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2025 字 2020-07-07

「這么說彭中堂做上首輔了。」韓秀峰覺得很意外。

「柏中堂做不上,皇上只能讓彭中堂做。」恩俊頓了頓,又說道:「現在軍機處只剩四位軍機大臣,至於讓誰入值中樞,去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一點消息也沒有,倒是彭中堂居然一反常態保舉了個人。」

「保舉誰?」

「兩江總督怡良告病,彭中堂舉薦何桂清,稱何桂清可勝任江督。」

彭蘊章一向謹小慎微,只要是皇上交代的事都會辦得妥妥當當,但遇著大事他卻含糊其辭沒個主見,有時候干脆裝聾作啞不開口,極少保舉官員,更別說保舉兩江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

韓秀峰不曉得彭蘊章此舉是真覺得何桂清能勝任兩江總督,還是想以此告訴文武百官他現而今就是首輔,禁不住問:「皇上有沒有恩准?」

「皇上恩准了,讓軍機處擬旨,命何桂清以二品頂戴署理兩江總督。」恩俊想了想,接著道:「說起來巧了,兩江總督告病,直隸總督桂良竟也跟著告病,不過皇上沒恩准。」

「真病還是假病?」韓秀峰低聲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桂良已年過七十。」恩俊從吉祿手中接過一份內奏事處謄抄的諭旨,接著道:「再就是皇上看來並沒有被葉名琛的鬼話所蒙蔽,還是不太放心,又降下這道諭旨。」

「念。」

「嗻。」恩俊清清嗓子,低聲念道:「……如英夷自為轉圜,不必疾之已甚。儻仍頑梗如故,勢難遷就議和,復啟要求之漸。葉名琛久任粵疆,夷情素所諳熟,諒必能酌度辦理。因思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地方,向為該夷火輪船熟習之路,儻該夷不得逞志於粵東,復向各海口滋擾,亦當豫為之防。

著怡良、趙德轍、王懿德、何桂清等,密飭所屬地方官吏,如遇夷船駛至,不動聲色,妥為防范。或來訴粵東構釁情事,亦著據理折服,俾知無隙可乘,廢然思返,仍不可稍涉張皇,以致民心惶惑,將此由四百里各密諭知之。」

恩俊剛念完,吉祿就嘀咕道:「皇上不放心歸不放心,可連降的這幾道旨意,跟之前所降的旨意沒什么兩樣。不是妥為防范,就是據理折服,再就是不可稍涉張皇,以致民心惶。」

「還真是換湯不換葯,也不曉得是誰草擬的。」韓秀峰輕嘆口氣,起身道:「不管那么多了,我先去吃飯,吃完飯擬道英夷已撤兵的折子,明兒一早呈上去,讓皇上先踏踏實實過個好年。」

「也只能這樣了。」恩俊苦笑道。

「我擬好之後,記得謄抄幾份,呈給軍機處的讓馮小鞭捎給曹毓英……」

不等韓秀峰說完,恩俊便一臉無奈地說:「四爺,軍機處那邊好說,捎給曹毓英就是了。可鄭親王、怡親王和陳大人他們不見我,懶得看咱們稟報的夷情。」

「不見?」

「我這兩天去過好幾趟,甚至把腰牌都亮出來了,可人家就是不見。」

「肅順那邊呢?」韓秀峰緊盯著他問。

恩俊苦笑道:「肅順大人那邊同樣如此,每次遞上稟帖,門子都說他不在家,讓我過幾天再去。」

韓秀峰意識到包括肅順在內的王公大臣,都不想引火燒身,只能輕描淡寫地說:「不見就不見吧,只要把軍機處的那道捎給曹毓英就行。」

恩俊正暗想不要挨個拜見還省事,外面突然傳來腳步聲。

三人剛抬起頭,就見小山東站在門口稟報道:「四爺,從湖北來了個人,帶著湖北巡撫胡林翼胡大人的書信來的,說湖北大捷,胡大人已在六天前收復武昌!」

「人呢?」

「余叔讓他在門口稍候,讓小的趕緊過來稟報。」

「好,我去瞧瞧。」

……

韓秀峰從後院來到前廳,讓余有福把湖北來人請進來,聊了幾句發現來人真只是個幫胡林翼送炭敬的,便留下胡林翼的書信和銀票打發那人先走了。

恩俊忍不住問:「四爺,武昌真收復了?」

韓秀峰放下剛看完的信,抬頭笑道:「收復了,武昌的長毛守將韋俊,十有八九是收到他哥哥韋昌輝被洪秀全殺了的消息,又怎會跟之前那般死守。何況武昌城被圍了那么久,早已彈盡糧絕。」

「武昌城是長毛棄守的,還是被官軍克復的?」

「自然是被官軍克復的,」韓秀峰看著胡林翼差人送來的五百兩銀票,喃喃地說:「八百里加急報捷,不曉得跑死了幾匹馬。不過話說回來,朝廷正需要這樣的大捷,皇上也正等著這個捷報!」

想到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那么難,恩俊猛然反應過來:「四爺所言極是,要是再沒個好消息,這年真沒法兒過!」

「長毛內訌,當年跟洪秀全一起犯上作亂的幾個偽王死得只剩下一個石達開,武昌現而今又收復了。只要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能頂住,待胡大人肅清湖北境內的賊匪,到時候便能出兵江西、安徽,會同曾大人攻剿兩江的長毛,收復江寧也是指日可待!」

韓秀峰站起身,又無奈地說:「長毛自毀長城,不足為慮,可西夷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起釁。朝廷要是能委曲求全,便能從容應對,等剿滅了長毛,再修生養息、卧薪嘗膽個三五年,我大清集舉國之力還會怕勞師遠征的西夷?」

恩俊深以為然,但想想卻沮喪地說:「四爺,這道理個個都明白,可皇上擔心將來無顏面對列祖列宗,慶賢他阿瑪的前車之鑒又擺在那里,朝中的王公大臣誰敢言和,誰又願意留下千古罵名,想委曲求全哪有這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