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4章:楊戩振作,張儀使滇(1 / 2)

第2594章:楊戩振作,張儀使滇

繼秦軍增兵武威,兵臨陽平關之後,很快就傳出隋國服軟認慫,婉拒胃參加劉裕登基儀式的消息。

不過也並沒多少人指責隋國,畢竟面對大秦的威脅,連魏宋兩國都服軟了,又更何況椒諸國中實力墊底的隋國呢。

楚、明兩國在得知隋國服軟的消息後,自然擔心下一個被威脅的就是自己,畢竟明確接受蜀國邀請的勢力就只有他們兩家了。

楚王劉秀和明王朱棣都連夜召開了應對會議,卻默契的做出了一樣的決定,哪怕是直接和大秦開戰也絕對接受威脅。

魏、宋、隋三國可以向大秦妥協,但楚、明兩國卻不能也這么做。

魏、宋、隋三國會扛不住壓力,向大秦服軟妥協,一是國家實力弱,二是或多或少都和大秦有一定的利益捆綁。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因為接受蜀國的邀請,卻要冒著和大秦開戰的風險,收益和風險完全不成不正比,但凡理智點的人都不會這么干。

可是楚、明兩國不一樣,他們和大秦都是死敵,本就沒有任何緩和的空間,而且沒有任何利益捆綁。

若是在這個問題上,楚、明兩國選擇退讓的話,只會暴露自身的軟弱,從而助長大秦的囂張氣焰,令其更加的得寸進尺。

除此之外,相比於魏宋隋三國,楚明兩國的國力更強,底氣自然也更足。

明國多次以一敵二單挑魏宋聯盟,在中原三國中公認實力最強,而且背靠中原地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至於楚國,大部分國土都位於江南,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多次挑釁大秦,卻依舊存續至今。

就算真的和大秦開戰,楚、明兩國有著絕對的自信,絕不會在短期內被滅國,所以自然不會接受大秦的威脅了。

另外,劉裕此番他登基稱帝,若是都沒有一個盟友挺他的話,那對於天下反秦勢力來說也是極大的打擊。

若是大家都對反秦不包有希望,那又如能夠抵擋秦軍,阻止大秦統一天下呢?

所以,哪怕是為了鼓舞天下反秦人士,楚、明兩國必須和蜀國站在一起。

楚明兩國雖不准備妥協,但也怕會因此事,造成雙方矛盾激化,從而引發戰爭,所以也提前做好了應對戰爭准備。

可讓劉秀和朱棣都沒想到的是,他們都做好准備了,可大秦那邊卻反而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好像直接無視了他們兩國一樣。

對此,劉秀和朱棣心中松來了口氣的同時,卻又感覺極為的不爽,不過一場沖突消散於無形中也是件好事。

事後,楚明兩國都加快了擴軍步伐,同時都派遣使者前往蜀國,參加劉裕的稱帝儀式。

朱棣命朱允炆為使,而劉秀則派劉琦為使,兩人身份都足以代表楚明兩國。

————————————

陽平關。

嬴昊的命令發出後,李靖立即調兵遣將,親率關中十萬大軍,進軍陽平關。

陽平關距離關中並不算遠,距離出兵日才不過第二天,就有一萬鐵騎抵達關下,而領軍者正是楊戩。

此時楊戩已經沒有了才投降時的頹廢和自責,看樣子是從楊家滅門的打擊中走出來了。

楊戩之所以能這么快走出陰影,其實主要還是歸功於嫦娥。

楊戩不是不知道,楊家滅門的責任不在他身上,畢竟他一開始也沒有效忠李唐,而是被楊彪楊修父子說服,才決定為了家族效忠李唐。

楊戩真正恨的是沒能早些看透李世民的真面目,以至於他還在前線為李唐浴血奮戰,可後方的親人卻反而遭到屠殺,而這也讓他徹底的淪為了一個笑話。

道理楊戩其實都懂,但他心里就是有道坎過去不去。

所以,無論其他人怎么勸,哪怕是嬴昊和玉清道人出馬,楊戩也依舊聽什么都不進去,

只在傷害自己,在感到到痛苦的時候,他的心里才會好受一些,才會不那么愧疚。

眼見楊戩這位絕世戰神,因內疚和自責日益消瘦,武威太守也干了一個月,就因為重病而干不下去了,甚至連醫家名醫都治不好,這下哪怕是嬴昊也徹底坐不住了。

孫靈明的辭官西行之舉,讓大秦缺少了一尊頂尖戰力。

楊戩雖能頂替孫靈明的位置,卻因魏家族被李唐滅門而自責不已,自投降只後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為了讓楊戩振作起來,嬴昊親自上門去開導他,甚至還找來了玉清道人,但也依舊沒什么作用。

嬴昊不希望楊戩病死在床榻上,於是抱著試試的想法派嫦娥出馬,畢竟嫦娥是楊戩唯一愛過的人,她的話楊戩應該會願意聽吧。

在嫦娥的耐心開導下,楊戩還真就走出來了,身體也很快就恢復了過來,簡直堪稱是醫學奇跡。

見楊戩重新振作,嬴昊心中也松了口氣。

前有孫靈明為救紫霞不惜萬里西行,後有楊戩見到嫦娥後立馬生龍活虎。

對此,嬴昊只能說愛情的力量真偉大。

楊戩已經振作了起來,而大秦又在進行擴軍,造成部分將領面臨升遷,而雍州的三個騎兵營正好缺一位將軍,於是嬴昊就讓楊戩統帥這三營騎兵。

出兵陽平關的命令下達後,李靖認為若是反應速度足夠快的話,說不定能打陽平關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就算無法奪取陽平關,起碼也能將蜀軍在關外的修建的鄔堡給清楚掉。

自上次秦軍退兵之後,蜀國為了增強陽平關的防御,在關外各個要道和險要之地,修建了三座營寨以及二十幾座鄔堡。

這些營寨內最少也有上千守軍,而最多不會超過三千人。

至於鄔堡,最少也有上百守軍,最多不超過三百人。

僅憑這些營寨和鄔堡,自然是對秦軍構不成多大威脅,但數量多了的話,也能起到拖延時間和警示的作用,給陽平關的守軍爭取時間。

李靖命楊戩和龍且各領一萬鐵騎。

龍且走隴西,出隴山;

楊戩則走關中、出散關,一天行軍,一日功城拔寨,蜀軍根本來不及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