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7章 借調(4)(1 / 2)

聖光 通吃道人.QD 1231 字 2020-07-10

搞科研是很花錢的。設備差一點,成果就差千萬點。科研人才必然是跟著項目走,跟著設備和資金走。否則就是有顆天才腦子也是白搭。

舉個例子,國外搞生化葯物研究,醫用手套用一次就丟,甚至做一個操作就要更換移液器之類的配套耗材,以免污染寶貴的樣本。

國內九十年代怎么可能讓你把手套移液器之類的用一次就丟?乖乖的重復使用吧。

可只要耗材重復使用,耗費幾個月乃至幾年,花掉百萬千萬做出來的成果很可能就在無意中泡湯了。

科學研究是非常嚴謹的事。

史維奇是搞計算科學的,勉強可以說是數學家。世人笑話說數學家最省錢,只要紙和筆就夠了。

可拉倒吧。

這都啥年代了。

你以為自己處在亞里士多德的時期么?

數學家要起經費來可狠了。搞計算科學的就更狠,人家要的是超算。

九十年代最出名超算是ibm的『深藍』,跟卡斯帕羅下國際象棋還獲勝的那台。就不說這台寶貝的造價和運維人員工資了,光是它每個月的電費就能讓史維奇破產一百次。

僧多粥少,那就只能分流了。

三線科研人員的去向千奇百怪。

好多科研機構合並重組,他們繼續待在某個崗位上默默無聞一輩子。也有人去大專院校發揮余熱,下海經商乃至出國的也有。

蕭金浪別的本事不敢說,跑門路的能力卻絕對一流。

周青峰舍得給錢,他便到處打電話找關系,以天陽冶金學院的名義招攬三線那些無處可去的人才。

先匯一千塊安安心,再開出四千塊的許諾吸引人,最後還要加一句『一周內不到崗視作棄權,借調名額自動收回』。

就一個意思,『愛來就來,不來拉倒』。

反正三線的人才那么多,不缺一個兩個。『天陽冶金學院』的態度非常淡然,讓好多猶豫的人全都炸了。

安家費就給五千,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

這說明『天陽冶金學院』資本確實雄厚啊。

算一算,要從貴州的山溝溝去天陽,時間還挺緊張的。

史維奇就不再猶豫,和他一起被借調的人也都沒法猶豫。大家各顯神通,開始自己的『天陽之旅』。

離開時,史維奇到鎮上郵局取款,一千塊錢全借給了還留在山溝里的同事。他坦言自己若是真的能交上好運留在天陽,這筆錢就不要了。

坐著單位派出的破車,史維奇帶著老婆孩子從山溝里出發,一路搖搖晃晃的到了貴陽,在指定招待所住下。

招待所幾十個房間大半住著去『天陽冶金學院』的。

大家都覺著自己走運,彼此閑聊幾句全都哈哈大笑。隱居深山十多年的陰霾就此散去,從今往後都是美好的前途。

龔偉作為『聖光』的萬金油,忙活帝都的『走私進口貨』,還要帶聯絡人員來貴陽,專門在招待所里等著蕭金浪招募的人才。

他時不時的拎著個開水瓶,兜里揣著糖果,帶著慰問品,敲開一戶又一戶借調人員的房門。

「史工,你好,你好。我叫龔偉,是這次借調任務中專門來服務大家的。

我們周總對各位很重視,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向我提,讓天陽方面提前做些安排。」

『傳統藝能』毫不猶豫的給出。

龔偉先從口袋里抓了一把大白兔奶糖給史維奇的孩子,而後從背來的包里取出兩台移動電話和兩台尋呼機。

史家兩口子一人一台。

哎呦......,這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