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0章:冢虎力勸孫仲謀,郭子儀伏擊孫策(1 / 2)

第2530章:冢虎力勸孫仲謀,郭子儀伏擊孫策

吳國對於世家的態度,和宋魏楚等國一樣,都是以打壓為主。

吳國將世家當成下金蛋的母雞,細水長流,持續不斷對為本國提供養分, 而非是明國那般直接殺雞取卵。

世家靠依附於國家吸收養分而壯大,可吳國卻反而從世家那邊吸收養分,這自然使得江東世家對孫堅孫策父子的不滿。

可迫於父子二人的權勢,江東世家根本不敢反抗,因為敢反抗的家族都已經被滅掉了。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個對世家最不友好的時代, 無論哪里的世家都會遭到打壓, 根本看不到任何曙光。

孫權的政治主張和孫堅孫策不同,他雖也是在利用世家,卻會給世家一點甜頭嘗嘗。

既想讓馬兒跑,也給了馬兒吃的。

這也就造成了相較於孫堅孫策,江東世家反而更加親近孫權,紛紛主動依附在了孫權的身邊。

有了江東世家的支持,孫權治理豫章沒有任何顧慮,他需要什么資源,世家都會給他提供,所以豫章才會迎來大治。

司馬懿也是世家出身,深知世家的力量有多大。

孫權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功績,都比不上孫策,在吳國軍政兩界的根基遠不如孫策深厚。

按理常來說,只要孫策不死,不主動犯錯的話,孫權根本沒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可只有要江東世家的支持的話,孫權就就還有那么一絲的希望。

孫權被調離豫章, 擔任會稽太守之後,自然想要復制豫章大治的奇跡,畢竟就算當不了吳王,他也想成為吳王之下的權利第一人。

可之前面對倭寇時的慘敗,讓江東世家投入了那么多資源,才為孫權積攢起來的政治資本全都打了水漂,所以對於孫權的態度也曖昧了起來。

江東世家雖依舊還支持孫權,可投資力度也沒以前那么大了。

孫權失去了世家的支持,想要在會稽復制豫章的奇跡,自然是千難萬難。

司馬懿則在孫權最困難的時候,幫助孫權化解了這一大安難題。

司馬懿深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道理,而想要徹底取信於孫權,就要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而被流放到會稽,施政不暢,政績一般,就是哈孫堅人生最低谷的時刻,而司馬懿此時幫孫權就是雪中送炭。

化名『鍾達』的司馬懿,主動投靠到了孫權麾下後,起初孫權還對司馬懿並不是很重視。

可當司馬懿進行幾次獻計,並化解了自己的難題後, 孫權當即意識到此人有大才,自然是對司馬懿委以重用。

身為太守的孫權,任命司馬懿為主簿不久,司馬懿就幫孫權說服了江東四大家族,也就是張、朱、顧、步四家。

步家本不在江東四大家族之列,可由於原屬於四大家族的陸家,投靠了楚王劉秀,陸家也已經遷出了江東,僅次於陸家的步家自然填補了陸家的空缺。

至於顧家,最為傑出的弟子顧雍雖出仕大秦,可大部分顧家子弟卻留在了江東,並出仕吳國。

在司馬懿的游說下,孫權主動和步騭結交,並和步家進行聯姻,迎娶步騭的妹妹步練師為正妻,從而得到步家的支持。

江東四大家族,相互聯姻,各家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不分離我。

孫權有步家的支持之後,再由步騭牽針引線,很輕松就說服張、朱、顧三家,得到了全部江東的四大家族的支持。

江東世家基本都以四大家族為首,連四大記住都支持孫權了,那些中小家族自然也都選擇了孫權。

就這樣,孫權因娶了步練師一人,而獲得了整體江東世家的支持。

有了世家的支持後,孫權在會稽再無任何掣肘,再加上有司馬懿的輔佐,而且不缺資源,勵精圖治一年後,會稽郡也同樣迎來的大治,產糧和稅收都反超了分割前的豫章郡。

之後孫權又發揮出了他細化行政的特長,在獲得了孫堅的同意之後,將會稽郡給分割成了:會稽郡(今福建省)、臨海郡(今浙江省東南一帶)、東陽郡(今浙江金華、衢州一帶)三個郡。

自此,吳國共擁了九郡之地,分別為:丹陽、吳郡、豫章、彭澤、鄱陽、會稽、臨海、東陽、廬江(廬江東南三縣+九江南部三縣);

孫堅將孫權下放到會稽當太守,就是為了斷掉孫權的念想,可孫權卻反而因治理會稽郡的政績,再次威脅到了孫策繼承人的位置。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死這次吳國伐除,孫堅才會讓孫策為主將,卻讓統兵之能更強的孫武為副將,就是想好為不久之後孫策繼位而鋪路。

對於這點,無論孫權也是心知肚明,但更讓憤怒的還是父親之後的舉動。

孫堅任命孫策擔任此次伐楚的主將,同還借升任孫權為揚州從事為由,將其從會稽調走了,前往廬江,負責伐楚大軍的糧草供應,同時兼任廬江太守一職。

孫堅此舉,表面上來看是提拔和重用孫權,可實際上是卻也在明升暗降,徹底斷絕孫權在吳國的根基。

孫權在會稽的話,雖只是一郡太守,可負責的卻是三個郡的軍政大權。

而來了廬江的話,他的職位確實提高了,可能管轄的也只有六縣之地,而且這六縣還和楚宋明三國都接壤。

以廬江六縣之地的地理位置,無論孫權再怎么折騰,也不可能在翻起浪花了,再也不會對孫策造成任何威脅。

不得不說,孫堅此舉相當的狠,直接打在了孫權的軟肋了,偏偏孫權還沒有任何的辦法,他根本沒辦法反抗老爹孫堅,只能老老實實的前往廬江上任。

這一路上,孫權幾乎將『不情願』三個字都寫在了臉上,心中對於父親孫堅也是越發的埋怨。

他覺得父親實在是太偏心了,父親的眼中從來都只有大哥一人,無論大哥做什么都是對的,而自己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他都不會正眼看自己。

孫權自問對吳國的貢獻不小,他雖有過倭國之敗,可也有治理豫章和會稽兩郡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