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2章:黃忠惜敗張桂芳,陳宮智奪陽翟城(1 / 2)

早在第二次中原大戰之時,群雄討董之前,陳宮就已經投靠了曹操。

陳宮雖不是曹操的謀主,但也是其極為依仗的謀士,乃是曹魏五大軍師之一。

曹操能夠在群狼環伺之下,以弱勝強,橫掃中原諸侯,一統兗州,建立魏國,並將魏國壯大至此,文成中功勞最大的當數五大軍師,他們分別是:荀攸、程昱、范蠡、曹劌、陳宮。

至於陳群和比干,因主政,不參軍務,故不在此列。

毛階、董昭、毛遂、魏無忌之流,雖能力出眾,但因資歷和功勞等原因,也未被列入五大軍師之列。

五大軍師之中,謀主自然是荀攸,資歷最老的是程昱,關系最近的是曹劌,而智謀最高者是范蠡。

陳宮在五大軍師中被排在最末席,能力和功勞都不如前四人,但依舊深受曹操信任和重用。

可如今被曹操引為心腹的陳宮,卻要背叛曹魏,投靠敵國大秦,這自然也是有原因。

陳宮會叛變的最大原因,並不在於他,而在於曹操。

陳宮是個正義感很強的人,他會投靠曹操,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中原諸侯混戰,一個個的都全然不顧百姓死活,只有曹操收攏流民,並推行新

田制,給百姓分田。

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了,曹操敢推行新田制,無疑承擔極大的壓力。

陳宮見曹操魄力如此之大,認為曹操乃當世英雄,所以才會放著大好前程不要,棄官投奔曹操這個中原小諸侯。

事實證明,陳宮的眼光確實不錯,曹操確實是當世英傑,劉岱、喬瑁之流,乃至是李自成,也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陳宮開始也對曹操這個主公很滿意,可漸漸的卻才發現曹操有很多性格缺陷,比如:猜忌、多疑、好色、容易膨脹等等。

當然,這些都只是小缺點罷了,並不會影響陳宮的忠誠,真正讓他心生異心的是曹操行事太過於不擇手段了。

曹操為了發展壯大魏國,公然盜墓、人肉充糧、窮兵黷武、官九民一、親近魔門等等作為,無一不是在挑戰著陳宮的道德底線。

陳宮是典型的儒家子弟,性情剛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可曹操的種種行為,哪怕是有苦衷在前,也是陳宮無法忍受的。

陳宮也不止一次向曹操反應過,勸曹操顧忌一下名聲,別再干那些臟事破事了。

可在曹操看來,陳宮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他不想要個好名聲嗎?

他願意吃人肉嗎?

若非迫不得已,誰願意干這些破事?

這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嘛。

曹操是君主,站在他的角度來看,生存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生存與道德之間,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而舍棄道德和名聲。

陳宮是臣子,在他眼中生存固然重要,但道義卻更加重要,二者不可得兼的話,那就舍身而取義也。

曹操和陳宮,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是選擇不同,讓兩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道不同不相為謀。

陳宮實在無法容忍曹操的做派,屢次勸誡無果之下,本想棄官一走了之,但卻被黑冰台的人找上門來。

當時還是賈詡執掌黑冰台,而他早就猜到以陳宮剛直的個性,肯定忍不了曹操的種種做派,君臣離心離德不過是早晚的事。

賈詡專門派人盯著陳宮,直到第三次收到陳宮和曹操大吵了一架的消息後,這才親自寫了份離間信,並派人暗中送給了陳宮。

賈詡的這份離間信中的內容也很簡單,無非就是陳明曹操非明主,為人處於世過於卑劣,早晚不得善終,而大秦才是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勢力,希望陳宮能為大義助大秦一臂之力,盡快的終究亂世。

在賈詡的離間和蠱惑之下,本來都准備辭官隱居的陳宮,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後,最終還是決定為天下一統貢獻力量,成了繼任紅昌和雨化田之後,大秦的第三任黃字一號密探。

魏國自從做好和大秦翻臉的准備後,針對大秦的反諜行動就從未停止過,雖也抓了不少外圍情報人員,但一直都未曾觸碰到核心,就是因為有五大軍師之一的陳宮作為內應的緣故。

陳宮是大秦在魏國密探的首腦,也是唯一打入曹魏高層的密探,他自身的安全高於一切,所以很少會主動和黑冰台的人聯絡,僅有的幾次還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曹魏校事府才沒有查到他身上。

如今秦魏正式開戰,陳宮自然也就不用繼續隱藏下去了,並在關鍵時刻給予秦軍幫助,讓秦軍在戰爭初期獲得更多的優勢,秦國自然而然就能完成對魏國的碾壓之勢。

陳宮本來准備在秦軍攻打許昌時再暴露,但潁川戰區的軍師不止他一個,還有曹劌,而許昌又被曹劌盯得死死的,他很難找到機會,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陽翟。

陽翟作為潁川前治所,也是西北和西部防線淪陷後,潁川西部的最後一座堅城。

若是陽翟被秦軍占據的話,那魏軍也有就沒必要再守崿阪關了,只能放棄所有城池退守許昌,倒是秦軍就能不給一兵一卒占據崿阪關。

一旦得到鄂板關的話,秦軍也就不用繞遠道從廣成關運糧了,反而可以從大谷關運糧,不但更近,而且還更安全。

對於秦軍來說,奪取陽翟城的好處多多,陳宮也正是念及這點,所以才會主動請命,前來陽翟輔佐張桂芳,並趁著張桂芳領軍外出之際奪取陽翟城的控制權。

張桂芳會出城作戰,也在陳宮的算計之內,他早就算好了秦軍的抵達日期,於是催促張鳳和太鸞急行軍,並正好和黃忠撞了個正著。

陳宮算准了張桂芳不會棄城外的四千兵馬於不顧,並獻計讓張鳳和太鸞先消耗黃忠一波,張桂芳在領軍出戰的話,以逸待勞之下必定大獲全勝。

結果也和陳宮預料的一樣,張桂芳果然沒有懷疑,果斷決定領軍出戰。

陽翟城內守軍共一萬五千,張桂芳帶走了一萬二,只剩下三千守軍,正是陳宮奪城的大好時機。

陳宮先是以張桂芳領軍外出為由,將城內各大守將都召集起來,表面上商議如何布防,可當人一到之後就將其都控制了起來。

陳宮直接圖窮匕見,向現場的十名軍侯,以及三名校尉攤牌道:「諸位,秦魏兩國之間,實力差距懸殊,魏國絕難逃過此劫,為防中原生靈塗炭,陳宮決定向大秦獻城投降,不知誰贊同,誰反對啊?」

三名校尉和十名軍侯這下都傻眼了,怎么也沒想到身為軍師的陳宮盡會反叛。

其中有一名校尉是張桂芳的心腹,直接反對道:「張將軍在外與秦軍血戰,我等豈可背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