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2章 回光返照(2)(1 / 2)

聖光 通吃道人.QD 1156 字 2020-07-10

逛街到夜里十一點,周青峰帶何玉蘭返回落腳的住所。那是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的一棟老宿舍樓。

樓雖老,但牆體厚實保暖,簡單裝修一下還是挺不錯的。

開車進宿舍樓前,何玉蘭看到街邊的樹下躺著個人影,黑黝黝的蓋著一層薄雪,「青峰,那好像是個人。」

深夜天寒地凍,天空飄著雪花,車燈照亮的前方確實倒著個人。周青峰踩著吱嘎吱嘎的落雪過去瞧了眼。

那人已經凍硬了,手里還捏著個酒瓶。

「要喊醫生嗎?」

「已經死了。」

「怎么好好的會死人?這么冷的天,他不回家么?」

莫斯科的冬天可不是一般的冷,莫斯科的街頭更是隨時隨地都能看到不同年齡的男女醉鬼。莫斯科巡警的一項職責就是留意那些半夜倒在地上的家伙。

要知道莫斯科有差不多半年的冰霜期,極端氣象頻繁。夏天還好,可冬天只要幾分鍾,喝醉的人就會被凍死。

研究院的宿舍一樓有宿管員,是個圓柱形的大媽。周青峰去敲了敲門,先抱歉半夜打擾,然後說宿舍外有人凍死了。

「天亮再說,會有人收屍的。」圓柱體大媽很不高興半夜被吵醒,嚷嚷兩聲就把門關了。

玉蘭怔怔半天。她對這事還是頭一回見,詫異低語道:「他們......,就這樣?」

周青峰也嘆氣,「在聯盟解體前一個月,國營商店的貨架上還空盪盪的。市民們通宵排隊采購物資,所有東西都緊缺。很多人的生活並不好過。」

「可現在他們商店里的貨物挺多的呀。光我們一月份就給他們送了近一萬個貨櫃。整整七條大型集裝箱貨輪抵達。調配這么多貨可不容易呢。」

說到近一萬貨櫃,何玉蘭還滿滿的自豪感。因為在九十年代初要調配這么多貨物運輸是真不容易。

為了讓運輸便利些,『聖光』沿著各條交通線到處掃貨。比如從魔都沿長江深入到重慶去了。

大毛市場啥都要。國內則啥都想賣。高價貨物可以空運。低價貨物只有海運才不虧本,必須用內河貨輪先運到魔都再裝船。

為了莫斯科的姑娘能穿上魔都生產的印花裙,為了薩馬拉的家庭主婦用上武漢生產的電熨斗,為了喀山的小伙子用上廣州生產的體育用品......

為了運輸更有效率,何玉蘭愣是按人口數量給國內省市捐贈程控交換機,提供便捷通訊。

國產第一代萬門級hjd-04已經出來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它本是鄭州的信息工程學院研制。可這年頭又不講專利。技術迅速傳開,國內一堆科研院所覺著有利可圖,一窩蜂般的生產。

這機器原本還要靠進口芯片和零配件,靠外匯還能卡一卡產量,控制其發展勢頭。

可周青峰每星期十噸二十噸的『電子垃圾』輸送,愣是把這種『高端貨』在幾個月時間內打成了白菜價。

有之前食品機械的教訓,何玉蘭也學會讓拿訂單逼著國內企業競爭——購買一台機器的價格是固定的,但對性能和穩定性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