的那些個看我不順眼的清流,那些同情耆英的文武大臣和王公勛貴才讓人擔心。」

「東翁,事已至此您還有回頭路嗎?」王乃增反問了一句,摸著下巴道:「慶賢要是聰明人,應該不會亂說。因為他要是亂說,不只是得罪東翁您,也是得罪皇上,我估摸著他應該不敢跟他爹那樣犯糊塗。」

「那你覺得跟他要多少合適?」

「這得看他有多大家底兒,他爹和他祖父兩代丞相,十萬八萬兩應該拿得出來,不過還是得先摸摸他家究竟有多少家底兒好。要把他家能掏的銀子全掏出來,同時得給他一家老小留條活路,要讓他家今後十年八年不用為生計發愁。」

「他家究竟有多少銀子我哪兒曉得,這家底咋摸。」

「讓他自個兒說,他心里應該有數,」王乃增想了想,又說道:「東翁,乃增以為『厚誼堂』這邊一年有一萬兩足夠了,可以先要三年的。慶賢真要是能捧出十萬八萬兩,那您就留三萬兩,剩下的悄悄給皇上送去。」

「肅順那邊呢?」

「肅順那邊不用送,一是在皇上看來您不但為官清廉,而且不擅鑽營攀附。要是跟別人辦這種差事一樣給肅順送,再傳到皇上耳里那就麻煩了;二來據我所知肅順並不缺銀子,並且他對您又比較了解,您不送他只會覺得您不大會做官,頂多一時不快,但一定不會因此記恨您。」

「那就這么辦,我先去跟慶賢聊聊。」

想到肅順那官聲,王乃增提醒道:「四爺,您是得皇上召見、被皇上委以重任在先,結識肅順大人在後。乃增以為今後無論遇上什么事,您都得先揣摩揣摩皇上是怎么想的,然後再想想肅順大人會怎么想怎么看。」

「謝雲清兄提醒,秀峰受教了。」韓秀峰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由衷地起身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