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1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上)(1 / 2)

第2591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上)

對於劉裕的邀請,中原三國之中,只有明國表示會遣使前往蜀中觀禮。

至於魏、宋、吳、元、清、金六國,後四國都一斤直接拒絕了,而前兩國則還處於猶豫當中。

元蒙剛被大秦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頓,忽必烈實在是不敢在調薪大秦了,因為代價是他無法承受的,萬一在來個第三次出塞的話,那可就真的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滿清內斗依舊也還在繼續,金清兩國在東北打的不可開交。

清國想讓大秦加大支持力度,金國則希望大秦不要拉偏架,都有求於大秦,自然不可能派人去參加劉裕的登基儀式。

吳國不但是大秦的盟友,雙方還聯姻了,兩國之間利益捆綁的很緊。

另外,孫權繼位的時間也還短,尚未徹底收權,自然不可能拋棄大秦這個鐵盟,去討好死敵吳國的鐵盟蜀國。

劉裕其實也知道,吳、元、清、金四國不會被他拉攏,所以他從攻略的目標,打一開始就是魏宋兩國。

大秦出塞大勝後的擴軍行為,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意圖,接下來挨刀的不是中原三國,就是西涼隋國。

以大秦這次擴軍的規模來看,下一刀大概率會砍向中原,逼近對付區區隋國那需要擴充這么多軍隊呀。

魏吳兩國不可能甘願的被大秦吞並,自然做出了很多應對措施,和大秦之間的關系也急轉直下,秦魏宋三國聯盟也及及可危。

劉裕也覺得這是個打好機會,若是這次能撬動大秦的牆角,把魏宋兩國拉攏到蜀漢陣營的話,那抗秦聯盟可就不是之前的草台班子了。

劉裕一直都想將除大秦之外,天下所有的勢力都聚攏過來,組建一個抗秦聯盟,阻止大秦統一天下。

大秦實在是太強大,單打獨斗根本沒有勝算,唯有各打勢力聯手方能與其抗衡。

這個道理劉裕等,諸國君王也懂,但奈何大秦的外交政策實在是太高明了。

大秦用商貿讓利,以及殖民嬴洲,等等舉措,對魏宋吳三國實施利益捆綁。

靠扶持阿骨打和冒頓,來分裂元清兩國,讓兩國持續不斷的內耗……

在這個的外交政策之下,各國雖依舊對大秦忌憚不已,但也漸漸的離不開大秦,畢竟得到的好處也是實打實的,根本無法團結起來一致抗秦。

之前劉裕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夠離間大秦與其盟友的機會,但如今大秦卻主動給了他這個機會來了,

所以,哪怕不久前丞相蘇秦出使兩國之時,魏王和宋王都一點面子都不給,曹操更是堪稱羞辱般的拒絕蘇秦入境。

可劉裕還是決定用自己的熱臉去貼魏宋兩國的冷屁股。

因為這是唯一能夠對抗大秦的辦法。

對於蜀國再次拉攏,魏宋兩國自然都很心動,畢竟在不尋求新盟友的話,等大秦打過來,他們真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啊。

中原地區一馬平川,易攻難守,而大秦有對中原呈三面包夾之勢,魏宋明三國在地勢上太吃虧了。

若是能和蜀漢聯手,等到大秦出兵中原之時,蜀楚兩國若是能出兵的策應的話,起碼能牽制大秦三四十萬兵力。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沒錯,可真到了面領決斷的時候,魏宋兩國的大多數高層,卻都拒絕遣使前往蜀中觀禮。

宋國,壽春。

宋王趙匡胤端坐在王座上,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下方,以弟弟趙光義為首等一眾反對派。

「大秦此番擴軍,聲勢之大,前所未有,嬴昊意在統一,而下個目標顯然就是中原,此時交好蜀國,對我大宋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趙匡胤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遣使入蜀,交好劉裕。

他也實在是有些不理解,交好蜀國明明是件的好事,可為何國內卻有這么多人反對呢?其中竟然還包括他那自小聰穎的弟弟。

「之前蜀相出使壽春,本王顧及大秦,因而沒有露面,本就已經失禮在前,而劉裕卻不計前嫌,依舊願意交好我大宋,我大宋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聽到趙匡胤個此言,原先反對出使蜀國的人,也大部分都選擇了沉默,可趙光義卻依舊反對。

「王兄此言差矣,我大宋對待蜀相的方式,雖有失禮之處,可也比曹操禁止蜀相入境要好上百倍。」

說到這時,趙光義心中不有一陣鄙夷,覺得曹操太過於膽小怕事了。

蘇秦出使魏國么,也只是正常的外交例會而已,曹操只因害怕大秦的反應,竟干出拒絕一國丞相入境這種事,也是沒誰了。

曹操要是知道趙光義所想的話,肯定會大罵趙光義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宋國了不起,你宋國清高,你宋國只和大秦一面接壤,不向我魏國和大秦三面接壤,怎么趙匡胤也不敢親自見蘇秦呢?

曹操做的確實過分了些,但就結果而言,魏宋其實是一樣的,宋國有什么資格指責對魏國?

魏國跟大秦三面接壤,國內還被大秦給滲透了個遍,所以面對大秦自然要小心翼翼。

趙光義顯然體會不到曹操的如履薄冰,反正在他眼中曹操就是慫,就是膽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