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探訪(5)(1 / 2)

聖光 通吃道人.QD 1318 字 2020-07-10

六十幾歲,滿頭白發了還能有好氣色,這年代可不容易。

周青峰只看一眼,就主動向鄭教授伸手,「這位老先生該不會也是來堵我的吧?」

鄭教授哈哈一笑,倒覺著這年輕人挺爽利,握手後坦言道:「我姓鄭,市里冶金學院來的。看了你們『聖光機械』在報紙上的廣告,又聽了許多傳聞,覺著必須來漲漲見識。」

市冶金學院?周青峰有些底了。他把修理鋪的店門打開,請老教授一行人進來,隨手拖來幾張椅子,將隔壁鹵肉攤送來的飯菜擺在櫃台上,笑問道:

「到飯點了,要不一起吃個晚飯?隔壁老嬸子做的飯菜還不錯哩。有什么話,大可以邊吃邊聊。有什么好奇的,我都盡力解答。」

鄭教授自然樂意,周青峰又喊鹵肉攤多弄幾個菜,多送幾幅碗筷。兩個大學生幫忙擺桌,女的那位目光流連,男的則忍不住問道:「周先生,你是怎么搞出『聖光機械』來的?」

「你是想問我哪來的錢胡亂糟蹋吧?」周青峰也不避諱,樂呵呵的說道:「靠出售些市面上緊俏的商品嘛。開始是些普通物品,最近是辦公設備,包括移動電話。」

仿佛要推銷一般,桌面上擺開幾部修復過的傳真機,打印機,以及『386』電腦。周青峰還特意問了句,「會用這電腦嗎?」

男大學生當即慌亂,半天後支吾一句,「我是學采礦機械的。」

「以後不管什么工作,都離不開電腦的。設計機械用cad軟件可方便了。」周青峰又看向鄭教授,笑哈哈的說道:「要不我送你們學校一批電腦,外加這些傳真機,打印機。

你們把我這個廠子當做勤工儉學的地方,派一批學生來實習,如何?我給的工資挺不錯的,也不要求畢業生,周末不上課的時候來干活就行。

我這里不但缺技術人員,行政人員也缺,是個人才都能派上用場。」

九零年全國人口已經達到十一億四千萬。高中生就是很多人的求學頂點,讀個中專就是高學歷。

全國大學報考人數才兩百八十多萬,錄取人數六十萬。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國民還是極少數。大學生畢業包分配,挺稀罕的。

周青峰手下嚴重缺人,尤其缺懂技術的知識分子。他想把廠子辦大,想賺更多錢,提升更多的gdp,就不能靠一群文盲來干活。

「現在廠里管理一團糟,只有幾個財務和會計兼任管理工作。我還缺個處理常務的經理,打算花一千元月薪招聘,目前找不到人可以勝任。你們若是有合適的人選,大可以推薦。」

周青峰邊吃邊笑,談及自己的廣告從『五百月薪』改成『兩百月薪』,談及企業發展的困難,談及人力的窘境,更談及當前市場的緊缺。

兩個大學生面對滿桌子的好菜卻聽的直愣神。若是沒仔細調查過,他們肯定覺著這小子在吹牛。可僅僅一天一夜的經歷,卻已經充分展示了這年輕人的實力。

一千元的月薪,叫人口干舌燥了。

鄭教授邊聽邊吃,偶爾贊嘆幾句,順帶提醒自己學生吃飯吃菜,免得太過尷尬。聽到經理月薪一千,他就笑問道:「這個經理要做什么?」

「首先要搭建管理架構。」周青峰拿出一疊稿紙,上面是他對『聖光機械』規章制度,人員體系,發展方向等等的思考記錄。他很坦然的拿出來,請三位評點。

現代企業管理是一門復雜的社會科學,周青峰壓根不懂。他只能憑借自己對後世企業種種耳濡目染的記憶,結合當前的情況寫了這么一番規劃綱要。

老教授的學生不懂,看周青峰寫的東西不時冒出新鮮概念和詞匯,就已經無話可說,只剩拜服——這年輕小子怎么什么都懂一般?隨便說點什么就顯得玄奧高深。

一個個崗位還標明了工資,上面動不動就是三位數,四位數居然不止經理一個。機械,電機,電子方面都招人,總負責人全部都是千元月薪。

兩個大學生坐立不安,都很想問問這上頭的薪資是不是真的?周青峰一如既往的靈活,「其實我們招聘的研發人員,工作時限和地點都可以調整。比如在市里弄個設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