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2461 字 2020-07-07

「去吧,我收拾收拾也該去揚州了,不然怎么也得給你接個風。」

……

就在韓宸在泰州焦急地等吏部公文之時,韓秀峰正在為怎么過這個年做准備。

都說京官窮,其實只要省著點花朝廷給的俸銀和俸米也夠養家糊口,主要是各種應酬太多。尤其那些科舉入仕的官,有座師有房師,光「三節兩壽」就要百十兩銀子。然後上官和同僚之間的人情往來,再加上犒賞衙門差役、書吏、門子、茶房的錢,以及給上官的長隨、轎夫的紅包,那點官俸真不夠花。

這方面捐納出身的官要比科舉入仕的輕松很多,既沒座師也不會房師,既沒同窗也不會有同年。

費二爺幫著盤算了一番,捧著紫砂壺看著上午列的清單笑道:「既然在軍機章京上額外行走,那就得跟軍機處的同僚們一樣送點年節的禮,早上送仕暢去省館順便打聽了下,恭親王那邊他們一般送一百兩,彭大人、穆蔭大人、杜大人每人八十兩。滿漢領班軍機章京各五十兩,滿漢幫領班各二十兩,算下來一共四百八十兩。

不過彭大人不只是上官,對你還有舉薦之恩,八十兩實在拿不出手,我尋思要不分兩次送。那八十兩算衙門的規矩,跟同僚們一起送,你要是不方便進宮可以讓曹毓英幫著捎去,等哪天有空再登門拜見,再送兩百兩。」

「這么說光軍機處就六百八十兩。」

「你以為那些冰敬、炭敬有那么好收,你以為收著之後能全落自個兒口袋?」

韓秀峰笑道:「我就是隨口一說,您老繼續。」

費二爺給了個「孺子可教」的眼神,又慢條斯理地說:「通政司那邊一樣得送,我問過慶賢,他說兩位通政大人各五十兩,兩位副使各二十兩就行了。兩位通政大人的長隨、車夫打賞兩千錢,讓他們自個兒去分。衙門的書吏、差役那邊得六千錢,畢竟人多,這錢交給吏房經承就行了,讓他幫著去分。」

「還有呢?」

「再就是怡親王、鄭親王、文中堂和肅順大人,他們對你都不薄,怎么也得各孝敬兩百兩。」費二爺低頭看了一眼清單,接著道:「還有就是省館團拜、府館團拜,省館團拜用不著多少,有二兩就夠了。府館多點,因為在京的同鄉只剩下幾個,要是再跟以前那樣每人出二兩辦起來不像樣,所以今年得五兩。」

過個年,要花上千兩銀子!

雖說現而今不缺銀子,但想到光應酬就要花這么多韓秀峰還是有點心疼,正感慨銀子來得快去得也快,費二爺突然道:「對了,光顧著算外頭,沒算家里和書肆的。王先生雖不在京里但年節的銀子不能少,怎么也得兩百兩。余有福、小山東、馮家兄弟、楊清河家婆娘和吉祿一樣得犒賞,每人怎么也得二兩銀子。」

「還有您老呢,我不能光給別送銀子,把您老給忘了。」韓秀峰忍俊不禁地說。

「你這開啥子玩笑,我要那么多銀子做啥子,再說我有銀子!」

「我曉得您老有點積蓄,不過一碼歸一碼,回頭我給您老准備兩百兩,免得過年時黃老爺他們帶著娃來給您拜年,您還得自個兒掏腰包給娃們壓歲錢。」

費二爺早把韓家當自個兒家了,聽韓秀峰這么說,不禁笑道:「行,聽你的,反正我死了那些銀子也是留給仕暢。」

「都快進臘月了,可不能再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正說著,恩俊拿著一封書信匆匆走了進來,一見著韓秀峰就笑道:「四爺,剛才去『日升昌』發急件,竟發現有您一封家信,早上剛寄到的,我就幫著給您帶回來了。」

韓秀峰接過信笑道:「這么巧啊,我瞧瞧。」

費二爺也招呼道:「信誠,外頭那么冷一定凍壞了吧,先坐下喝口茶,暖暖身子。」

「好咧,謝二爺。」

恩俊把角落里的椅子搬到爐子邊,剛坐下接過費二爺幫著砌的茶,突然發現韓秀峰捧著信看著看著竟愣住了,臉色也不大對勁。

費二爺也瞧出不對勁,下意識問:「志行,咋了?」

「我……我爹走了,上個月巴縣地龍翻身,地動山搖,塌了好多房屋,死了好多人,我爹他……」韓秀峰說著說著淚流滿面,實在說不下去了。

因為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叔叔去城里討生活,對遠在走馬鄉下的爹韓秀峰之前真沒什么感覺,不但每次回家沒什么話說,甚至出來之後因為忙這忙那兒都想不起來遠在老家的爹娘。

可看到信中的噩耗,韓秀峰突然想起來了,而且想起了很多。

那會兒每次回去,爹和娘總是把平日里舍不得吃,只會拿去換錢的雞子兒煮給他吃。知道他喜歡干凈,每次淘米都要淘好一會兒,直到把米里的沙子淘干凈才會下鍋蒸;那會兒家里只有兩間茅草屋,爹和娘生怕他睡不習慣,就跟大哥二哥三哥擠一間屋,讓他一個人睡一間屋……

人就是這么奇怪,只有親人去世了才會想起親人的好。韓秀峰心如刀絞,越想越內疚,實在控制不住捂著臉嚎啕大哭起來。

費二爺懵了,恩俊傻眼了。

琴兒聽見動靜跑過來,問清楚啥事頓時淚流滿面。

費二爺意識到這年在京城是過不成了,立馬提醒道:「志行,志行,我曉得你是個孝子,可現在不是傷心難過的時候,按例你得趕緊向上官稟報。」

「我不是孝子,我……我都沒真正孝敬過我爹,我……我是個逆子,我……」

「四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咱還是先辦正事吧。」恩俊苦著臉勸慰道。

韓秀峰意識到現在說啥都晚了,擦了一把淚,哽咽地說:「二爺,我現在心亂如麻,勞煩您老幫我擬道奏請開缺回鄉丁憂的折子。」

「你先節哀,我這就擬。」

「信誠,折子擬好之後幫我趕緊遞上去。」

「嗻!」

見大頭、慶賢和吉祿也跑了過來,韓秀峰猛然意識到不能就這么回鄉丁憂,一連深吸了幾口氣,平復了下心情,用顫抖地語氣說:「二爺,這道折子還是我自個兒寫吧。二爺,勞煩您老幫我去省館把仕暢接回來。琴兒,別哭了,趕緊收拾東西,准備回家。」

「哦,我這就去。」

「四哥,我呢?」

「我爹走了,又不是你爹走了,你不要收拾,你先去幫你嫂子收拾。」韓秀峰看著欲言又止的慶賢,權衡了一番回頭道:「信誠,趕緊派個侍衛去工部衙門請文老爺,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請文老爺?」恩俊糊塗了。

「對,趕緊幫我把文老爺請來。」韓秀峰想了想,接著道:「慶賢兄,陳請開缺丁憂的公文你一定會寫,勞煩你幫我寫一份,寫好差人送通政司衙門。」

韓秀峰讓恩俊去請文祥而不是去請曹毓英,慶賢終於松下口氣,急忙躬身道:「四爺節哀,我這就去幫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