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9章:出逃派分裂回歸,忽必烈暗中插手(1 / 2)

在耶律蘇的勸說下,耶律德光放棄了直接反隋,而後直接下令擴充兵力,召集羌人老兵以及輕壯入伍,短期內竟組建了一支兩三萬人的軍隊,並且人數還在增長。

以此同時,以賀婁子干、韓延徽為首的漢化派,以及以耶律剌葛、耶律迭剌為首的羌女干派,也都在大肆擴張勢力。

對此,隋國官府不但沒有絲毫反應,反而還為其開綠燈,鼓勵治下的羌人百姓,加入這些人的軍隊,為國效力。

一時間,整個海州都在羌人勢力,全都在名目張膽的進行擴軍。

羌人四大派系,除了出逃派之外,另外三派中,還是蟄伏派的實力最強。

耶律德光能夠迅速統合蟄伏派,並且僅僅在短短數日之內,就組建起了一支兩三人的軍隊,並且人數還在繼續增長,這是羌女干派和漢化派都比不了的。

可當軍隊組建起來之後,隨之而來的麻煩也越來越多。

耶律德光在卧薪嘗膽期間,雖也秘密打造個購買了不少武器裝備,好為將來復國做准備,但也只是勉強夠裝備三萬人而已,人數再多的話他也負擔不起了。

可由於大秦所帶來的壓力太大,所以耶律德光准備征召四萬大軍,而按照這個勢頭也很快就能召滿,但多出來的一萬大軍的武器裝備卻還沒著落呢。

除武器裝備之外,軍餉也是個問題。

羌人之前的軍隊是不發軍餉的,只給士兵管飯,能搶到多少都算自己的。

但如今羌人已經引入了漢人的制度,當兵拿軍餉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的事,自然不能再沿用之前的老制度了。

再加上加入隋軍的那六七萬羌兵,所享受到的待遇可是很漢兵一樣,耶律德光肯定也要給予同等的待遇。

現在諸國所采用的都是大秦的貨幣制度,也就是一金幣兌換五銀幣,一銀幣兌換三百銅幣。

諸國之中以大秦的軍餉最高,秦軍軍餉是每月一兩五錢銀子,而中原諸國則都是一兩二錢到一兩五錢之間。

隋國地處關西貧瘠之地,發不起這么高的軍餉,每月只有一兩銀子。

耶律德光若是都不能給予自己的士兵,每月一兩銀子的最低月響待遇的話,恐怕也不會得到羌人的擁護,就更別說什么復國大業了。

也就是阿保機給死前所留的遺產還算豐厚,再加上耶律德光這些年各種搞錢,以及中飽私囊之下,倒也攢下了不少家資,否則還真養不起這么多軍隊。

可一想到秦軍月響一兩五錢,卻養了一百二十萬以上的軍隊。

也就是說,大秦每年光是軍費支出,最少也要兩千兩百萬兩白銀,而隋國一年的軍費支出才兩百五十二萬兩啊。

一念至此,耶律德光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身上連雞皮疙瘩都起來。

大漢尚未生亂之時,十三州一年的稅收加起來,恐怕都沒有兩千萬兩這么多,而大秦都還沒占領中原,只靠半壁江山就已經超過大漢了。

這也太離譜了吧,差距屬實是有些太大呀。

耶律德光並不是知道大秦的具體情報,所以他算的數據根本就不准,他以為大秦只有一百二十萬軍隊,但實際上少算了三十五萬,再加上其他各種各樣的支出,大秦每年光是軍費支出就達到了三千萬兩。

若是再加上內政支出,以及各項工程的支出的話,大秦每年的總財政支出達到了五千萬兩,是大漢時期每年總收入的兩倍還要多,也是其余九國每年財政總支出的一倍。

大秦明明只占據了半壁江山,可財政收入方面數倍於坐擁十三州的大漢,究其原因,還是文明的發展程度完全不同了。

在大漢還未亂起來之前,高產糧、織布機、造紙術、煉鋼術等,能大力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新技術可都沒出現呢。

而如今同樣的一畝田,卻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

同樣的一個女工,同樣的時間內,卻能支出更多的布匹來。

文明發展不同,社會生產力完全不同。

當然,大秦的稅收之所以會這么高,除了科技推動社會總生產力的提升,以及對內部的治理挖掘等內部因素之外,開辟海貿到處找客戶販賣軍械等各式商品、以及殖民贏州等外部因素,在大秦財政收入的占比也非常大。

也正是因為這內外這兩大收入來援,才能支撐大秦每年五千萬兩的龐大財政支出,並讓大秦哪怕是在戰爭期間也就保持上升趨勢,這是其他所有國家都遠遠比不了的。

耶律德光努力不讓自己去想大秦的事,因為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想多了反而容易讓他喪失斗志。

關於軍隊武器裝備不足的問題,沒幾天就被耶律德光給解決了,他直接派兵接管了玉樹郡,並打開隋國的庫府,利用隋國的資源來為自己擴軍。

對此,隋國那邊不但一點反應都沒有,反而還發來了冊封詔書

楊廣封耶律德光為遼侯,封地就是已經徹底處於其控制下玉樹郡,直接從法理上承認了有耶律德光的獨立,絲毫不介意暴露自身的色厲內荏和虛弱。

耶律德光之後,楊廣還對其他羌人勢力也進行了一番冊封,只是地位都沒有耶律德光高而已,並且主動增予其武器和糧草,以支持他們進行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