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二分雍州,罷兵休戰(1 / 2)

第2267章:二分雍州,罷兵休戰

《洛陽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出,秦國民間一片歡騰,畢竟條約的簽訂,說明戰爭就要結束。

從征戰河北到條約簽訂,這一年的時間內,光是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秦國就打了三四次,小規模戰爭更是不計其數,這也讓官府和百姓都承擔了極大的戰爭壓力。

要知道,秦國戰時期間的政策,跟和平時期可是完全不同的。

秦國的國家狀態分為三種,一為休戰狀態,二為局部戰爭狀態,三為全面戰爭狀態。

三種狀態各對應不同的戰時政策。

河北之戰,秦國原先開啟的是局部戰爭狀態,畢竟動用的只是並州和河套兩地的資源。

可隨著南漢五路大軍攻秦,多線開戰的秦國,不得不開啟了全面戰爭狀態。

全面戰爭狀態下的秦國,一切資源都優先提供個軍隊,百姓還必須提供義務徭役,並且只有少量的報酬。

據統計,冀州戰爭期間,秦國累積在並州河套兩地,征調了將近一百萬百姓,進行義務服徭役,為前線運輸糧草。

至於幽州戰爭,同樣在冀州和青北,征召了八十萬百姓服徭役。

至於荊州和司州,服徭役的百姓數量要少一點,但總數也達到了七十萬之多。

全面戰爭狀態下的秦國,全國的一切資源向著戰爭傾斜,這也就造成了戰時期間的生產總值大大降低。

長久下去的話,百姓肯定會多有怨言,怨言累積就會形成民怨,不利於統治,這也是文臣們都支持停戰的原因之一。

如今戰爭結束,秦國結束戰時狀態,恢復到原先的修養政策的話,秦國也將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社會狀態了。

這等於解開了束縛百姓的枷鎖,百姓們自然歡呼雀躍了。

除了百姓之外,最開心的秦國的敵對國使者,他們覺得是他們聯手施壓,才逼迫強秦退讓的,這證明秦國畏懼各國聯手。

秦國畏懼,那他們就偏要聯合,只是魏宋吳依舊是秦國的盟友,想把他們都拉入反秦聯盟之中,並沒有那么容易啊。

秦國的盟友之中,魏國離秦國太近,在徹底擺脫秦國控制之前,根本不敢與秦國為敵。

至於吳國,想把它拉入聯盟,就算蜀隋願意,楚國都不願意。

所以,七國聯盟,依舊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啊。

有人對條約的簽訂感到高興,自然也有很多人對此而感到不滿,比如太學學子。

學子們遠比百姓們有見識和遠見,他們覺得以秦國的實力,完全可以乘勝追擊,一口吞掉整個雍州,將唐國徹底打垮。

而如今打到一半,只得了半個雍州,就此罷兵的話,有些可惜了。

況且,就算兩國罷兵休戰,秦國作為戰勝過,完全可以爭取更多的利益。

相比於《晉陽條約》、《盧龍條約》,《洛陽條約》上面的條款,實在是和太便宜唐國了。

秦國和元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不打仗就爭取了大量的利益,也把秦國仕子的胃口給養刁鑽了,所以自然難以接受相對平等的《洛陽條約》。

為此,太學學子決定聯名上書,要求增添八條協議,只是這封上書根本沒有呈交上去,反而中途被太學祭酒荀爽給扣押了下來。

除了太學學子之外,還有很多見識,並且心向大秦的人,比如:李白、喬峰等等,也斗毆對這次的條約不滿,但他們知道秦國是為了顧全大局,所以才沒有在這些小利方面和各國計較。

「這次唐國撞上好時候了,要不是秦王登基在即,在加上各國使節都在洛陽的話,可就不是二分雍州的局面了,不過這也沒什么,下去秦軍在出兵的話,李唐定保不住關中。」

同福客棧內,李白一邊喝酒,一邊向對面的李尋歡說道。

李尋歡舉杯一飲而盡,心中則隱隱有些苦悶。

他雖脫離了李家,和偶像李白一起浪跡江湖,但畢竟是李家出身,血緣是斷不了的,自然不希望唐國被大秦滅國。

可就如今看來,失去了半個關中,並且已經稱臣,失去了進取之心的唐國,更加沒有和秦國對抗的資本了。

不止是李尋歡,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不認為秦國得到半個雍州就會滿足。

唐國在爭取喘息之機,秦國又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