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7章:殷紂大戰黃飛虎,牛莫忘敗鄔文化(1 / 2)

第2697章:殷紂大戰黃飛虎,牛莫忘敗鄔文化

牛莫忘的這場首勝,表面上看起來雖容易,可實際上卻是經過樂毅的精心策劃。

東郡在白起這段時間的攻略,已經只剩下濮陽、白馬、燕縣等數縣還違背攻破,其余諸縣皆已被秦軍攻占。

濮陽城是東郡西部最後的壁壘,一旦淪陷的話,白起軍就可以直接攻略濟陰郡。

濟陰位於陳留郡的東邊,屬於曹魏的大後方,而起治所定陶,更是曹魏四大糧倉之一的定陶倉所在。

曹操早在開戰前就考慮到了糧草問題,畢竟秦魏一旦開戰的話,曹魏西部的東郡、陳留、潁川三郡必將淪為戰場,而在戰爭初期曹軍又很難擋住秦軍。

曹操擔心秦軍會繳獲到大量糧草,然後用曹軍的糧草來打曹魏,所以在和眾謀士商量之後,決定將設立四大糧倉集中儲存糧草。

這四大糧倉的位置,由西向東,分別是:陳留酸棗倉、濟陰定陶倉、山陽昌邑倉,以及沛國譙倉。

其中最前線的酸棗倉,因負責向西線三大戰場的供糧糧,所以存儲的糧草自然也最多,存儲曹魏近三分之一的儲糧,夠支撐西線幾十萬曹軍八個月之用。

由此也可看出,曹操對於能否守住西線並沒有太大的把握,否則他也不會只在西線留下八個月的糧草了。

曹軍若能在四十多萬秦軍的猛攻下,守住西線大半年之久的話,足以說明秦魏戰事進入相持階段。

真到那時,就算酸棗倉的糧草不夠用了,從後方的定陶倉運糧也完全來得及,畢竟濟陰就緊挨著陳留。

不得不說,曹操的算盤打的還是很精明的,但他卻也沒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樂毅,在白馬渡失陷後,面對白起會如此的不堪一擊。

此時,曹魏主力都被張遼拖在西線,濟陰郡的守備力量相對薄弱。

白起軍若真攻入濟陰郡的話,僅靠曹魏在濟陰的守備力量,恐怕是難以守住定陶城。

這也是為何朱棣得知消息後,幾乎沒怎么考慮,就果斷派藍玉率軍前來東郡救援的主要原因。

東郡,乃至濮陽城,淪陷都不算什么,可一旦讓秦軍攻入濟陰,最終造成定陶淪陷的話,那後果可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朱棣深知這第六次中原大戰,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在東線打的再好也沒用,西線的曹操和趙匡胤要是撐不住,東線的明國還是得玩完,所以自然不能看著白起攻入濟陰而視若無睹。

朱棣給了曹操自己能力范圍的最大援助,不但派去了足足四萬精銳作為援軍,還把僅次徐世績和徐達的統帥藍玉,以及中原第一猛將牛莫忘都給派了過去。

可援軍再強,也要樂毅能堅持到援軍抵達才行。

要是在藍玉抵達之前,濮陽城就被秦軍攻破的話,濟陰郡這么大的邊境,僅靠藍玉四萬大軍,可無法阻止白起攻入濟陰郡。

樂毅自然也知道這點,所以在白馬渡剛剛淪陷時,他就已經在准備濮陽城的防御了。

白馬渡一戰,樂毅被白起的陽謀給擺了一道,使得秦軍輕松突破黃河防線攻入東郡,但樂毅之後的種種舉措卻也穩住了曹魏在東郡的頹勢。

樂毅一邊退守白馬城,一邊命令殷紂放棄延津、文石津等要地,退守燕縣,而這兩個舉措直接保住了酸棗和陳留的北大門。

殷紂不愧是曹魏第一猛將,在前幾次中原大戰中有過多次亮眼表現的他,在白馬渡一戰中雖因鎮守延津而沒發揮出作用,可在穩住燕縣之後,卻親率精銳四面出擊,襲擾秦軍後方,並且戰績斐然,攪得黃飛虎、鄧九公等部不得安寧,從而無法集中精力攻打白馬城。

白起不是沒想過先把殷紂這個麻煩給解決了,然後再集中精力攻破白馬城,但殷紂的謀略並不弱,而且還有程昱為他出謀劃策,普通的計謀根本就不會上當。

白起設計了兩次都未成,於是命黃飛虎率三萬步騎,以及鄧九公等將,專門用來盯死殷紂,准備以此來限制住殷紂,從而好沒有後顧之憂的攻打白馬城。

但身為超神將的殷紂又豈是那么好限制的?

黃飛虎和殷紂的這一戰同樣極為精彩。

融合了黃風怪的黃飛虎,戰力和未來潛力都進一步提升,如今雖還只是基武106的戰神,尚未達到巔峰的107,但整體實力已經可以媲美基武107的戰神。

可就算是如此之強的黃飛虎,哪怕是與鄧九公聯手,卻依舊不是殷紂的對手。

每個超神將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呂布群戰能力超群、高寵瞬間爆發性強、賈復負傷後的超高爆發力等等。

可在眾多的超神將中,殷紂的存在感並不強,他的戰績並不算好,在武將榜上的排名也一直不算高,就顯得殷紂好像是最弱超神將一樣。

但實則卻不然。

殷紂其實很強,他之所以一直戰績不顯,主要還是碰到的對手太強了。

殷紂未成超神之前所遭遇到的對手,不是項羽、李元霸,就是後羿、羅士信,而成了超神將之後,又被牛莫忘壓的死死,所以才會顯得殷紂的戰績很差,但其實他的實力並不比其他超神將弱,並且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殷紂基武106時成為的超神將,如今這么多年過去,經過多番磨礪和苦戰之後,基武也提升了一點,達到了107(+2),否則又豈能和牛莫忘手下保命?

白起只是讓黃飛虎限制住殷紂,但殷紂在面對黃飛虎時,所采用的戰術卻和之前完全不同,並未在主動避戰。

殷紂既然敢戰,黃飛虎自然沒有避戰的理由,可讓他怎么也沒想到的是,殷紂所率領的這支曹軍,戰力遠比尋常曹軍強得多,雙方多次交戰斗,竟然打出了一比一的戰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