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3章:曹操的選擇,新梁山五虎(2 / 2)

看著表面一臉平靜,可眼神中依舊帶著恨意的曹操,范蠡知道曹操已經恢復了理智,起碼不會再亂來了。

「看來主公心中已經有了選擇。」范蠡輕嘆一口說道。

「是的。」

曹操點了點頭,隨即卻又搖頭道:「不,應該是本王早就做出了選擇,只是卻一直在逃避,以為還有退路。

可元讓的死讓本王徹底醒悟了,根本就沒有退路可言,那只是本王在自欺欺人罷了。」

曹操不是不知道秦魏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也不是不知道對他對曹家來說,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但他就是放不下手中的權利,也放不下心中的野望,這也是他性格中自私的極致體現。

所以,在抗秦之事方面,他才故意不把事情做絕,好讓一些人以為秦魏之間尚有緩和的余地。

秦魏兩國有姻親關系,曹操和大秦太上皇是結義兄弟,又是嬴昊的岳父。

所以,只要曹操不把事情做絕,並且很投降的話,那嬴昊就肯定會給他留一條活路的,而只要曹操不死就一切皆有可能。

也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魏國內部明明有大量的投降派,卻也不敢表現的太過明顯和激進,畢竟將來還有可能和曹操同殿為臣呢,萬一把曹操給得罪死了,將來他記恨和報復自己怎么辦?

但實際上,這只是曹操的策略而已,他根本就沒考慮過向大秦投降。

這就是曹操,一個自私自利且精明睿智的梟雄。

不真正被逼上絕路,曹操是絕對不會考慮投降的,但真被逼上絕路的話,他再考慮投降也已經晚了。

曹操只是想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緩和內部矛盾,但夏侯惇的死卻徹底打醒了他,也讓他明白大秦雖給了他兩條路,但對他來說從來都只有一條路,他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其實曹爽、曹德、曹胤、夏侯奉等人戰死之時,曹操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卻依舊選擇了自欺欺人,直到感情最好的夏侯惇戰死,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才讓他徹底醒悟。

一念至此,曹操將心一橫,他知道這么做極為自私,且極不負責任,甚至會遭到很多血親的反對,但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不得不說,曹操雖恢復了理智,但夏侯惇的死,對他的影響依舊很大,讓原本因為畏懼而未下定決心的他徹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曹操看著掛在牆上的兗州地圖,沉聲道:「兩位軍師,接下來我軍是依靠陳留,繼續防御呢?還是放棄西部,退入東部?」

范蠡和程昱相視一眼後,程昱道:「無論是依靠陳留繼續防御,還是放棄陳留退守東部,對我大魏而言都各有利弊。」

隨後,范蠡分別講述了利與弊,無外乎就是守陳留的話,雖能夠繼續消耗秦軍,但卻有一定的風險,而棄陳留退守東部雖穩妥,但卻會大幅度降低魏軍的戰爭潛力。

綜合來說,各有利弊,至於究竟該怎么選擇,則就需要曹操自己拿捏了。

若是陳留秦軍損失太大的話,曹操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放棄陳留,因為太過薄弱的兵力,就算能繼續死守堅城,也起不到消耗秦軍的目的。

但因為曹操主動放棄官渡,而魏軍雖因斷後,折損了七千五百兵力,以及夏侯惇和迦具土這兩員大將,但主力大軍的損失並不大。

另外,東郡那邊的白馬城雖丟了,但濮陽城卻依舊堅固,暫時還未看到淪陷的風險。

況且,曹操隨著放棄了官渡,魏軍防線全面向後收縮,就算濮陽城也丟了,曹操也能及時做出反應,絕不至於被抄了後路都反應不及。

所以,權衡利弊之後,曹操還是舍不得放棄陳留,決定先在陳留繼續死守,若是濮陽真要淪陷的話,那他放棄陳留退守東部地區也不遲。

不得不說,賈詡對於人心的掌控,已然達到了一種恐怖的程度,曹操的選擇竟完全在他預料之中。

曹操顯然也知道只靠防守是不可能取勝的,而如今在大秦的猛攻下魏國連自保都困難,必須引入新的勢力,才能緩解曹魏的壓力,而目前中原也只有魔門才有這個實力。

「軍師,魔門還是不願下場,和我三國聯盟共同抗秦嗎?」曹操問道。

范蠡則搖頭道:「魔門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只靠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許諾,是無法打動他們的。」

「這些目光短淺的家伙,難道就不知道三國聯盟一旦垮台,讓大秦占據中原的話,早晚都會將他們從中原驅逐,他們在中原的一切都將保不住嗎?」曹操咬牙恨恨道。

這次范蠡沒有回應,畢竟魔門要是有大局觀,要是目光長遠的話,那還是魔門嗎?

「罷了,既然利誘不行,那就想個辦法,或是設個局把魔門拖下水吧。

等到真的徹底陷入中原這個泥潭時,可就不是他們想脫身就能脫身的了的了。

對了,宋國的國師申公豹,還是牛莫忘之子牛鴻,就是兩個很好的切入口,或許就能通過此二人的話,或許真能將魔門拖下水。」

曹操冷笑著說道,而范蠡略作思量後,也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潁川郡,潁陰縣,秦軍大營內。

嬴昊已經收到了曹操主動放棄官渡東撤,以及烏巢一戰,梁山五虎戰死兩人,並且還折損了楊雄和楊志的消息。

中路軍的高端猛將數量本就不多,梁山五虎又缺了兩位,無疑會影響到整體戰力,所以必須要盡快選出替補的將領人選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