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5章 國內情況(2)(1 / 2)

聖光 通吃道人.QD 1270 字 2020-07-10

說完卡爾惹出的熱鬧,老蕭又從帶來的背包里抓起幾張報紙,「談點別的吧,這個是我真沒想到的。你搞的商業信息網還真成了。」

周青峰隨便抓了一張,是《帝都日報》。整個廣告版面被何玉蘭買下,上頭全是蠅頭小字的供需信息。

全國三十幾個省份,『聖光』選擇在其中經濟較好的二十幾個省份打廣告。這猶如ccav廣告標王的做法提前出現了,轟炸般闖入老百姓的大腦。

二十幾分相當有分量的報刊在同一時間發同樣廣告,這等手筆天然具有話題性,達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不管感不感興趣,人們少不了關注一下究竟是那家公司?

一看,果不其然,又是『聖光』。

不管廣告如何,但『聖光』這么能折騰,超有錢的形象算是深入人心!

但這不是給普通老百姓看的,是給國內千千萬萬的企業看的。這是異化版的黃頁,連續一星期的廣告版面都是相關供需信息。

『聖光』在全國尋找貨源,需要調配了大量人力物力來做信息篩選。

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失去了國家的調配,國內產業鏈的上下游相當閉塞。這給了二道販子極大的利益空間,卻對生產和流通造成阻礙。

很多企業習慣了頭頂上有個婆婆管著。『婆婆』天天念經的時候,企業煩的要死,覺著受約束。等『婆婆』放開手腳,企業又不知所措。

吃慣了大鍋飯,不會主動找活干,沒有競爭意識啊。

有的企業既沒原材料又沒銷路,業務人員像無頭蒼蠅般東跑西跑,商業效率極差。如果能有一個全國性的網絡來提供免費信息,無疑對大家都有好處。

鋪這張全國性的網絡很花錢,一般企業沒意願也沒能力鋪。可鋪成了這張網則威能無窮,猶如掌握一座金山。

周青峰就特有意願干這種看似費力的事。因為打開大毛市場後,『聖光』月銷售額翻了幾倍。

各種雜七雜八的開掛生意加起來,稅後利潤上十億。

『聖光』將掌握的供需信息按企業類別和產品型號公開發布,國內主要大報的廣告版面被整版整版買下,一個月廣告費就得幾百萬。

為了提升信息處理效率,何玉蘭在每個省設置分公司,對應處理各省信息,再匯總到天陽統一協調發布。

開公司,雇佣人員,培訓技能,建立順暢的通訊聯系,光是這些事就耗費了何玉蘭四個月時間,花掉千萬量級的費用。

就在一周前,周青峰念念不忘的商業信息網總算啟用了。

老百姓正在念叨『德國朋友』胖子卡爾,企業卻全都盯上了鋪天蓋地宣傳而來的供需信息。

雖說自打『罐頭換飛機』後,『聖光』名氣已經覆蓋全國,可大多數人和企業僅僅停留於飯後談資階段。

『聖光』到處采購貨源,也為自己傳播名氣。但不管怎么傳播,都沒有在報紙上直接發布廣告來得震撼。

「周總啊,你也真是太厲害了,做事總是能超前一步。宣傳浪潮一波一波的,還不重樣。旁人想追你都追不上。」

蕭金浪贊嘆不已,「這報紙是上周出的,當天就一直有人打電話來找我,不停的問『聖光』集團是不是真的能解決如此多的供需?

我只能說『聖光』實力雄厚,資金充足,信譽卓著,大可以通過正規渠道溝通。」

周青峰的目光在報紙上掃動,需求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不但有『聖光』自己的,還給供應商免費發供需,連大概價格都寫上。

除了商品供求信息,還有物流需求。比如『聖光』的車隊在全國跑來跑去運貨,為了不空載浪費運力,盡可能的發信息攬活。